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性恋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引起浓厚兴趣。1987年12月,在荷兰召开了一次“同性恋疾病以外问题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三大问题:同性恋与精神卫生;同性恋研究的科学前景;同性恋的政治与法律。我有幸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并安排在会上报告这个题目的论文。后来我因事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朋友     
刘侠 《天风》2011,(2):63-63
主,我喜欢朋友,因为,你知道孤单的路是多么的难走,当我跌倒时,我需要有人扶我,受伤时,有人慰我,寂寞时,有人伴我,快乐时,有人分享,痛苦时,有人分担,得意时,不嫉妒我,失意时,不离弃我。当我骄傲时,有人提醒我,  相似文献   

3.
景健美 《天风》2011,(8):46-48
随着中国教会的日益发展,"庄稼多,牧人少"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对于多数平信徒来说,每一次的圣职按立仪式都无比激动人心,送鲜花、拍照,为神的家又多了一位仆人感恩不尽。但也有人说"我只要为主作工,按立不按立无关紧要";也有人质疑"凭什么他能按立我不能按立"?还有人认为,"信徒皆祭司,不必按立圣职了"。如何理解"圣职的按立"?  相似文献   

4.
吴志东 《天风》2008,(12):47-47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开口喊爸爸了,因为我的父亲离开世界已经5年多了,每当想念他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一些难过,但当我想到他已经安息在主怀中时,便大得安慰。  相似文献   

5.
陀螺.毛驴     
计文 《天风》2011,(8):1-1
小时候,我不像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游戏可玩,能够找到的乐趣大多还是自己"开发"的,比如整天抽打着那个旋转的陀螺,在操场上享受着童年的时光。如今人到中年,那种无忧的快乐已经远去。对于多数成年人而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如同一条条鞭子,而自己则似乎成了那被抽打的陀螺,忙碌得团团旋转,也就在这种充满紧张的旋转中,有人黯然神伤,有人却选择了微笑。  相似文献   

6.
梁朴 《天风》2013,(5):12-15
你得救了吗?这个尖锐的问题可以更细致地表述为:当我们敞开心门接受耶稣,接受他为我们所成就的伟大救恩,我们能否肯定主已经确实进来?他的救法是否已经应用在我们身上,使我们知道我们有永生?我们能否确知,当我们接受他时,他是否也接受了我们?你得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坚持说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得救是一个未知数,只能作为美好的盼望。另有人会警告说,宣称自己知道是犯了骄傲和放肆的罪。以上这些错误的思想来自撒但,我们并非不知道他的诡计。他指着"罪"对我们说:"不一定死。"又指着"恩"对我们说:"不一定活。  相似文献   

7.
同性恋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不是犯罪、精神病的观点,也不再把它看作是道德问题。而我国对同性恋看法的转变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渊声 《天风》2013,(5):64-64
[问]我的父母和我的婚姻都不太幸福,有人说,这是"祖宗的咒诅",你需要为祖宗认罪并宣告来砍断这个诅咒……我不明白,祖宗的罪我又如何替他们认?真有"祖宗的咒诅"这回事吗?我当怎么办?一姊妹:  相似文献   

9.
有趣的妙答     
正许多名人面对别人的提问,常常有着非常有趣的妙答。有人问美国著名的演员和体育播音员鲍博·郁可尔:"当你遇到生活或事业上的压力时,你是怎样处理的?"郁可尔微笑着回答:"这非常容易,当我遭遇失败的时候,我就把压力放在了我后面的人身上。"有人问美国著名演员杰米·思图尔特:"你为什么不考虑去竞选美国总统?"思图尔特回答道:"这是因为我说话说得比不上一个政治家那么快。"有人问好莱坞影星伍迪·爱伦:"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你的梦想吗?"  相似文献   

10.
“老公,你晚上早点回来,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当我忐忑不安地接过医生的化验单时,我高兴得差点晕过去,因为这已经是我结婚4年来第10次到医院做检查了。离开医院,我急忙给老公打电话。  相似文献   

11.
严锡禹 《天风》2022,(3):24-25
曾有人问我,基督教中国化可能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能.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又问,什么时候可以中国化?我再答,当你阅读翻译成中文的《和合本》圣经时,已经开始中国化了.  相似文献   

12.
叶乐峰 《天风》2018,(7):56-56
据"网易新闻"报道:近日,一则"严书记落马"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有人为红颜祸水的严妻出招"实力坑夫"表示点赞,也有人为躺着中枪的严书记面临"牢狱之灾"表示遗憾……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该起事件的起因还得从5月11日严妻的"高调诉求"说起严的女儿就读于成都金苹果爱弥儿"贵族幼稚园"。某日,严的女儿打同学的顽皮之举遭到陈老师的批评,陈老师表示要让其"单独坐在一边"以示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宇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会学得快、学得活、学得牢,  相似文献   

14.
董国范 《天风》2011,(4):62-62
小时候,我想学拉胡琴,爸爸就买了一把。可是,爷爷却说:"人家拉胡琴(在戏园子里)都挣钱,你拉胡琴还得花钱。"那时我就纳闷,难道学拉胡琴就是为了挣钱吗?无独有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经济条件具备的人家,花重金买钢琴,请家教,要求孩子每天练琴,这无可厚非。不过,孩子们常常听到的教导却是:"好好学,刻苦练,将来一定当一个像郎朗那样的钢琴演奏家。你知道吗?那郎朗能挣老多钱了……"  相似文献   

15.
人生菜谱     
童年——菠萝烧肉:香甜可口,人见人爱,回味无穷。只不过当你还准备细细品味时,菜已经没有了。上学——凉拌苦瓜丝:苦中带甜。当我起初端上桌时,朋友碍  相似文献   

16.
年末一个冰冷的早晨,我因看错表而起早了,骑车赶到游泳馆时还没有开门。可门前已经黑糊糊地挤站着一堆人,走近细看,几乎都是老年泳友,却像小学生等着开校门一样,紧紧挤挨着铁栅栏。有人还不停地吱呀怪叫:  相似文献   

17.
“每人正好得到他所需要的那一份。”(出16∶18)我想这句圣言里的“正好”一词是非常关键的,这说明圣恩的赐予从来都是恰如其分、适得其所的。你看,当以色列人看到降下的玛纳,“他们采集食物,有人多拿,有人少拿。但当他们用‘曷默尔’来称食物时,搜集多的人并没有剩余;搜集少的人也没有缺  相似文献   

18.
赵艳群 《天风》2022,(2):9-10
关于昨日,有人悲叹"清欢昨日,十事不如人六七",有人悠然"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有人豪气冲天"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也有人无憾感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4∶7).2021年华丽转身,2022年悄然而至,面对逝去的一年,我们是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还是鬓...  相似文献   

19.
李爱莲 《天风》2014,(9):48-48
这样的好朋友,或许不是太多,却能够陪伴我们一生……大女儿柔柔离家读大学后,展开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虽然相隔两地,但拜科技之赐,我们仍能透过网络分享彼此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天,在和她视频对话时,我看到镜头里的她穿了件大外套,全身包得紧紧的,便问道:"你在房间里面,怎么还穿那么多衣服?"  相似文献   

20.
谢黎明 《天风》2014,(11):15-15
在主日学服侍的这段日子,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当老师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时,有一半的孩子不会对老师说"谢谢",只是伸手接过礼物转身就走,这让我多少有点遗憾。不是说孩子们不懂事,而是有时候他们习惯了别人的给予,觉得这是应该得的,没有什么不妥,不需要向别人道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