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音》2015,(6)
<正>纵观唐代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不仅在世俗世界造就了一代文学——唐诗之辉煌,而且在方外天地里也涌现出许多释子诗家和羽流骚客。他们不但为当世所重视,亦多入后代选家之法眼。在《唐人选唐诗(十种)》中,韦縠所编《才调集》选录唐代释子12人,诗20首,为其它九种书所不及。今将这20首僧诗逐一与唐、宋诸家所编《又玄集》《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及后世有关集本比  相似文献   

2.
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致橡树》一诗让舒婷名满天下。对舒婷的认识,大部分读者也都来自于这首诗。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随着这首诗的发表和流传,舒婷顿时名声大噪。舒婷说,从创作的初衷上看,《致橡树》并不是一首爱情诗。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青年人以  相似文献   

3.
关于敦煌文献S.2165号《思大和尚坐禅铭》中的思大和尚,传统观点或认为是南朝南岳慧思和尚,或认为是唐代青原行思禅师。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S.2165号文本的宗派属性分析,认为它是南宗顿悟禅青原系的钞本;通过对《思大和尚坐禅铭》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其主旨与慧思和尚的精神不相吻合,却恰好反映六朝至唐初南宗顿悟禅修行理念记载的自然过渡。因此,敦煌文献S.2165号中的思大和尚,指的是唐代禅宗七祖青原行思,而不是南朝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  相似文献   

4.
米文靖 《法音》2022,(4):28-38
<正>一、敦煌祈赛风俗产生的历史渊源《全敦煌诗》收录并校补近两万首诗歌,其广泛的内容涉猎了敦煌学、宗教学、文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为研究敦煌地区[1]的风土人情再添佐证。其中约二百首有关祈赛风俗的记载,是进一步研究敦煌历史变迁及民族融合的重要材料。风俗自古有之,《黄帝内经·师传》篇岐伯以“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  相似文献   

5.
此写经出自敦煌石室,卷尾题"灵宝昇玄内教中和品经卷第七",1962年购自北京琉璃厂古旧书店,全名为《无上灵宝昇玄内教经》,共10卷,此件为卷7《中和品》.现存3纸,经笔者检验,乃以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染成黄色的楮皮纸,纤维匀细,纸上有细帘条纹,为内地所造佳纸.每纸直高24cm,横长50cm,是敦煌写经纸中尺幅最长的单张纸.三纸总长148cm(首幅纸缺一行).每纸28行,行17字,写以楷书,字径1cm,有界行,行高20cm,行距2cm.以自动厚度计测得平均厚度0.1mm,纸较薄,不易抄造,非陇右所能为.笔者早年与启功和赵万里(著名文献学家、敦煌学家——编者注)先生交好,并请二位先生对此经卷做过鉴定,均认为是唐代真迹.  相似文献   

6.
汪维藩 《天风》2010,(11):52-53
<正>(六十三)扶我事主终身我曾给自己立下过两条规矩:写诗,无灵感不写,口号诗不写;想要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我一生写的诗并不多,仅30首左右。但几乎每一首都是蘸着眼泪写的,《辞别母校》尤甚(以下简称《辞别》)。写《辞别》的时间,是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本S.6388是《胜鬘经》的汉文注释书,至今未被《大正藏》和《卍续藏》收录。S.6388中使用了地论宗的判教理论及《十地经论》的术语,藤枝晃认为S.6388成书于北魏延昌四年(515)至净影寺慧远(523-592)的《胜鬘经义记》成立之间的某一时间。“种性”这一术语在S.6388中被明确使用,其作者利用菩萨阶位说解释种性,算是对《地持经》的种性说的再解释。但与强调菩萨种性的《地持经》不同的是,S.6388并未限定在菩萨种性的范围之内。S.6388的作者还表示,如来藏是有为法,其体真实不变,但其用有为可变。这种解释与作为初期地论师的法上(495-580)的学说非常相似。虽说都利用了体用学说,但S.6388的作者与《大乘起信论》的关系比较疏远。  相似文献   

8.
陆龟蒙七绝《白莲》是唐诗中的名篇,但是以往选家多从单篇论其风神华贵、高冷脱俗。其实这首诗是皮陆唱和组诗中的一首,皮日休原题作《木兰后池三咏》(《松陵集》卷七),分《重台莲花》《浮萍》《白莲》,陆龟蒙又有同题和作。《白莲》诗既是组诗中的一首诗,又是皮陆唱和诗中的一首诗。只有把这首诗还原到具体创作的情景中,才能品味《白莲》诗"肌理细腻骨肉匀"之情态。  相似文献   

9.
《坛经》是中国佛教重要宗派———禅宗———的根本性经典 ,而敦煌写本《六祖坛经》则为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坛经》本子。本文在回顾述评国内外学术界近百年以来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 ,从敦煌写本的出现时间、书写格式、题名与内容及当时禅风的关系、前题和后题的牵联、古书的形制或体式等多个方面 ,提出和论证了自己对于敦煌写本《六祖坛经》题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敦煌文献中散藏有《辞娘赞文》写卷9份、《五台山赞(文)》写卷16份。敦煌写卷《辞娘赞文》有单写本和连写本两种形式,其连写本则与《五台山赞文》抄录在一起,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辞娘赞文》敦煌连写本的文献梳理、内容述要和隐喻诠释,可以管窥以文殊菩萨信仰为核心的五台山佛教信仰在9世纪至12世纪之剪影。  相似文献   

11.
玄赜禅师在早期禅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籍里,却记载不详.对敦煌写本P.3294与S.2054号残卷的缀合,斟补出了比较完整的玄赜禅师传记及其禅学思想史料,从中可以窥见其生平事迹及其禅学思想的全豹.  相似文献   

12.
徐晓鸿 《天风》2017,(1):20-22
正《序听迷诗所经》~1是敦煌出土的唐代景教重要文献,一般学者认为它是唐代景教文献中译成汉文最早的经卷,甚至有学者认为其出自那位"翻经书殿"的首位来华景教名僧阿罗本之手。1923年,日本人高楠顺次郎(Takakuso,1866-1945)从一位中国人手里买到了它,经羽田亨(1882-1955)、佐伯好郎(1871-1965)的推动,一度在日本形成对景教文献研究的热潮。国内较早研究《序听迷诗所经》的是辅仁大学校长陈垣  相似文献   

13.
正余光中因写下《乡愁》一诗而轰动两岸,素有"乡愁诗人"的美称。谈到这首成名作对他的意义和影响,余光中幽默自嘲说:"我写过1000多首诗,因为《乡愁》好像变成了我的名片,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了,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出生那天是重阳节。谈到自己的生日,他说:"我对自己的生日很满意,我是‘茱萸’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玄赜禅师在早期禅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籍里,却记载不详。对敦煌写本P.3294与S.2054号残卷的缀合,斠补出了比较完整的玄赜禅师传记及其禅学思想史料,从中可以窥见其生平事迹及其禅学思想的全豹。  相似文献   

15.
敦煌写本《五台山圣境赞》为晚唐五代僧人玄本撰写的赞颂五台山的诗歌集,由11首诗组成,分别颂赞了文殊、普贤二菩萨、五台诸峰、金刚窟、阿育王塔、罗睺罗肉身等圣迹,语言典雅优美,富有想象力,堪称五台山颂诗的上乘之作。诗集以五台山诸圣迹为主线,宣扬了五台山的奇异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中印佛教的结合和中原与敦煌的佛教文化交流。这些诗作冲破中国传统的俗诗和雅诗之间的壁垒,也不受宗教与世俗之别的束缚,视角独特而新奇,堪称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诗歌创作产生影响的力证。  相似文献   

16.
郑玄的《论语注》全本今世不传,其注散见于后代典籍之中。敦煌出土的《论语》郑注,对于辑录郑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参照今本和敦煌出土的相关经卷,校订和迻录其中的S.3339残卷,试图稽考古本《论语》和《论语郑注》的部分原貌。  相似文献   

17.
①《五台八首》收在戴廷栻《霜红龛诗略》(缺一首)和各本《霜红龛集》中,但戴廷栻刻本,刘飞刻本、王晋荣刻本和丁宝铨刻本的文字略有差异,笔者互相参照,择善而从。②中台,又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  相似文献   

18.
正元代有关回回人的史料颇为丰富,但是有关回回人宗教生活的史料却非常缺乏,以至我们对于元代回回人的宗教状况的了解一直是非常有限的。元代诗人张昱,元亡后不仕,作组诗《辇下曲》一百零二首追忆大都、上都两都见闻,其中第八十七首有关回回。(1)此诗收入张昱的两种诗集——《张光弼诗集》和《可闲老人集》,其中《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抄本《张光弼诗集》云:  相似文献   

19.
君子竹     
曾读过一首宋金时期的《咏竹诗》:“生死挺然终抱节,荣枯偶尔本无心。比肩耻于蒿莱伍,强项不容冰雪侵。”心中甚是喜爱,便把它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闲来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20.
《法门名义集》一卷。唐武德年间(618~626),东宫学士李师政撰。唐代佛教史籍未曾著录过此书,唯有敦煌本(题有“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等字)传世。日本据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将它编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李师政后于贞观(627—649)初年,任门下典仪,著《内德论》一卷,今存于《广弘明集·辩惑篇》之中。《大唐内典录》卷五介绍说:“政(李师政)家上党,学识攸归,少玩大方(指大乘),长遂通洽。每与诸朝士共谈玄奥,多陷名相,以佛宗为虚诞,同迷业缘,以圣理为扪虚。政乃著论三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