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组织中,由于存在权力和地位差异等因素,领导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人际关系满足,孤独成为领导者这一群体的普遍体验。事实上,领导者的工作场所孤独感不仅会对领导者自身产生一系列影响,且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会给团队及其追随者带来后续影响。然而,目前组织管理领域有关孤独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员工的工作场所孤独感,罕有研究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并且,现有研究普遍只关注孤独感的消极效应,缺乏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挖掘。因此,本文将通过3个子研究,结合多层次、多理论、多研究方法的全景研究范式,全面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理论体系,也能为企业发挥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积极作用与抑制其负面效应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彭坚  赵李晶  徐渊  侯楠 《心理科学》2019,(4):928-934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代背景下,社会各界愈发呼吁企业及其领导者履行环境责任。正因如此,绿色变革型领导在近几年逐渐成为一个前沿研究主题。绿色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的绿色环保目标,鼓励下属取得超出预期水平的环保绩效。目前,研究发现,绿色变革型领导能够显著提升员工和企业的绿色行为、绿色创新。社会认知、情感事件、自我决定、社会认同和动态能力是解释上述关系的重要理论。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展望供未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不论职务高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希望自己在所领导的群体中具有权威。权威心理是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客观心理现象。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心理素质是产生人格力量的根本源泉。领导者要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仅要有显著的工作政绩,同时还必须要有掌权、用权的方法与艺术。而掌权、用权的方法与艺术又来源于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与修养。健康的权威心理,可以驱使领导者不断调节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成为激励和鞭策自己谦虚谨慎、勤奋进取的精神动力。而错误的权威心理,往往会使领导者的思维方式误入歧途,从而导致错误的掌权、用权行为发生,降低和削弱自己的权威。因此,领导者应当十分重视对自己权威心理的调适与修养,走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也就是决策者,领导工作的最高责任在于作出正确的决策。领导者要想做到准确、科学地作出决策,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而要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又必须弄清领导与决策的关系。本文从下面的四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辉  张翠莲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19-1530
国外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已经不胜枚举,而针对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中国情境下的领导行为研究开始逐渐涌现,本文从中国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行为、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以及领导-部属交换理论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研究进行了述评,总结了相关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维度表现、前因后果变量,以及中介或调节作用,并指出了中国情境下相关本土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贡献.这些研究,从理论贡献上来说,一方面体现出中国情境下领导行为区别于西方情境的独特性,另一方面验证和扩充了西方相关领导行为的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领导行为理论;从实践意义上而言,为中国企业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反思的镜子进而调整自己的领导行为,为中国企业领导者提供企业决策及管理的参考依据,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实际操作的手段及工具,而且启发下属注意与领导者建立好关系的方式方法和适宜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健  翟璐 《学海》2023,(1):167-176
非营利组织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既有研究已经识别出组织生命周期、下属成熟度等因素对于领导风格的影响,但领导职位晋升与领导风格变化的作用机制却往往被忽视。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一位在国内有着多年非营利组织从业经验的领导者作为长期观察对象,探究其在职位晋升过程中的领导风格演变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非营利组织领导者的职位沿着运营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路线晋升,组织情景相应地发生变化,继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也会随之改变。在运营层,领导者主要表现出务实型的领导风格;随着职位的晋升,务实型领导行为会逐渐减弱,变革型和分布式领导行为逐渐加强。变革型领导成为其在担任管理层和决策层领导时所呈现的主要领导风格。在不同的领导职位阶段中,真诚型领导则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7.
管理一个组织机构是一项讲究技巧的工作。现今,全球化运作的组织机构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领导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责是商业研究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伊斯兰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领导们首先将自己的权威顺从于神圣的教诲之下,然后从那些教诲中获取知识和实践,从而形成组织机构管理的整体性方法。顺从神圣的教诲培养出了领导们谦逊、负责和自我问责的品质,从而使他们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履行职责。组织管理的整体性方法能为企业领导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能创新性地解决许多问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伊斯兰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模式,它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管理业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了勒温的民主行为问卷、李克特的人—事行为问卷和Y—G 性格测验量表,调研了140名企业和学校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性格类型和行为方式.结果表明:(1)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具有D 型性格和一般活动性、支配性、社会外向性的人格特质,大多数学校领导者具有C 型性格和客观性、合作性、非抑郁性的人格特质,没有一个领导者具有B 型和E 型性格;(2)具有放任型领导方式的人数最多,具有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领导者人数最少.  相似文献   

9.
道德型领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大量研究证实这种领导方式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在领导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领导者从中获得了什么收益却较少受到关注。以50个工作团队的2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道德型领导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上领导者收益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个体层次的员工对领导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绩效和领导者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中介了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以及团队绩效的关系,但在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者绩效关系间无显著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道德型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团队层次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为道德型领导和团队社会交换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为实现领导目标,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和经验,实施有效领导而表现出来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领导技巧和技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着重掌握三方面的艺术:一是领导用人的艺术;二是授权的艺术;三是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组织所处环境的深刻变化, 如何促进管理者更加积极地表现出授权行为, 成为领导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围绕领导授权行为形成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以领导者为中心”倾向突出等不足, 导致其未能很好地解答现实议题。因此, 以目标理论为视角, 并整合性地考察领导者和下属的作用, 以工作团队为研究情境, 对领导授权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首先, 通过多案例研究, 探索出促进领导授权行为形成的目标融合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构建出领导授权行为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 其次, 将收集纵向的团队主管下属对子数据, 明确这些目标融合关系对领导授权行为的影响效应; 最后, 将通过进一步数据收集, 对提出的领导授权行为形成机制模型进行整体验证。这将拓宽并加深对领导授权行为形成机制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把握领导授权行为形成的规律, 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与此相关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的心理障碍指的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身心健康以及领导工作有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领导者的心理障碍,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使其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达到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719-1733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论领导机智     
一在日常领导工作和管理活动中,每个领导者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而且必须立即要在群众下属面前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而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和尴尬,伤害群众的自尊与情感,影响干群关系,有损领导威信,甚至招致领导工作的被动和失误。反之,领导者若能在突发事件面前,随机应变,因势利导,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领导威信大增,避免  相似文献   

15.
绩效归因过程及其对低工作绩效评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映华 《应用心理学》2008,14(2):141-148
采用阈上启动方法和投射方法,以72名学校领导者为被试,对绩效归因过程及领导者有关下属低工作绩效归因和评估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绩效归因是双重过程:包括绩效外显归因和内隐归因;(2)外显因素影响领导者对下属低工作绩效行为的归因和评估,其中,领导者对下属低工作绩效行为的归因起中介作用;(3)绩效归因对低工作绩效评估的影响是双重过程:绩效外显归因和绩效内隐归因均影响了低工作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大型企业应用哲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于1991年12月6—7日在武钢举行.省内国营大型企业及理论界共70名代表与会,提供论文44篇.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国营大中型企业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解决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者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代表们理论结合实际,就当前如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领导中,决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就严格意义上说,领导者同时又是决策者。一方面,每项决策的每一个程序都需要领导者直接或间接参与,缺少不了领导者的作用。另一方面,每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又需要不断地作出决策,才能使他所领导的事业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奋进。可见,一个真正对国家、对人民利益负责的领导者,在他所担负的工作中不是要不要决策的问题,而是敢不敢决策和是否善于决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内隐追随(Leaders’Implicit Followership Theories,LIFTs)是领导者对员工的特质和行为特征所持有的假设。从内隐追随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更深入分析“领导者和员工如何感知、决策和行动”的领导过程,是真正从员工出发的视角。本文主要从内隐追随的视角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及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9家企业的278名员工的分析发现:(1)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2)领导–成员交换在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心理授权正向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影响;更进一步,心理授权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角色内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内隐理论、认知理论在领导学研究的应用,而且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章浅谈领导艺术,从领导者应该具备的5个特质方面阐述了领导者掌握领导艺术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者如何才能掌握领导艺术,实现领导权威,达成组织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企业领导行为方式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某省两市三县65家企业领导者102例“领导行为描述问卷”、“企业领导素质问卷”及63例“艾森克个性问卷”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后二者并与全国结果及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其领导们行为方式以集权型为主。领导素质在权威倾向,他人取向,使命感责任感,经营效益观和管理方式,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成就感和意志特征等方面,均表现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某些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个性特征的情绪稳定性明显高于常模,且与领导行为取向呈正相关;性格内外向与常模无差异,亦未显示对领导行为的影响。“精神质”普遍偏低,而“掩饰程度”普遍偏高,且二者呈高度负相关。初步探讨了中、小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其优化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