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慎杰 《天风》2007,(15):14-15
读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圣经的知识,乃是为了让属灵的生命得着滋润和长大,使我们向着神的心灵不断地更新和复兴。在读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读经边祷告,好像面对面与神交通、说话,这样必能使我们与神有更亲密的关系。祷告是我们与神亲近的最有效的途径。它在我们的属灵生活中,是重中之重。它犹如呼吸一样,离开它就无法生存。祷告是蒙恩得福的途径,是我们最重要的事奉神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聿车 《天风》2011,(8):53-53
像"窃书不算偷"一样,古代有人曾以"读书"来掩盖"偷"的本质。今日社会也有这种现象,如盗版的出现。有些人在追求"知识"时忽视了他人的"产权",而不少基督徒也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神,哪有个人的"产权"?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支持"盗版"行为。对此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本期中两位同工的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十月的希望     
高欣 《天风》2004,(10):F004-F004
炎热的夏季,慢慢地走过。金黄色的秋天欣然而至。 晨曦微露,望着宁静的河水;却掩藏不住我心中跳跃的激情,温熙的十月,亲抚着大地,撩拨起我浓浓地思乡情愫。 神所赐地平安和祝福,常常洗濯我们心思中的杂质,有时,在青草地里安静地凝思,会使我们享受到最甘美的露珠,啊,上帝爱我们,  相似文献   

4.
科学知识有与宗教知识对立的一面,同时也为人们认识宗教现象提供了"科学"的视角;科学知识的普遍性要求与知识的地方性存在张力,而在科学精神的视野下,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从具有"时代"和"地方"特点的背景中产生的。在民族宗教学的研究中,我们研究的成果常常具有比较强的"地方性",如何实现经验的特殊性与知识普遍性的对接,需要用科学精神解读中国宗教文化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紫晶 《天风》2011,(8):52-53
像"窃书不算偷"一样,古代有人曾以"读书"来掩盖"偷"的本质。今日社会也有这种现象,如盗版的出现。有些人在追求"知识"时忽视了他人的"产权",而不少基督徒也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神,哪有个人的"产权"?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支持"盗版"行为。对此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本期中两位同工的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读经:罗马书12:17 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认识主的这一教导:众人以为美的事,我们首先当“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留心审察,看是否是神看为美的,还是神所憎恶的?若是神看为美的,我们当努力去作,或谨慎而作;若为神所憎恶的,我们就当禁止去作,或劝阻众人去作。  相似文献   

7.
认识神     
陈企瑞 《天风》2011,(3):19-19
当生活抛给我们一身的疲惫、大堆的烦恼、满腹的怨恨时,我们当向上仰望,认识神。认识神是一种态度。在神长阔高深的大爱前,我们深知他的慈绳爱索紧紧将我们环绕,从此,我们不会强留稍纵即逝的快乐,也不会逃避不请自来的挫折,因我们认识到,神必会赐下平安。认识神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宇宙之谜》第十五章《神和世界》中,海克尔着重论述有神论与泛神论的对立。 “几千年来,人类把神概念下的动因看成是一切现象最终和最高的本源”。这里“简略地谈谈神的观念的最重要的论点,以及与我们今天由纯自然认识所决定的世界观的关系”。“如果我们去掉神的形象上的色彩鲜艳的华丽外衣,只注重其最主要的内容的话,我们就能把所有形形色色关于神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管理者隐性知识的结构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Sternberg的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目的在于探讨中国背景下管理者隐性知识的结构,探讨隐性知识与经验、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隐性知识对绩效的预测作用。经修订研究所采用的Sternberg等人开发的管理者隐性知识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中国背景下的管理者隐性知识是一个二阶三因素结构。相关分析表明,管理者隐性知识与管理经验显著相关,而与工作年限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无显著相关。分别以管理者自评绩效和其参加的评价中心测评结果作为效标,分层回归分析发现管理他人的隐性知识在一般认知能力之外对管理潜力、任务和周边绩效均有递增预测效度,管理自我的隐性知识在一般认知能力之外对周边绩效也有递增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关键,在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隐性知识有内隐表征、主观经验和情境性等多种跨层属性,导致管理学、体育学等学科面临隐性知识转化与管理的难题。隐性知识本质上是具身性的,身体经验与情境的互动为个体在知识系统中归纳与形成隐性知识提供了基础。隐性知识的提取与应用机制为组织对隐性知识的转化与管理提供了桥梁,而隐性知识的具身机制是其提取与应用的依据。本文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多个学科的研究证据,对不同情境下的隐性知识提取与应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梳理出隐性知识的具身机制,并针对隐性知识的未来研究、转化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序列学习范式,用反应时间接测量被试的内隐知识,问卷以及再认成绩直接测量被试的外显知识,并采用PDP测量被试的意识与无意识贡献率.结果表明:(1)无RSI条件下能习得一定的无意识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习得的知识大部分能被外显地意识到.(2)当内隐序列学习中既包含运动知识又包含概念知识时,无RSI条件下易获得运动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如果时间充分且能协调注意资源,运动知识和概念知识均能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刘磊鑫  蔡璇  原献学 《心理科学》2012,35(5):1159-1163
为弥补Bos等人(2008)忽视内部因素对无意识思维作用的研究缺陷,本研究从知识迁移视角提出无意识思维受内部知识与外部任务目标双重导向的观点。结果发现:(1)无意识思维知识的迁移促进了无意识思维效应;(2)在无意识思维知识与任务目标双导向下,无意识思维效应更强。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更一般地认为,无意识思维效应是内部因素(如,知识、兴趣、动机等)与外部因素(如,任务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闽台海上船舶供奉水神的现象,并简要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流动的庙宇与民间信仰的传播,福建内河水神势力范围的平面划分与闽台海上水神的立体谱系,“顺风顺流”、“定风稳流”的诉求与水神信仰的兴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查“关系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知识治理机制、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与知识共享敌意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发了知识共享敌意测量问卷,并采用问卷对知识型企业中212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交易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抑制作用,而对情感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起促进作用,情感性关系对消极分享失败态度起抑制作用。(2)工具性关系在知识治理机制与知识囤积、知识排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情感性关系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与消极的分享失败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知识总是必然地比单纯真信念更好吗?我们可以通过思考知识与行动的规范关系,特别是与断定的关系,来解释这种知识-价值直觉。首先,从表现规范性的角度来看,知识是行动的一个特例;其次,知识是断定的规范,即为了一个真诚的断定p是适切的,那么这个行动者必须知道p;最后,知识的断定规范与知识的价值直觉具有等价关系:断言p在认知上似乎是恰当和有价值的,当且仅当这个断言倾向在认知上是恰当和有价值的。总之,知识的价值最终源于认知主体的偏好及其对个人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繁荣的增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滨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88-89,48
外语知识属于什么样的知识?如何学习外语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去教、怎样去学外语?本文便是在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各国参与竞争谋求发展的共同的基本策略。知识创新能力如何,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研究知识创新问题,对于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做好知识创新工作,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知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知识是“被认识了的存在”,学习和继承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但如果只继承而不创新知识,我们只能永远“解决别人已解决了的问题”。知识的本性是创新,知识创新创造人类需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所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  相似文献   

18.
陆玉瑜 《天风》2002,(6):46
与神相交是我们灵性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与神相交的过程,是我们寻求、渴望、切慕、等候、深爱、聆听及回应神的过程,与神相交也意味着神会更多介人我们的生命、思想及属灵的渴望中。基督徒要与神相交,首先要"自洁",才有信心求神驻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料,我们并不能确认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而“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时代是一个比较含混的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知识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神的同在     
张僡玲 《天风》2004,(6):41-41
我们每个走到神面前的人心中常常渴想有神的同在,在我们向弟兄姊妹发出的祝福中,也常常有"神同在"的话语。这无疑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愿神的祝福多多地倾泻与我们。然而在我们渴想与祝福时,是否真正体会到"神同在"的含义呢?我们是不是更加重于物质的、世界的、看得见的祝福,而淡于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