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孔华 《天风》2009,(4):9-10
人子耶稣沉默了,在受难周的第四天(圣周三),经上没有记载他说过一句话,被称为"静默日",在他生命中最需要向他人倾诉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人子耶稣沉默了,在被审判的那一晚,面对各种人的挑衅、各样假见证的控告,他默然无声,在他生命中最需要为自己申辩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这是两次匪夷所思的沉默,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刻,人子耶稣竟然选择不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促进和平     
倪光道 《天风》2005,(6):6-7
既然我们所传的是“和平的福音”,所信的是和平的神,和平的君,所受的是结和平果子的圣灵,我们怎么可以不重视促进和平呢?怎么可以不结出和平果子呢?果我们不能促进和平,不能结出和平果子,能像个天国的子民吗?能像个神的儿女吗?能问心无愧吗?所以说,促进和平是我们基督徒在实践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感恩春天     
吴恩平 《天风》2009,(5):62-62
"你看,冬天过去了;雨季已经过了.郊外百花盛开;鸟儿歌唱的时候到了,在田野间己可听到斑鸠的声音.无花果开始成熟了;葡萄树也开花放香.起来吧,亲爱的,我的美人,跟我一起走吧!"(歌2:11-13)(现代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家著名的公司,虽然此次招聘只有一个名额,但却有六百多人应聘,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要有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有道德"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为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和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后面一个问题原来是无解的.这样,与其追问有道德的目的不如探究有道德的原因,以及有道德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道德教育和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6.
金徽 《天风》2005,(4):39-39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 你们好! 我是刚信主的基督徒,在看圣经和听道中,有很大启发,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我想做个明明白白的信 徒,也就是信教要信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因而写信给你们,请帮助解答疑问。人为什么要信神,难道就是 为了将来上天堂吗?…… 内蒙古张信言  相似文献   

7.
单渭祥 《天风》2005,(2):40-41
许多人因为从教堂里出来,他的生命焕然一新,犹如平淡无味的"水"变成了香飘万里的"美 酒"!礼拜堂是启发真、善、美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恒的事物,不再斤斤计较身外之物--"我信了就行,何必一定要去做礼拜?" "我们不加入教会,不去做礼拜,不一样可以做基督徒吗?"我们在家庭里祈祷读经,不一样可以吗?"我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礼拜!"教堂里听道没劲!"以上都是一些人不想去礼拜的种种"理由",也许大多数基督徒不会同意这些看法。但作为基督徒,对于礼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2016,(2):120-121
自古以来,人们在修证佛学真义时,会遇到许多困惑不解的钻“牛角尖”的问题。其中,某些问题会困惑一个人许多年,甚至终生也没有获得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人总是抓住这些问题不放,非得找出个所以然的答案,那么这就如同蜜蜂不断地撞向玻璃窗,试图穿过去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单渭祥 《天风》2013,(9):7-9
经文:《约翰一书》3章18节 “我们不要只在嘴上说彼此相爱,而应当用行动把真理表现出来!”(新普及译本)“我们的爱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爱,必须是真实的爱,用行为证明出来!”(现代中文译本).这个讲题是模仿CCTV的一个节目《爱,就要大声唱出来》。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1,(12):63-63
斯托得牧师(John Stott,1921-2011)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4岁就任母会伦敦万灵堂教会,也曾任英国皇家牧师。他屡次参加国际性事工,包括1974年洛桑福音会议起草《洛桑信约》。他的著作约50本,中文译本有《当代十字架》、《认识圣经》、《当代讲道艺术》等。终其一生,他致力于服侍和写作,显现他对上帝和圣经的热爱。今年7月底以90高龄荣归天家。葛理翰牧师称赞他是"当代最值得尊敬的牧者。"  相似文献   

11.
周永健 《天风》2018,(11):32-33
明年是《圣经官话和合译本》(简称《和合本》)出版100周年。这部翻译之作历时28年。译文准确,发行后成为广受教会和信徒欢迎的中文译本,是中文语境下被最广泛使用的圣经译本,百年间销售量为中文各版本圣经之最。《和合本》对现代白话文、中国教会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本期起。本刊特刊出一些牧者和基督徒讲述《和合本》圣经及其与本人之间的故事,与读者共同见证“和合百年”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陈丰盛 《天风》2021,(7):35-36
2019年为《和合本》圣经发行100周年.《和合本》圣经其实是圣经的诸多中文译本之一,但它却几乎成为中国教会不少信徒唯一认可的圣经.在他们眼中,圣经不是《吕振中译本》,不是《新译本》,不是《当代译本》,只能是《和合本》.而且,有些信徒背诵经文都是取自《和合本》,甚至认为经文中一个字都不能改,背错一个字,就认为是犯罪了.  相似文献   

13.
健美 《天风》2011,(9):46-46
中国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观念也更新了。当年被人视为舶来品的教堂婚礼也渐渐变得流行了,一些非基督徒也想到教堂举行婚礼了。然而,都会中人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这正是本期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在18至24岁的年轻人群中,有74%承认经常假装打手机。所以,如果你觉得这是个新鲜事儿,那就属于少数派了……据英国移动运营商最新调查,假装打电话在年轻人中尤其常见,甚至是司空见惯;综合所有年龄段,经常假装打电话的女性占42%,男性占32%。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回到生活世界”之后的产物,更准确地说,它是驱使胡塞尔从意识现象学回到生活世界的指引。没有伦理意识,胡塞尔不可能提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学之任务。在伦理学上,胡塞尔的独创性贡献在于,他不仅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意志现象学,而且运用先验的“发生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人格伦理现象学。伦理现象学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主流的伦理学运动。70年代之后实践哲学的复兴与伦理现象学密切相关,哲学一方面转向政治哲学,以正义伦理为核心,一方面转向应用伦理学,而应用伦理学早期的主将也无非就是深受现象学熏陶的存在论现象学的学生们。现象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它真正构造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而且真正成为了生命的内在意向和意志的展开与升华,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如此需要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个人情绪而言。生气是免不了的;从维护自身的权益。赢得别人的敬重。戒防别人犯错方面来说,生气也是必要的。我们大多数人想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想使自己的生气产生效应。使得自己的生气对他人有所震慑,或是使别人更加敬重自己。“给别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是每一个收到别人伤害的人的内心的想法。你把生气表达了出来,别人就会有所畏惧。有所收敛,但是也会对你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恨。那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相似文献   

17.
尼泊尔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印度教立国的君主制国家。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废除印度教为国教。  相似文献   

18.
宗教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普遍特征。十八、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和理性主义者们预言了宗教的最终消亡。现在看来,这个结论的得出未免为时尚早,宗教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虽然怀疑论者认为,穆斯林的麦加朝圣和印度教徒的恒河沐浴只是源于古代传统信仰的仪式,没  相似文献   

19.
读者的元理解监测为什么不精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的元理解监测对随后的元理解控制和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情况下,读者的元理解监测并不精确。回顾20余年的元理解监测研究,发现元理解监测的精确性主要受制于阅读材料特征、监测线索与标准测验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应注意元理解监测的判断形式、监测线索及评价标准对元理解监测精确性的交互关联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之所以没有按原计划完成,外在原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海德格尔思想本身产生了矛盾。他已经意识到传统主体性思想的残余在《存在与时间》中产生了影响,但还不知道如何克服。《存在与时间》后的海德格尔始终是在肯定它问题的方向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存在与时间》的主体性思想残余进行着明确而反复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