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教师要用心捕捉随时闪现的错误,积极对待这些错误,在处理错误的过程中,分析形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错误”的资源动态生成出最生动、最美丽、最精彩地课堂,让“错误”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科学》2009,(6):7-7,66
错误概念是历史上研究之初、学者们首选的术语。错误概念的意思是“对事物含糊的(vague)、不完善的(imperfect)或者是错误的(mistaken)理解(understanding)”(James H.Wandersee,Joel J.Mintzes,Joseph D.Novak,1994)。Arthur Louis Odom(1995)在研究中也主张用“错误概念”,他说“错误概念是学生拥有的与通常从科学家那里获得的概念不同的观念(ideas)”。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的《纽约时报》竟然在期号的排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那是在1898年2月6日,《纽约时报》的期号输入要对当天的报纸输入期号,前一天的期号是14499,需要加“1”的运算,由于在个位、十位都逐渐进位而形成了习惯思维,便把百位上的(4+1)也做了千进位。  相似文献   

4.
错误可以在各种方面产生和存在,如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结果等等。但就人的活动来说,错误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错误结果都源于错误的认识。理论,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认识形式。所以,十分自然地,理论的错误能够典型地体现出错误的一般属性。纵观人类理论认识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其间充满了错误。化学史上的“燃素说”,地学史上的“灾变论”,物理学史上的“绝对时空”,社会历史观中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高尔斯基宣扬错误的“扩充三段论”以来(见高尔斯基著《逻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原本苏联1958年出版),有些同志也常常谈论高氏的“扩充三段论”。三段论不是不可以扩充,但不能象高氏那样扩充。不符合三段论规则的有效三段论是不存在的。高氏说得很清楚,“扩充三段论”的出发点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也可以周延。理解传统逻辑的人都知道这个论点是完全错误的。目前我国仍提倡“扩充三段论”的同志往往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5年4月22日,《长江日报》发表了任继愈先生的文章:《破除迷信——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任老在文章中明确提出:“要中国现代化,不能靠社会以外的力量(神或其他超人间的力量),只能靠自己。因此,预测、占卜、看相、看八字、看风水,都是不相信人的主体力量,去寻求外在力量的表现,理论上是错误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著名的《纽约时报》竟然在期号的排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那是在1898年2月6日,《纽约时报》的期号输入要对当天的报纸输入期号,前一天的期号是14499,需要加1的运算,由于在个位、十位都逐渐进位而形成了习惯思维,便把百位上的(4+1)也做了千进位。所以,那天输入的期号是15000,整整跃进了500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错误竟然没有被任何人发现,而且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8.
吹毛求疵“吹毛求疵”这个成语,其喻意是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或错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它的“缺点”或“错误”,为什么就不能“挑剔”呢?实际上,我们的一切发明创造,正是从“吹毛求疵”开始的。比如说,当你打算发明一种新式钉书机时,首先就必须观察好现有的各种钉书机,琢磨它们在使用时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或者哪个部件容易出毛病。这样,在进行创新设计中,就可以对照这些缺点来动脑筋,一条一条找到对策,从而完善出新式或书机的摸式。“吹毛来批”,就是层细观禀租认真琢磨,对事物的缺点进行挑剔,从而加以修正,实现创…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视而不见”错误是指驾驶员的视线虽然指向道路上的危险目标, 却没有知觉到其存在, 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首先在注意计算框架内, 分别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机制探讨诱发驾驶员“视而不见”错误的主要因素, 该框架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实践经验和动机对驾驶员预期和注意定势的影响。由此提出注意计算框架扩展模型, 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作用机制对驾驶员“视而不见”错误提出综合解释。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博士史登堡在《不同凡响的创造力》一书中曾说,创造力是 21世纪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条件,但是大多数人对创造力有着错误的印象,认为只有少数特定 的人才具此天赋。其实创造力是人类资源中最丰富的潜能,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基本素质; 创造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它是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64年前后,在我国哲学战线上开展了一场“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大论战。这场辩论由于那个“理论权威”的捣鬼,也由于我们的一些同志没有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做出了“一分为二”就是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合二而一”就是形而上学,就是矛盾调和论的错误结论。后来,林彪、“四人帮”利用和引伸了这个结论,极力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科学研究在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也遭遇到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问题"。从心灵哲学角度所做的"诊断"表明,幸福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在于:一是它把幸福这样一个典型的民间心理学概念原封不动地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二是它背后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自然主义原则,即科学自然主义。这些错误为幸福科学的"困难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然而,幸福科学提供了从心和脑这两个层面认识幸福的全新维度,为自然主义"幸福学"的建立提供了助力。自然主义的"幸福学"从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维度理解幸福,并以前者作为后者的经验基础,由此决定研究幸福的最好方法是"神经现象学"。  相似文献   

13.
“求方便”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尽管在“求方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失误或错误,但往往许多创意却在“求方便”中得以诞生。尤其是在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上,从“求方便”人手。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更易获得创新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人的工作节奏加快,每天...  相似文献   

14.
痛苦定律:死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更痛苦的东西,那就是等死。  快乐定律:遇事要往好处想。比如不慎掉进河沟里,你就可以想想也许会有一条鱼游进你的口袋。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时,你就获得幸福了。  错误定律:人人都会有过失。但是,只有重复这些过失时,你才犯了错误。  沉默定律:在辩论时,沉默是一种最难驳倒的观点。  动力定律:动力往往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者绝望。  受辱定律:受辱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忽视它;不能忽视它时就藐视它;如果连藐视它也不能,那么,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  相似文献   

15.
黑熊因为偷东西被虎大王关进了监狱。 黑熊在监狱中经过深刻反省,充分认识到自己偷盗的错误。它决定痛改前非,不当让大家看不起的小偷。  相似文献   

16.
哲学史是人类的思想宝库,它荟萃百家、尽现人类智慧精华。然而长以来,我们对哲学史的解读和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形成了“唯物-唯心”、真理-错误、“进步-反动”的二元模式。在这种僵化模式中,唯心主义被扭曲了,被当成只配批判和抛弃的东西。这既不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和哲学发展的史实,也有悖学术批判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唯心主义有缺陷是肯定的,但也并非全是谬误,其中不乏合理的因素和成分,也曾对哲学的发展和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因此,科学解读、合理评价和“扬弃”唯心主义,不仅有利于恢复哲学史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7.
17、做抓住机遇的有心人。也许在与友人的偶尔交谈中,对方已向你提供了择业的信息。如果你面对几个可供选择的工作,优柔寡断会使你错失良机,面对众多的对手,自暴自弃定会败下阵来,不顾自身的条件,好高骛远、过于理想化,也无成功的希望。18、收集求职信息四关键。一是“早”。求职者收集信息要及时,早准备,避免出现“一叶障目”的错误;二是“广”。收集信息面要宽,减少盲目性;三是“实”。收集的信息要具体;四是“准。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信息要准确无误。19、求职求助于多种媒体。在一般情况下,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收…  相似文献   

18.
八七年三月三日,盗窃银行二十七万元巨款的罪犯张勇武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了死刑。对此,有人认为罪犯在被捉拿归案后,认罪态度好,退回了绝大部分款项,根据‘坦白从宽’的原则,应受到从宽处理,不应被判处死刑。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错误在于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坦白,才能从宽’当成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坦白,就能从宽’。‘只有坦白,才能从宽’。‘坦白’是‘从宽’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罪犯不交待犯罪事实,就一定不会受到法院的从宽处理,但坦白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72名3~5岁儿童在三个改造过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大部分4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错误信念;大部分5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他人错误信念;大部分3~4岁儿童的自我错误信念认识显著好于他人(真人和玩偶)错误信念认识,5岁时这两种认识才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真人与玩偶错误信念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中错误信念问题回答的一致性较高,而对“外表—真实”任务的回答与前两种任务的一致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李香莲 《现代哲学》2022,(3):108-114
梦和做梦不仅是传统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新近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议题。那么,当我们说“s梦到p”时,到底是在说什么?无论是正统的梦境幻觉模型,还是新近的三种想象模型,都没有揭示出梦或做梦的本质。梦境幻觉模型主张,某人梦到p意味着某人相信p,但这是对“s梦到p”的错误刻画;已有的三种想象模型虽然坚持“s梦到p”蕴含“s想象p”,却无法合理地得出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在理论上,通过合取“想象”的梦经验观与“假装相信”的梦信念观,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梦境想象模型”,由此合理解释“s梦到p”蕴含“s想象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