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是否仍然是理性存在,或者,是否必须把他们在一个不断扩张、充满毁灭性和荒诞性的领域中的生产活动视为对其本体论上非理性本质的说明,而这种本质只不过是柏拉图定义的“两足无羽毛”的存在,在这两个问题上是不无争议的。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是永久地生产文本———即一个由符号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充斥的他们自身在世界上的存在空间———的存在。从宗教仪式人体画———它把我们的祖先刻成神圣化的自然世界断片,直到有关接合的概念诗和超现实主义散文的现代高级实验:这就是文本空间的明显扩展。从婴儿牙牙学语,试图用人类的原始母语…  相似文献   

2.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醒民 《哲学动态》2006,10(1):13-18
普特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怀疑物理宇宙在一些方面是“机器”,它不是“关心的”(虽然把它描述为“不关心的”多了一些误导)。但是,正如康德看到的,物理宇宙忽略的东西正好是使那个宇宙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事物,或者是使我们有可能从我们的“感官刺激”———意图的、价值的和指称的“综合”工作———构成那个宇宙的事物。一句话,没有价值,我们就没有世界。虽然工具论否认这一点,但是工具论本身也是一个价值系统,尽管是一个病态的价值系统[。1]不管你同意还是反对这段话中的某些提法,但是其主旨恐怕大家都会接受。这就是对人类而言,价值是…  相似文献   

3.
一本新近的著述是本文的这种讨论的起点 ,其目的是说明多样文化的哲学传统比较史的旨趣。[1]在这一讨论中所引出和发表在《第欧根尼》刊物上的一些文章 ,缺少关于罗马与拉丁文献的讨论 ,这或许是令人惊讶的 ,因为古典古代 (classicalantiquity)是一个长达 5 0 0年的时期。这种缺失有两个原因 :希腊文献的开始要早得多 ,而拉丁文献是根据希腊文献模铸的 ,直到它的传递的某些方面也是这样 ;另一方面 ,一个多世纪来 ,草纸学的一些发现———无论是未编辑的文本或是已通过拜占庭的抄本留传的著述———激活与丰富了我们对公元…  相似文献   

4.
埃里克·霍布斯包姆是一位启蒙人物 :难道不正是他将社会主义定义为18世纪理性主义的最后和最极端的后裔吗 ?[1] 因此 ,如果“现代”、“原始”或者“古代”之间的区别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毫不足怪。[2 ] 然而 ,如果检视他的某些著作 ,特别是 195 9~ 196 9年间论述所谓古老的反叛形式的三部著述 ,我们就可以发觉他的方法由于他对于农民反现代的 (反资本主义的 )抵制和反抗的“原始”运动的兴趣、同情乃至向往———这是他的原话——— ,显然不同于所谓“进步论”的经典。这三部著述即是《原始反叛者》(195 9)、《绿林好汉》(196 9…  相似文献   

5.
今天,回到米歇尔·德塞尔托(192 5~1986 )的文本,似乎是一个迫切而必要的任务。并不是因为福柯说他是“(他)那一代最出色、最有才气的”,[1]而是出于与我们当下的思有关的原因。其实,当我们思考当下的社会和政治混乱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危机时期对正在发生的变化做出澄清谈何容易。这蕴涵着思想的解放,而思想解放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创意性的质问,对理解进行严密的详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就范于主导意识形态模式的过程。此外,但凡成功的知识建构大多是澄清与解放缠结交错,一旦去思考这种交织方式,我们中间的某些人就想起了德塞尔托的著…  相似文献   

6.
张能 《世界哲学》2023,(2):107-116+161
德勒兹毕生的思想与“内在性”难解难分。德勒兹在不同时期对“内在性”都有其艰深的探索,尤其在后期重要著作《什么是哲学?》《内在性:一个生命……》中,德勒兹又重思“内在性”这一课题。德勒兹对“内在性”一直萦萦于思,但就其每个时期的单个思想文本而言,所朝向内在性的方式是迥异的。总体上,根据德勒兹系列的思想文本,内在性本身以不同的形式或方式显现于其哲学的内部,并将其勾连为一套完整的独属于德勒兹的哲学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内在性就是为了实现内在性而进行无限创造的努力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如何充分地呈现和利用内在性,而不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陈述表达。因为内在性本身就是必须被思考,但是又无法被思考。毋宁说,它不是一种知识或者理论,而是一种触摸。它超越了一切理论知识的纯粹沉思,它指向的是一种纯粹潜能或者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7.
外刊学论     
贝维尔 :“什么是文本 ?一种实用论”(Bevir ,M .,“WhatIsaText?APragmat icTheory” ,InternationalPhilosophicalQuarterly ,Vol.42 ,No .4,2 0 0 2 )《简明牛津英语字典》说文本是“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近来 ,文本的观念已经扩展到绘画、行为、衣着、风景———总之 ,一切我们附着意义于其上的事物。通常在狭义上 ,我们用以为例的文本是有着文字的物理存在 ,然而文本的关键是 ,它们都具有意义。在探究文本是什么的问题时 ,我们追问 :对象如何具有意义 ?对象所具有的意义的本质是什么 ?为回答这些问题 ,必须在“对象”…  相似文献   

8.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一对基本范畴或者混淆这一对范畴的界限,就会动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拟对我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展开。  相似文献   

9.
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正在改变着知识的性质,甚至“在知识构成体系内部,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淘汰。一切研究成果都必然转化成电脑语言……今后,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都要具有将知识转化成电脑语言工具的技巧———无论他们是在创造作品还是在搞研究”[1]。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奥塔的这一预言似乎将迅速成为现实。除了网络上每天涌现的新资讯以外,全球范围的数字化浪潮正将人类已有的知识由铅字转换为比特,并以超文本的形式广泛传播。这些新开辟的文本空间,深化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相互关系的认识,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对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0.
塑造人文精神提供终极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对现代社会有一段精采的总结:“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社会学文选》第155页)在这个宣布“上帝已死”的时代,在这个诸神隐匿的时代,在这个因电脑的普及而使硕大的地球缩小为村落的时代,在这个因基因的破译而使上帝的特权被世俗的亚当掌握的时代,简而言之,在这个技术座驾君临一切的时代,一切都变得技术化、世俗化了,没有了崇高、神圣与超越,就连伦理道德也变得似乎只是一些约束人的外在规范。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