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康德和海德格尔哲学中,Sein一词在一般的意义上被称为Seinüberhaupt,它既可以作逻辑的(logisch)运用,充当逻辑系词Kopula,也可以作康德所说的"绝对的断定",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上的"(ontisch)运用,此时的Sein在断定一个对象的客观存在,因而与Existenz(实存)的含义相同.Sein überhaupt和作为逻辑系词Kopula的Sein都应该翻译为"是",但作绝对断定或表示存在的Sein,翻译为"存在"或"实存"都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中的being(Sein)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主要是理解问题.探讨译文中的问题,对现有一些译文提出质疑,实际上还是在探讨应该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理解西方哲学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和逻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讨论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则还需要更多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3.
李伟 《哲学动态》2020,(9):69-78
康德在批判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时提出了"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这一论题蕴含如下两个困难:(1)如果存在不是实在谓词,那么它是上帝的什么谓词?(2)如果存在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那么什么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在康德看来,在神学领域,至少有四类谓词:逻辑的、实在的、实存的和先验的。传统本体论证明的真正诡秘之处在于:把作为系词的"Sein"通过逻辑谓词这个无所不包的中介,混同于"万能的"等实在谓词,再以"Sein"这个语词形式为中介,把作为实存谓词的Sein即"实存""偷运"进来,从而把"实存"像"万能的"等词那样,也分析地从"上帝"概念中推导出来。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康德的其他主要著作而言,海德格尔对于康德第二批判持有一种特殊的看法。他没有直接去探讨它,这实际上隐含着对于它的一种彻底的思考和批判。由于康德伦理学的根本概念是应当,康德把接受了古希腊以来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关于人的定义,海德格尔把康德伦理学看作是西方形而上学自身发展线条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柏拉图主义理念学说发展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点。人的本质的干瘪化也是人道主义最终走向主体主义的根本原因,康德的自由意志和道德律只是这种人道主义思考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5.
关于Being的汉译纷争由来已久、至今未果.粗略地可将混战诸方简划为存在(有)派与是派.两派虽主张各异,却大概分享如下共同预设:(1)名词Being源于动词to be,故欲理解Being须回返to be;(2)to be具备两种不同、甚至互不相干的用法即系词用法和非—系词的存在用法.第1条预设是比较合理的,但第2条预设...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批判哲学试图捍卫人的自由,将之建基于人的主体自发性与自主性.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解读中,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将自由理解为一种因果否定了人类的自由.依据康德文本,重构康德的因果自由理论,可以澄清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误读.剖析海德格尔在批评康德时所持的立场,将会看到海德格尔的自由概念的存在论—现象学维度.将双方关于自由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而康德关于"存在"的几乎所有论题都表现在了这个批判里.这些论题主要包括:1."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2."存在"是对某些规定性本身的肯定,3."存在"是对某物本身的肯定.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批判的解析而获得对康德的"存在"论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对康德实践哲学的解读是他阐释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着道德情感、实践理性、实践自由等问题分析了海德格尔在这一方面的解读内容,并且指出海德格尔的解读是定向于存在论的,属于基础存在论筹划,人的存在问题是关注的核心。他力图发掘康德思想中的存在论-生存论的内涵,这反而丧失了原初的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存在(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作了极其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试图从康德的这一论题中引出他自己的有关存在本身的追问。但他犯了三个根本性的错误,第一,康德的存在(是)本身只是逻辑系词,从中不可能引出存在者之所以存在,而他的存在者之所以存在又只是主体性的我思,也不符合海德格尔的要求;第二,康德的三个模态范畴虽然形式上着眼于系词是,但本身仍然是一些实在的谓词,除了描述经验性的存在者之外别无用处,无法指示海德格尔的作为存在的存在;第三,康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是批评莱布尼茨和洛克的独断论的,而不是要通过对模态范畴的反思而建立起海德格尔式的存在学说,海德格尔的解读完全脱离了康德的文本。海德格尔想通过引申和发挥康德的存在论题而推出自己的存在论,这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邓南海 《现代哲学》2007,20(2):73-79
当前对于康德美学第一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与“实存”的误读源于脱离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带有兴趣的愉悦感都与行为的理由联系在一起,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要把欲求的对象变成一个直观的经验对象,反之,不带任何兴趣的审美的愉悦感与行为的理由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在于想像力能够超出对象的“实存”创造出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与知性之机能协调一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从现象学存在论的立场出发,海德格尔对阿奎那关于存在与本质的区分的思想进行了考察和解读。这种考察和解读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的:一是从存在与本质在逻辑学上的概念区分的层面,另一是从存在与本质在本体论上的实际区分的层面。海德格尔的这种解读总体上比较准确和到位,但他同时也未能充分评估阿奎那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显示出他对阿奎那这一思想的认知不足。  相似文献   

12.
近代批判哲学发端于"笛卡尔式怀疑",著称于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笛卡尔从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可知论的结论,而康德从不那么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康德不问"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是否可能?",而只问"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笛卡尔却首先关注前一个问题,为此他为哲学找到一个阿基米德点即"我思故我在".事实上,康德对前一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以致他后来承认对于"先验统觉如何可能"的问题无法解答.笛卡尔理论的缺陷已由康德指出,即在一些方面让理智越过了界限,犯了超验的错误.笔者认为,如果把康德的先验范畴体系同笛卡尔确立的阿基米德点结合起来,那将可望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形而上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戴劲 《世界哲学》2008,(1):39-43
洪谦在“康德的先天论与现代科学”一文中,对康德哲学因果律的效用性和“物自体”的“不可知”给予了质疑,但其批判是无力的。通过分析逻辑实证主义这种经验主义的知识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它和康德的知识论在原则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依据自己的存在之思,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存在历史定位,断言马克思达到了遗忘存在的虚无主义极致。这一定位的核心在于他对马克思的人的概念以及劳动或生产概念的独到分析。海氏的分析既不无启示,又令人费解。他一方面敞开了马克思"人的自身生产"观念同近代"我思"原则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却把马克思的劳动或生产概念径直指认为"反思"或思想。存在之思在承认马克思颠倒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同时,对劳动或生产的物质性似有一笔抹杀之嫌。  相似文献   

15.
江向东 《学海》2006,(2):154-160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之“向死存在”分析在其存在论现象学时间性之理论建构上有着不容置疑的特殊意义,这一点已引起海内外学界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时间的本体化这一视角出发,首先简要阐明了海德格尔对源始的时间与流俗时间概念所做的区分;其次,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之“向死存在”建构;最后,还附带讨论到了法国哲学家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时间性与其“向死存在”之逻辑关联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黄毅 《宗教学研究》2015,(2):204-211
启蒙运动转变了传统基督论的提问方式,它不再讨论神人二性如何在耶稣基督中共存的形而上学问题,转而讨论历史的耶稣与宗教理想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通过把宗教道德化,而把宗教理想设定为一种道德理想,并且他认为宗教理想只在实践理性中具有实在性,而历史的耶稣对于这种理想并非不可或缺。以此康德摧毁了基督教的根本信念:耶稣基督是唯一救主。施莱尔马赫对康德的超越表现在:一方面他论证了宗教的独立性,使宗教摆脱了对道德的依附性;更重要的是,他反对康德的先验基督论,试图表明历史的耶稣不仅是经验意义上的榜样而且是人类得救之所以可能的人性的原型。  相似文献   

17.
康德确信道德律是理性自我立法的结果,且对一切有限的理性存在者都有效。可如何证明之一直困扰着康德,并为之付出诸多了的努力。康德对道德律有效性的证明先后经历了先天演绎、事实确证、实践归谬和理性启示这四种方式,最终把上帝存在与道德律的有效性联系起来,试图以前者来证明后者。这表明:康德对道德律的确信隐藏着神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化的价值目标,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根据,它发展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康德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就宛如德国近代自由思想的两个点:康德自由概念的核心是自由意志,并且它是纯粹理性的唯一事实,但对它的证明始终是个问题;马克思对康德的"自由"进行了感性证明。  相似文献   

19.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空间被阐明为一种先天必然的直观表象。而到了先验演绎,康德提出在空间的先天表象中存在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既先于一切概念,却又以综合为前提。鉴于综合被一般地理解为属于知性的行动,学界就空间的统一性与综合的关系问题争论已久却鲜有共识。近来,不少学者支持一种“概念论”立场,该立场从先验演绎出发主张空间统一性是知性综合的产物。本文立足于康德文本,通过阐明知性的综合只能产生推论的统一性,而后者并不能把握作为整体的空间表象,以此论证概念论解读与先验感性论中对空间之性质与结构的论述是不相容的,从而反驳概念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因为"民"是"人"的大多数,但"民"并不等同于"人",不能以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宽泛.与以人为本相反的原则是以物为本.以人为本最初本来是为了反对以物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来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提法有其确切的含义,不能用别的提法笼统地加以取代.提出并肯定以人为本,同提出并肯定人道主义、人性、人权、人权的普遍性、人学等概念一样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