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10)
<正>学习同工配搭侍奉是我们侍奉的第一功课,只有在同工的彼此配搭中才能完成教会的牧养。健康的教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服侍者能做好配搭侍奉,做好团队侍奉。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同工的配搭侍奉?一、共同的异象,同负使命用什么能把不同背景和性格的人凝聚在一起,彼此相爱,同心服侍,而且没有任何私心呢?那就是共同的异象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王恒玉 《天风》2014,(9):42-43
教会同工流失的问题,在农村基层教会尤其突出,且近年来一直处于高发趋势,有增无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同工的流失?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侍奉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要注重同工的选择、培养教会的同工、传道人,大多是经过专门学校学习和系统培训后才走上侍奉之路的。在教会不断复兴的今天,造就一批传天国福音的同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团契交流     
《天风》2011,(8):34-35
重庆市基督教两会举办教牧同工退修会 重庆市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6月26日至30日,举行教牧同工退修会。来自各区县的教牧同工和即将毕业的重庆圣经学校学生120人参加了学习,退修会的主题是“生命的侍奉和造就”。  相似文献   

4.
工作与侍奉     
张远来 《天风》2012,(10):8-10
常常听到信徒说:"侍奉神的人真有福!"感叹自己因着工作多、时间紧,天天忙于世界而不能蒙这福分。圣与俗真的如此水火不容吗?只有在教会里的服侍才是侍奉、只有读过神学的人才能侍奉神吗?工作中难道就不能侍奉吗?跟从基督的人当如何出世而又入世,在生活中展示自己对上帝的侍奉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几位同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奉贤区基督教两会于2012年5月16日至17日,在南桥耶稣堂举行讲道操练分享会,提高和加强教牧同工的讲台侍奉。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陈志民长老应邀指导。针对当今教会信徒层次、结构多元化及传道人的讲道实际需要,举行讲道操练推进教牧同工的讲台侍奉。26位同工围绕圣灵降临节和耶稣升天节的内容展开讲道操练,每位讲15分钟。大家精心准备、各有亮光;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参加的人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王荣伟 《天风》2017,(3):58-58
春节前,一篇关于传道人在艰苦条件下侍奉的无奈与挣扎的文章,在微信群受到关注。作者以亲身经历述说了从踌躇满志到灰心丧气的心路历程,弓1发众多围观与思考。许多教牧同工、传道人侍奉环境相当艰苦。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10)
<正>在侍奉中与同工搭配、与同伴联合,就会达到1+1大于2的功效,能更好地完成神交托我们的使命。侍奉神是神的每一位仆人和使女乃至每一位基督徒当尽的本分。世界之大,基督教会如此之多,各地侍奉神的方式也是多姿多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共同且必需的,那就是配搭侍奉。在教会事工中,配搭侍奉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配搭侍奉呢?  相似文献   

8.
许文达 《天风》2023,(2):41-42
<正>最近听到关于同工换届产生矛盾的事情,也常常听到年轻同工在侍奉中出现一些无奈和力不从心的言语,这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现在年轻同工会碰到一腔热血被泼冷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老一辈的同工不理解年轻同工的现象?为什么两代同工彼此之间互有怨怼、无法同行?然而,在圣经中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图景——两代人同工又同行。这可以说是教会中最美的画卷。摩西的接班人是约书亚,圣经中曾几次描述摩西和约书亚同行的景象,读起来温暖有爱:  相似文献   

9.
周必生 《天风》2005,(10):28-29
所谓“同工”,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工作的人。但是,一个真正的同工,应该是为着同一个目标、理想、愿望而尽心尽力合作的人。那么,作为基督里的同工,更不能仅局限于一起侍奉、礼拜、探访的范畴内,而是与主同心、同行,同遵主命,同有负担地在一起工作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废去老我,有着“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而工作。我们从罗马书16章中,看到保罗与他同工之间的关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不忘初心     
正近日,一位在教会侍奉多年的专职同工,神情落寞地对笔者说,不想再继续专职侍奉了,而是想"打鱼去"!问其原因,答案是:"吃得了苦,受不了气!"这位曾在神学院担任灵修组长的青年人,怎么侍奉还不到三年,就因为"忍不下一口气",要挥别他曾经立志摆上的"祭坛"?这令人叹息。当时笔者送给他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近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而成为热词,据说起始于前些年乔布斯在斯坦福的  相似文献   

11.
去留两重天     
《天风》2007,(22):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你们好!我是一个乡镇教会的负责同工,在教会侍奉有15年。我们教会从一个贫穷小屋,发展到有500平米,在本县位列第二大的教堂,我不能不向神感恩。当我走进教堂的时候,我就止不住感恩的泪。作为一个贫困县乡镇教会,我看到了同工们的努力,弟兄姊妹的付出。如今我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的四个孩子,两个读大学,一个休学,  相似文献   

12.
傅先伟  高峰 《天风》2010,(2):1-1
<正>岁月嬗递,光阴荏苒。当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谨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向侍奉在各地教会的广大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致以主内最诚挚的问安和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3.
俞伟忠 《天风》2011,(1):54-55
教会是永生神的家,教会同工和牧者是神的管家。教会领袖与同工之间团队侍奉的关系,关乎教会的兴旺和发展。教会要复兴,首先教会领袖和同工们要有清晰的异象和追求。新约所表达的领袖常是以团队出现。比如,耶稣有十二个门徒,保罗与巴拿巴,巴拿巴与马可,保罗与提摩太,马利亚与马大等。现代信徒忙碌的生活使得团队式的领导更显得重要。但地上的教会现状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有的同工在讲台上讲“爱和宽容”,走下讲台,遇见同工却变成“同攻”。  相似文献   

14.
毛丽茹 《天风》2016,(5):34-35
正基督荣耀的身体,来自于信徒内在生命的荣美、外在恩赐功用的相互配搭。那么,教会如何才能有和谐有序的侍奉呢?需要彼此扶助教会的侍奉,只有彼此搀扶,互助互爱,才能扩展神的国度,兴旺主的福音,创建和谐教会。教会领袖既要有生命的异象,也要有属灵的慧眼,能发现人才、善用人才。领袖需要扶助同工、建立同  相似文献   

15.
杜鹏吴新望 《天风》2017,(8):F0002-F0002
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7年7月13日,在本会一楼会议室举行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座谈会,鼓励本会同工结合自身侍奉岗位就制定“基督教中国化五年规划纲要”发表建议,与会同工广泛深入地研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6.
福音老县年轻团队 在福建东部沿海,坐落着一个海滨小城罗源.这里是福音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也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排除异端侵扰、保持纯正福音的地区之一.之所以能出现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我相信与罗源教会良好的教牧队伍建设以及同心合意的侍奉分不开.二十世纪80年代,"文革"后的罗源教会信徒人数从3322人(1979年)增至6347人(1991年),而全职牧者仅三位.1991年,余宝珍牧师息劳归主,将教会的担子——分布于5镇6乡的六千多信徒,交予刚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一年,年仅29岁的郑孝贵传道.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这个人口仅25万、信徒约1.5万的小县城,在上帝的带领下,在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了今天共51位专职侍奉的教牧同工团队:其中牧师10位(副牧3位)、传道31位、社工2位、行政同工2位、后勤同工3位、神学生3位,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70后同工17位,80后同工及实习传道20位,最年长者为94岁高龄的林敬先牧师,堪称数代同堂;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者5位,神学本科学历者4位.  相似文献   

17.
田素良 《天风》2014,(9):34-36
常言道“教牧兴,教会兴”,意思是说如果教会的教牧同工热心爱主,同心合意,殷勤侍奉,教会就一定会兴旺。山东省淄川区基督教协会会长翟善水长老的见证,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在侍奉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属灵生命上孜孜以求心里火热,在管理教会上任劳任怨真抓实干,在慈善公益上践行主爱,为主做出美好的见证,赢得了教内外一致的好评,带动了教会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沐恩 《天风》2016,(7):26-28
正近几年,国内教会热心文字侍奉的同工相继设立了自己或教会的微信公众号,发表和传播教会的原创文章和灵修短文。而腾讯公司也为了鼓励原创,发起了针对微信原创的"赞赏"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给予其认可的文章一定的经济奖励。微信这一功能的推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好评。但这一举措却在教会内引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我们该支持还是反对"赞赏"基督徒原创?笔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牧者、自媒体编辑、学者、神学院教授、文字侍奉者、律师及数百位微信读者,听取了各方意见建议,希望能与主内同工同道就此进行一个简单而平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堂点新闻     
《天风》2016,(9):61-61
上海市基督教浦东主恩堂于2016年7月2日,举行金婚感恩庆典活动。21对身穿礼服和.婚纱的金婚夫妇,在侍奉同工的陪同下.更新誓约、祷告.并获得金婚感恩庆典纪念证书。此次活动进一步弘扬圣经真理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0.
蒿志强 《天风》2016,(7):10-11
正当他们学习使用崭新的沟通方式之后,相信侍奉会更加神喜人悦、和谐一致、健康高效。自耶稣时代的十二使徒与七十门徒至今,在教会中一直有专职的教牧同工,有义工,包括长老、执事或称堂管会成员等。这是两支不可估量的服侍队伍,若能无间隙地配搭同工,和谐相处,那是好得无比。不过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两股力量常常会产生不和,甚至发生冲突,究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