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有关近代中国"世界佛教运动"研究的叙事,主要是以太虚的志行为中心,然这一场运动还有更多的细节可供探究。法舫作为太虚座下重要弟子之一,所负责的主要是佛教的世界化事业。梳理其参与世界佛学苑创建的经历、在《海潮音》上有关"世界佛教"的论述、海外留学弘法经历以及他与国际性佛教组织的来往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运动有更多细节性的观察。法舫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国际化运动的第一代践行者,其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今日"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宗教的国际化事业具有非凡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又称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简称"世佛联")成立已有65年,第27届"世佛联"2014年来到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举行,真是可喜可贺!追溯"世佛联"成立的因缘,不能不提到"世佛联"的首倡者太虚大师及其高足法舫法师。本文试就"世佛联"成立以及法舫法师对创建"世佛联"的贡献展开论述。一、太虚大师首倡建立"世佛联"并派遣法舫法师出国参与创建(一)太虚大师与法舫法师对创建世界性佛教组织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在法舫法师诞辰110周年和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之际,回顾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的中斯两国佛教文化教育交流,缅怀法舫法师等佛教学者在斯里兰卡为培养新型佛学人才、重建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佛教复兴运动时期,斯里兰卡国名仍是锡兰,故本文沿用旧称。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以来,锡兰一直在佛教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佛法的欧美学者大都以锡兰所传巴利文三藏为依据,甚至在锡兰  相似文献   

4.
惟善 《法音》2012,(1):40-44
2011年6月27日,梁建楼先生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送给我一套六卷本的《法舫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令我大开眼界,使我对这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法舫法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在学习近现代佛教史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法舫法师的名字,知道他是太虚大师的高足;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我对法舫法师的了解实在很有限。其实不惟是我,即使就现在整个大陆佛教  相似文献   

5.
肖永明 《法音》2002,(1):12-22
佛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了众多人群的精神信仰,沿续两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充分显现了佛教之于人类精神生命的恒久价值。在终极关怀的信仰层面,佛教的恒久价值已得到了充分显现。然而,在社会发展层面,佛教有何价值?完全相反的奉佛灭佛历史现象,让人们感到困惑。特别是到了现代化大潮成了世界趋势的近现代,有着传统东方文化形式的佛教,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大潮中还有何价值,就更成了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在近现代中国,首先思考这个问题的,是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之父的杨仁…  相似文献   

6.
法舫由太虚大师派遣出国传教,肩负创建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这一重大使命,他与全锡兰佛教会会长马拉拉色克拉携手,促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锡兰隆重召开,法舫成为中国第一位世佛联代表。本文论述法舫高瞻远瞩,具世界眼光,对世佛联创建做出的重大贡献。世佛联闭幕后,法舫继续为世佛联在各地建立分会而奔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被世佛联《会刊》称为"磔柱"。  相似文献   

7.
邃渊 《法音》1998,(10)
为纪念中国佛教两千年,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佛教学者的学术交流,开拓佛教研究的新局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法鼓大学协办的“佛教与东方文化———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海峡两岸佛教学术会议于1998年9月6日至7日在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佛教史上,辽朝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又因辽朝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佛教在这个社会里呈现出与汉族王朝不同的特点。20世纪以来,辽金史研究领域关于佛教探讨成果颇多,尤李的《辽代佛教研究评述》一文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而本文所关注的焦点即"佛教"与"社会"关系,力图把佛教纳入多元的民族社会视野下考察。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11)
<正>本刊讯11月7日下午,由河北省佛教协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井陉县法舫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法舫与河北佛教对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青、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副厅长崔晓  相似文献   

10.
东方哲学与宗教丰富多彩,儒佛道三教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而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及其与儒、道教形成的三教关系,以及儒佛道三教进入东亚的历史,可见东方文化有其独特的思想底蕴和文化精神,在世界人类文明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东方哲学与宗教给人类带来的东方智慧可以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佛教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渗透到东方的哲学、伦理、文学、音乐、戏曲、美术、建筑、医学、科学等领域,从而产生了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魅力的佛教文化。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也成为灿烂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不仅在亚洲产生影响,而且远及西方。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第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世界佛教徒组织,简称"世佛联",于1950年由斯里兰卡著名的马拉拉塞克拉(Malalasekera)博士倡议成立,在斯里兰卡任教的太虚大师高足法舫法师代表中国佛教界参加了第一届"世佛联"大会,并与马拉拉塞克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拉拉塞克拉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巴利语学者,他在1948年斯里兰卡佛教会召开的第28届年会上提出,希望邀请世界各国的佛教代表于1950年  相似文献   

13.
张志刚 《法音》2022,(12):21-24
<正>在世界宗教史上,中国佛教被誉为“本土化暨中国化”典范。因此,若要真正认识中国佛教艺术,便要将其纳入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以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以史为镜、知古鉴今,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佛教文化艺术。赵朴初先生(1907-2000)很早就关注“佛教在中国的艺术化”,他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十四届大会上发言指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中国文化是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法音编辑部 《法音》2021,(11):71-74
一、普陀山与观音信仰 问: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唐宋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外佛教徒心目中观音菩萨信仰圣地,无论是对中国佛教(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佛教),还是东北亚佛教,乃至世界佛教都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这是普陀山佛教观音信仰对中外佛教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此,我们请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给《法音》的读者简短地回顾和介绍一下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缘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4,(10)
正金秋十月,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供奉有佛指舍利的法门寺所在地陕西省宝鸡隆重举行,场面宏大,万众瞩目,内容丰富,好评如潮,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创立于1950年,64年来已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联系和团结世界各国佛教徒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承认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中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的"世界佛教运动"的理念,启发了斯里兰卡马拉拉博士创立"世佛联"的伟大构想;太虚大师高足法舫法师更参与了"世佛联"的筹备工作,并代表中国佛教界出席了在锡兰(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的"世佛联"成立大会,因而中国成为"世佛联"的创始会员国。经过各方的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佛教与东方文化——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海峡两岸佛教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台湾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法鼓大学协办。出席会议的代表除来自主办及协办单位的学者外,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社科院、山西省佛教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共计8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吴云贵、副所长戴康生、卓新平、…  相似文献   

17.
永寿 《法音》2006,(8):9-1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借大理崇圣寺开光暨方丈升座的殊胜因缘,全国各省级佛教协会负责人、各地长老大德及部分佛教期刊负责人聚集到一起,就如何贯彻世界佛教论坛共识等问题召开座谈会,共商佛教发展大计,法喜充满。座谈会围绕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探讨中国佛教如何加强道风建设、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5日至8日,白湾至严法师率团来北京出席“佛教与东方文化──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海峡两岸佛教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该院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台湾法鼓大学协办的。年近古稀的圣严法师正是中华佛研所、法鼓大学乃至整个法鼓事业的创办人。作为赵朴初会长的老朋友,他1990年就率团回到祖国大陆参访,并拜会过赵朴老。此次来京,圣严法师又于9月6日专程去医院探望了赵朴者。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开得紧凑热烈,圣严法师发表了主题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利…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国近代佛教的重要特点.就具体途径而言,投身民族救亡、对治近代社会弊端、重建传统道德价值、关注人生问题、拯救百姓疾苦等是中国近代佛教的主要入世途径.分析中国近代佛教的入世途径,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近代佛教的发展历程,而且对透视当代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8,(11):40-44
11月15日,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吴瑞莲来到北京龙泉寺,对学诚法师就“佛教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采访。学诚法师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谈到宗教本土化的重要性,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宗教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以及不同宗教间的互融沟通、和谐共存对世界和平的作用,从而对佛教与社会的关系做了深入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