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21,(5)
正石头希迁(700-790)是唐代著名禅师,俗姓陈,端州高安人(今属广东)。初从六祖慧能出家学禅,后依止行思。行思又命其往参南岳怀让,91岁无疾而终,谥号无际大师。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关于其法号"石头和尚"的来历,《宋高僧传》记载说:  相似文献   

2.
南台寺     
南台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南岳山中,距离山下南岳庙约十华里,为我国南北朝时代陈废帝光大初年(567)沙门海印创建。唐代禅宗高僧石头希迁禅师开法于此,大阐宗风,成为禅宗支派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共同祖庭。希迁(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五灯会元》卷五有传。20岁时,看到老百姓杀牛祀神,往往  相似文献   

3.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在中国诸多的佛教宗派中,与《易》关系最密切者,当数华严和禅宗。而作为禅宗“五叶”之一的曹洞宗,则又是禅《易》关系中的翘楚。从盛唐的石头希迁开始,中经晚唐五代洞宗之形成,直至宋元明清各代高僧对曹洞五位理论的阐述发挥,几...  相似文献   

4.
<正>石头希迁(700-790),唐代端州高要(广东肇庆市)人,俗姓陈,其在南岳石台结庵传法半个世纪,人称“石头和尚”。石头希迁为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青原行思禅师的法嗣,是中国禅宗南宗五宗七派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之近祖,生前著有《草庵歌》《参同契》,其禅法要领传承六祖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般若禅法,  相似文献   

5.
<正>牛头禅是唐代禅宗的一个重要派别。在牛头禅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很特殊的润州僧团现象,“这一僧群,基本上由润州人组成,可以称为润州僧群……他们的恋土观念异常浓厚,在一般僧侣群体中,十分扎眼。”通过《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书中载录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从出生地来看,牛头六祖中无一例外都是润州人。旁出的法系分布稍广,但籍贯仍以润州及周边地区为主;从个人行迹来看,  相似文献   

6.
正一在禅宗初步形成的中唐时期,当时的禅宗僧众大多住在律寺。随着禅宗的发展,参学的僧人日渐增多,在律寺中多有不便,因此开始建立禅宗丛林。在起始阶段,禅宗丛林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仪式,故此,百丈怀海禅师(720-814)"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宋·赞宁:《宋高僧传·怀海传》)怀海折中大小乘戒律,因地制宜,制定禅院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各种丛林制度,又规定僧人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这就是著名的"百丈清规"。(在宋代道原所撰的《景德传灯录》中题作《禅门规式》,世称"古清规"。)  相似文献   

7.
寻石头记     
萧艾 《佛教文化》1993,(4):42-42
1993年7月13日,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在南岳山下祝圣寺召开成立大会。笔者为此会发起人之一,特从广东韶关南华寺赶来开会。会议结束当天上南岳山,栖南台寺。南台寺系六朝古刹,创建于梁天监年中海印和尚,海印常在寺侧石台上坐禅念经,故寺名“南台”。唐天宝初年,曹溪门下石头希迁禅师来南岳,见“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故号为“石头和尚”。(《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均如是说。) 当时,居南岳者。  相似文献   

8.
(禅)(宗)禅宗的传法定宗之说始于唐,道宣作《续高僧传》时(贞观十九年)尚无此说。不独禅宗,佛教各宗派的严格划分,在中国都是隋以后的事情。但《续高僧传》中却有《习禅篇》六卷,其中说到:菩提达摩所传禅法教理,慧可、道育以后渐流天下。这个北魏时候曾在洛阳、嵩山等地弘法的南天竺僧菩提达摩,后来被人尊为东土禅宗初祖。五台山同达摩无直接关系,有关的是略晚于达摩的禅师僧稠(480-560)。僧稠是昌黎(今辽宁义县)人,修禅讲究观身、观受、  相似文献   

9.
石头希迁(公元700-790年)在其代表作《参同契》中以“明暗”等一系列相对概念建构起一个极富辩证色彩的禅学体系。本文根据希迁的整体禅学思想及禅宗史料中的相关内容,对《参同契》中“明暗”等辩证禅学概念的理论、实践内涵进行解析,探究其与慧能“三科三十六对法”的源流关系,认为《参同契》通过提出“明暗相对”的禅观方法与“回互不回互”的禅法主张,将超验层面的心性本体与现实层面的经验认知两个维度交融共构于自身的禅学体系,强调以圆融、辩证的视角同时观待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与禅宗其他派别相比,希迁的石头系禅学尤其重视对诸法差异性和特定性的细密阐发,展现出强烈的思辨气质。此外,希迁《参同契》的部分文句使用了《周易参同契》等道教、玄学的术语和概念,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中国化色彩,但其内容实质严格地保留着佛教的理论内涵,本文对此现象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0.
范敏 《法音》2001,(4):38-40
(一)  佛法东渐以来,四川是禅宗最兴盛的地区之一,素有“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不可不知蜀”之誉。巴蜀佛教人才辈出,法宝文物蕴积甚富。《洪武南藏》即是一颗尘封600余年的法宝明珠。  《洪武南藏》又名《初刻南藏》,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偃武修文”,于洪武五年(1372)诏集季潭宗泐等名僧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蒋山寺点校开刻,历时27年刻成。全藏收经1600余部,共7000余卷,分作678函,是宋以后历朝官刻的七部大藏经之一。明朝共刻印了三部大藏经,即《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其中永乐二藏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11.
张与弛 《法音》2022,(4):68-71
<正>高僧保志,又名宝志,在南梁慧皎所撰《高僧传》中有梁京师释保志传,唐道宣《续高僧传》中也有数言[1],宋惠洪撰《石门文字禅·钟山道林真觉大师传》中云:“(南朝梁)敕谥广济大师……(唐代)谥曰妙觉……(宋)太宗皇帝……赐号道林真觉大师。”[2]保志不仅被历代皇帝追赠谥号,关于他神力的记载也愈加玄妙。梁《高僧传》中,保志被归入“神异”高僧,  相似文献   

12.
希迁禅教一致思想在近代的影响真禅石头希迁所创的湖南禅,与马祖道一所创的江西禅,并称为禅宗诸流派中的两大派系,后来禅宗分为五家七宗,追根寻源,均不出此两大派系。因此,作为南宗禅青原系的重要奠基人希迁,对于南宗禅的弘传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直到近代,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禅宗史上,赵州从谂以其禅机玄妙,辩才无碍,被誉为“赵州古佛”。其玄言法语斩断葛藤,直下承当,天下参禅学佛者无不悚然信服。形成风靡唐宋、独步一时的“赵州门风”。赵州一生行履,曾九游圣地五台山,为五台山禅宗丛林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清凉山志》卷3《高僧懿行》特为赵州辟传,列为五台高僧。赵州行履赵州(772—897),唐代禅僧。曹州郝乡(山东菏泽)人,一说青州临淄人。法号从谂。幼时性情孤傲不介,“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宋高僧传》卷11)。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出家,从师披剃。受具足戒前,听说普愿禅师道化翕如,言满天下,便赴池阳(河南南阳)  相似文献   

14.
明镇澄法师所撰《清凉山志》是一部重要的五台山山志,对研究五台山佛教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清凉山志》的众多刊本中,有一个刊本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院藏的顺治十八年阿王老藏印本,这个本子是现存《清凉山志》中最早的印本,基本保存了镇澄旧版的原貌,对于我们整理《清凉山志》的版本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据八月十五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宜丰县考古工作队最近在该县黄岗公社黄檗山黄檗寺(又名报恩光孝寺)遗址,发现了唐代高僧希运禅师的墓塔。同时发现的还有该山宋以后历朝所建的僧人墓塔和碑碣六十八座。希运是禅宗六祖下面南岳一系的著名禅师,是百丈怀海的法嗣。他的言教,由裴休结集成为《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一书,素为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9)
<正>前言隋唐时期创立的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中国特色,"会昌法难"之后更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献《禅门规式》,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也是促使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文献。在《景德传灯录》中,《禅门规式》系在百丈怀海名下,被认为是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的"大要"[1]。《宋高僧传》在叙述百丈怀海的生平时,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高僧立传,在中国史学界和佛学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以史学界而论,自北齐魏收《魏书》开正史立“释老传”之先河,在历代正史、方志中,僧侣传为不可或缺的内容。从佛学界来看,由僧人编修的高僧传也屡见不鲜,如梁释慧皎《梁高僧传》、唐释道宣《唐高僧传》、宋释赞宁《宋高僧传》、明释如惺《明高僧传》,合称《四朝高僧传》,此外,还有《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等。这些由史家和僧侣完成的高僧传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史学和佛学研究的宝库。不过,要撰写一部成功的高僧传也殊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石头希迁继承了六祖慧能以顿融渐的禅法精神,主张顿渐融通。与同样继承慧能南宗顿悟禅法的马祖道一禅系相比,石头禅系更多地表现出对般若性空学和华严学等传统佛教的一种圆融或融通的精神,这集中地体现在其关于"回互"的学说上,希迁以空性之理来规范自心本体,又以空理来融会自心本源与万物事相。与马祖道一盛倡大机大用,偏向于纵向的实践性("用")禅风相比较,石头希迁强调"回互"特色的禅法更偏向于横向的理论分析。石头与马祖这两系禅法在禅宗发展史上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19.
唐末著名高僧黄檗希运所作《传心法要》,是禅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以对自心本体的透彻诠解,解脱方法的善施巧导,无碍境界的点染突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以直探心源,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鲜明特色而享誉祥林,成为禅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对禅宗的发展分化,尤其对于临济宗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运圆寂后,被唐宣宗谥为“断际禅师”,享有极高的地位,后世更视其为临济宗初祖,尊称“运祖”。《传心法要》独具特色的理论价值和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是我们今天研究禅宗思想发展时必须加以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法藏的身世,唐秘书少监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及《宋高僧传·法藏传》等所言至略。十年前,因调查龙门碑刻资料,发现法藏造像四处,祖坟题刻一处,皆可补僧传之阙,兹介绍如下: 1.在魏字洞有小龛,造像记云:“法藏为父母、兄弟姊妹,又为胜蛮,敬造弥陀像一龛。乾封二年(667)四月十五日。” 2.在考龙窝上方有一唐初小洞,内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