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和夫人陈邦织先生, 尊敬的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孙平化先生, 尊敬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乔连升先生, 尊敬的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顾锦心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先生: 此次,我们承蒙赵朴初先生及各位先生的热情关怀,得以把先父菅原惠庆的遗骨安放在他生前所眷恋的玄中寺。  相似文献   

2.
中国周易研究会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济南成立。会议由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筹备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任继愈先生、全国气功学会理事长张震寰先生,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徐才先生,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腊分校陈启云先生,台湾著名学者吴怡先生,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肖(艹疌)父先生,老一辈科学家张协和先生。国际易经学会,国际武术联  相似文献   

3.
正在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教育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了“纪念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以回顾任继愈先生的学术贡献,忆念任继愈先生的大家风范,寄托我们对任继愈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A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来致辞,高度赞扬任继愈先生的丰功伟绩。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任继愈先生之子、北京大学任重先生,  相似文献   

4.
<正>杨怀中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脑海、梦境以及先生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其中,印象最深也定格最多的,都是先生深思的双眸与凝重的表情,那双睿智的眼睛仿佛能穿透时空,静静地看着我们,看着他始终深爱的民族、挚爱的事业……我大学时代就因读先生的文章而心生神往,从到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有幸成为先生教席下一员,到与先生相识相知32年,一直给先生当学生、助手,算是比较了解先生的人。回顾先生的学术人生,可以概括为八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1.继钟肇鹏先生推出《谶纬略论》之后,王步贵先生推出了《神秘文化——汉代谶纬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下简称《神秘》)一书。这对于汉代谶纬的研究来说,已达到了较完备、系统的程度。因为各种思想史著述,包括通史(如侯外庐先生、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杨荣国先生或主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9)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井上靖先生离开我们三个月了。许许多多认识井上先生的和不认识井上先生的人都感到悲哀和痛惜。认识井上先生的人,固然是时常感觉到他的温文的容貌、和雅的声音,就在眼前;不认识井上先生的人也因为读过先生的著作而恨不能相见。今天,中日友协追授先生为“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是符合许许多多人、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的。  相似文献   

7.
觉光 《法音》2012,(5):56
(2012年4月28日)尊敬的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先生,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尊敬的中央驻港联络办协调部部长沈冲先生:各位长官、各位嘉宾、各位大德法师、女士们、先生们: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网上看到李巍先生的画作,又见到两篇对李巍先生画作的评论,一篇是葛路先生的<李巍花鸟画品评>,另一篇是友人姜澄清先生的<博采广纳独创求新--李巍画展观后>,作为李巍先生的老友,我于高兴之余心有所感,遂成拙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穆斯林书画欣赏李嘉存号伴牛堂主,回族,1954年生于北京南城,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向著名国画家康宁先生学习国画。2005年拜欧阳中石先生为师,2001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师从赵宁安先生、郭怡琮先生、张立辰先生、郭石夫先生学习。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南京画院特聘画师、杭州画院特聘画师。这些是他近年来的画作。穆斯林书画欣赏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3,(5)
中国佛学院四名赴日留学生于七月二十六日下午飞抵日本。他们在大阪国际机场受到日本净土宗社会局局长竹田英宣先生、教育局局长大田秀三先生,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理事长藤堂恭俊先生,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先生,通讯教育部副部长宫口龙雄先生、企画振兴课课长仁科昌理先生、讲师真田康道先生等的热烈欢迎。正在佛教大学进修的我国传印法师和姚长寿居士也到机场迎接。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为先生编纂和出版全集,不仅仅是全体金门弟子的共同愿望,也是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热切期盼。我硕士毕业后被先生留在教研室里与先生共同工作,紧接着又在先生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与先生及其助手吕绍纲共同完成了《孔子新传》的撰写任务。之后除从事自己的研究课题外,曾陆续发表过多篇研究和评介先生论著及其学术思想的论文。后来,又遵照先生的指示编写了《金景芳学述》和《金景芳学术文化随笔》等书。多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每有疑难,常到先生府  相似文献   

12.
周叔迦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学家。先生原于同济大学学工科,后潜心佛乘,深入教海,学识淹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文化的积累、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此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缅怀先生的风范,总结先生的业绩,弘扬先生的精神,对推进佛教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意义的。周叔迦先生是我的恩师。先生和我的师生关系,可谓因缘殊胜。1961年我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尊敬的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孙平化先生,尊敬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代局长任务之先生,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冯友兰先生和任继愈先生干春松(以下简称"干"):我记得您就是冯友兰先生的学生吧?您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研究领域均有很大的建树,与你长期跟随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等前辈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吧?牟钟鉴(以下简称"牟"):是这样,我跟冯先生读研究生。我做研究生的那一年就  相似文献   

15.
耄耋犹艳     
2003年是青莲师米七寿。半个多世纪前,我曾在清华大学化学馆的教室里听先生讲课,先生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这些学生的印象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当时清华的老师都各有特性:张子高先生儒雅;高崇熙先生高效精确;黄子卿先生厚重凝实;马祖圣先生则一入教室就不再讲中文;冯新德先生是与时俱进,常带给学生最新的化学进展;博采各家之长,且学术生涯最长的则是张先生。先生年过耄耋又主持了元素原子量新值的测定工作,且不避繁琐,购置样品,制定研究方案,数据处理分析直至英文论文的撰写、打字、发送都必躬亲。90多  相似文献   

16.
正我并非叶秀山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我一向将叶先生视作我的老师。第一次见到叶秀山先生是1983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上。那时我在读硕士研究生,跟随苗力田先生、钟宇人先生和李毓章先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三百多位,盛况空前。刚从美国访学回国的叶秀山先生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题目是"试论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的研究》的转变"。在发言中,他将维特根斯坦这一转变比作康德从《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1月1日至3日,全国首届周易与和合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参加大会的专家教授学者共180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百余篇。“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秘书长李靖,代表组委会领导程思远、雷洁琼、楚庄等向大会表示祝贺,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先生为大会题词“淳和”。中央电视台等十多家新闻单位作了现场采访。北京大学国情研知中;心郑继兵先生,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张延生先生,山西大学哲学系魏宗禹先生、赵继明先生,山西师大历史系李孟存先生,山西省周易研究会周山湖先生等到会作了学术交流。许多代表…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龚群先生、李文成先生、张继禹先生、周启光先生、谢满根先生、嘉宾汤伟侠先生、邓云生先生、包先生: 我们今天这个聚会得以实现,是要多谢台北《道教文化》杂志社龚先生的发心,美洲谢先生大力协助;更要多谢北京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杂志社三位领导人热烈响应;本人紧跟各位的努力,得以促成此一珍贵的交流聚会。我们是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的好道之士,得以藉此机会,增进友谊、坦率而诚挚地交换道教文物、交流道教文化的意见,是人生最大乐事,更具有现实的带领时代的意义。我们虽是来自不同的环境,可是我们的信仰则是同一的,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  相似文献   

19.
一、西道堂自创立之初就提倡教育为本西道堂思想直接源于刘智先生的著作。马启西先生深谙刘智先生思想精髓,并坚信弘扬刘智先生思想,"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生根、发芽、结出丰硕果实的必由之路。从1890年始,启西先生就在西凤山设帐讲学,以刘智著作为范本,弘扬伊斯兰之真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任继愈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学术研讨会"在先生的家乡隆重召开,又一次表明任继愈先生仍然活在我们心中,并以他的精神和榜样继续教育、鼓舞着后人。作为任继愈先生生前长期工作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作为任继愈先生曾经长期任教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毕业生,请允许我对"任继愈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德州市委市政府、平原县委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