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加工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实验利用两种不同回忆方式、两个双情节故事和小五、高一和大二共120名被试,初步研究了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1)故事图式的加工机制主要表现为两级剪辑,特别是二级剪辑;(2)故事图式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处理无关信息;(3)故事图式中与故事语法各类节点相对应的加工单元的力量是不同的,且因年龄而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心理加工过程。因此,就研究不同层次上的语言理解来说,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说在单词层次上研究语言理解常常使用词汇判断法,在句子层次上研究语言理解常常使用整合方法,那么,在故事层次上则常常使用故事语法。J.M.Mandler(1982)指出,“使用故事语法分析课文结构,探索来自课文结构的故事图式是研究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在故事语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下面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章标记对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信息保持的促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不能合理分配注意资源的特点,设置了文章标记这一能引导注意分配的外在线索,并以高层次的主题信息回忆和低层次的从属信息回忆为指标,考察阅读理解正常与困难学生接受标记影响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1)文章标记对于阅读理解正常和困难学生的主题信息的回忆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而对于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文章标记只促进了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从属信息的回忆,对于阅读正常者来说,文章标记反而有损于对从属信息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均  余林 《心理科学》1998,21(2):136-139,101
本研究探讨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1)在文章结构分析中渗透精加工组织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生进步更大;(2)训练总体上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对文章信息的保持与回忆;(3)初一阅读水平的差异未反映到其对文章敏感性和文章结构和生和文章信息的回忆保持上。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探讨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1)在文章结构分析中渗透精加工组织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生进步更大;(2)训练总体上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对文章信息的保持与回忆;(3)初一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未反映到其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文章信息的回忆保持上。  相似文献   

6.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采用横段和追踪设计,探讨了4至6岁学前儿童阅读相关知识、识字水平和故事理解水平的关系及其年龄发展特征。结果显示:在学前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阅读知识,具备了一定识字水平和故事理解水平;横断研究结果显示幼儿3种早期阅读技能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但是根据追踪数据进行的路径分析发现,3种早期阅读技能只与半年后相对应的阅读技能有直接关系,而三者彼此之间并没有跨时间的直接关系。儿童早期阅读水平在学前阶段不断提高,而且其发展也有一定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故事阅读中句子加工时间与理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被试是30名大学生,实验材料为两个双情节故事。实验采用计算机按键计时的方式进行,每个故事一句一句地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每读完一句就按一下空格键,读完一个故事就马上回忆。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时间呈现出一种递减模式,回忆量呈现出一种波浪模式,而且回忆量不受阅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电芝  孙泽军 《心理科学》2004,27(6):1410-1413
本研究以两所中学的136名初二学生为实验被试.采取平衡组实验设计,编制专门的(实验教程).以专门训练与日常教学渗透相结合和专门集中训练两种方式进行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1。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策略训练对优生、中等生的帮助更大;3。在迁移效果上,阅读策略的专门训练与教学渗透相结合的训练明显优于专门的集中训练。4。在本实验的延迟测验条件下.对策略的运用,激活组显着优于未激活组。  相似文献   

9.
刘小平 《心理科学》2000,23(3):375-376
1 态度测量的认知心理过程态度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如Tourangeau和Fiske等人把态度看作是相关信息联结成的网络或图式 ,当遇到与某种态度相关的问题时 ,相应的态度网或图式就会被激活。根据对态度结构的研究 ,Tourangeau和Rasinski提出了一个态度测量的过程模型 ,它包括理解、回忆、判断、报告四个阶段。理解过程的关键是相关态度结构的可获取性 ;回忆过程取决于被试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拥有的信息量 ;判断过程取决于判断时所选择的维度、对维度重要性定位时所采用的比较标准 ,以及维度的权重 ;报告是被试把…  相似文献   

10.
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被分类和被有效应用的认知理论,把它运用于语文阅读理解的领域,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图式的特点、功能及其与阅读理解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念阳  李艳  徐凝婷 《心理科学》2008,31(3):605-608
通过考察上下意象图式隐喻的映射机制和形成机制,验证其向抽象概念的映射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一中,学龄期儿童阅读与图式一致材料反应时,较阅读与图式不一致材料反应时短,说明上下意象图式存在于概念水平,并在即时阅读中被激活.实验二中,学龄前幼儿表现出物品摆放的上下方位偏好差异,表明幼儿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抽象概念与空间上下方位存在体验性联结.研究证明:部分抽象概念表征具有上下方位线索,人们借助上下意象图式建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个别交谈和口语分析技术,对100名4─8岁儿童解决合并题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儿童解决合并题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划分出三个水平,其认知加工图式有两种:合并图式和部总关系推理图式;两种图式对问题的加工方式不同,反映出儿童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161名小学四年级(10岁)儿童为对象,探讨社会观点采择与故事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要求被试完成故事阅读理解测验,社会观点采择测验和字词认知测验。采用分层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阅读理解总分、直接理解、直接推论、诠释整合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检视评价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字词认知调节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随着字词认知能力的减弱而增高。对于字词认知能力较低的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在故事阅读理解中发挥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测验法,以6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章标记对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回忆成绩和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读者回忆成绩上的文章标记效应不显著;(2)文章标记对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问题解决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不同阅读水平读者的回忆和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印象管理自我图式、语义图式的反应特点和加工特征。研究一在预测的基础上运用自编制情境问卷探讨了两个图式下不同角色的印象管理反应特点,结果发现语义图式下印象管理水平高,尤以人际道德角色更高,自我图式下能力角色高掩饰。研究二通过现场情境实验检验了两种图式下高中生对印象管理词汇和诚实反应词汇的回忆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发现词汇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出现了指数性分离,自我图式判断标准更严。结论:印象管理自我图式加工有更强的内隐性,语义图式下的印象管理行为具有刻板化和程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中的空间邻近效应已经在成人群体中被验证,但是很少有研究探讨图文的邻近能否促进儿童图文阅读。本研究操纵图画故事书中图文空间位置(邻近、远离),使用Tobii T120眼动仪记录儿童的注意加工过程,考察空间邻近对7~9岁学龄初期儿童图文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图文远离呈现,图文邻近呈现时儿童对文字区的注视时间更久,图文注视点转换次数更多,且细节回忆测验成绩更高;但是在主题理解测验中差异不显著,图文位置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本研究结论为:儿童的多媒体信息加工也存在空间邻近效应,图文空间邻近能促进儿童的图文注意分配与整合,有助于儿童对故事细节的识记,但不能促进对故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选取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索了阅读理解监控,阅读理解成绩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阅读广度,阅读理解效能感和对所阅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对其理解监控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阅读广度和阅读材料的难度对其阅读理解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阅读广度同时经由阅读理解监控进而对阅读理解成绩具有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明确阅读理解实质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模拟法创立了阅读理解活动模式,这一模式包括相继联系的解析题目、通读感悟、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文意、全面检查六个基本的心智动作,并根据心智技能按模式定向、模式操作、模式内化三阶段形成的规律对阅读理解技能进行了分阶段培养。结果表明:①运用心理模拟法确立阅读理解活动的实践模式,并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对阅读理解技能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②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水平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可以同等程度地接受阅读理解技能的培训;③学生原有智力水平和阅读技能水平对于当前的阅读活动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教学前应设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调查了当用与为交谈目的而进行的口头讲话不同的书面语来叙述故事时,学前儿童对故事的结构和成分了解的情况.本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按照不同调查者分别观察到的典型变量来分析学前儿童所讲的同一组故事,从而概括出一个综合性的观点.被试是33名三、四和五岁的儿童,要求他们复述一个相似的故事“三个小猪”,对被试最后写出的故事的分析是根据(a)是否出现Stein和Glenn故事语法规则中所包括的六个范畴;(b)故事结构的复杂性;(c)规范的故事特征的使用和(d)记叙文的构思.结果显示,年龄不是故事知识的灵敏预测物,言语能力才是更有效的预测物.本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学前儿童对故事内容知识的掌握先于对结构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