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邑人 《天风》2002,(4):56
学堂里的女孩子进来之后,穿着整齐了,头发梳好了,她们编织的手工还拿到杭城礼拜堂里去卖钱呢!苏珊拿写信回去告诉父母:"这群小姑娘都是我一个个教出来的,听着她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出"耶稣爱我"这样的赞美诗时,我心里充满了赞美主的歌,孩子们多数不知道父母为谁,有几个看我就像她们的妈妈,我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个家.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这座华东名牌大学的男孩子队列中,我无疑是很优秀的,1.78米的高挑身材,70公斤的标准体重,极富磁性的男中音,再加上系学生会主席的头衔,更使我身价徒增,成了众多女孩子争相追逐的“白马王子”。从大一到大四不断有女孩向我射来丘比特之箭,我却紧闭伊甸园大门,把纷纷射来的爱神之箭挡在门外。女孩子骂我,不是冷血动物,就是阳痿,可心高气盛的我却另有远虑,因为在我的骨子里从小就有一种出人头地,加官进爵的强烈欲望。男子汉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事业有成之后优秀的女孩多的是。(一)欲擒故纵虽然追我的女孩子很多,可有一人却例外,她就…  相似文献   

3.
那个春天清朗得令人心里持续发烫。我坐在公园的石条凳上,温婉的阳光像飞来飞去的蝴蝶,想在我的板寸头上栖息。我和阳光在等待一场春天的约会,那个网上认识的女孩子说要卖些标本给我。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反正我们约定了,她从合肥打工的小厂赶来我所在的城市。为什么要卖掉标本呢,她告诉我这里面有一个美好的故事。而我喜欢冒险,素来对故事抱有莫大的兴趣,就说那2000元钱我掏了,你把标本送来吧。  相似文献   

4.
吴邑人 《天风》2002,(4):56-56
学堂里的女孩子进来之后,穿着整齐了,头发梳好了,她们编织的手工还拿到杭城礼拜堂里去卖钱呢!苏珊拿写信回去告诉父母:“这群小姑娘都是我一个个教出来的,听着她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出“耶稣爱我”这样的赞美诗时,我心里充满了赞美主的歌,孩子们多数不知道父母为谁,有几个看我就像她们的妈妈,我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个家。主已经带领我走出了阴影的笼罩。这些小姑娘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中国人天性勤劳,  相似文献   

5.
笔者关注高考作文有些年头了.今年的语文全国卷,也是我们安徽的考生答的卷,作文题是“奖惩之后”,我写了一篇,期望孩子们能对父母的“奖惩”多些体谅.做父母的,有的脾气实在不好,谢谢孩子们忍受了这样的父母, 从“奖惩之后”谈“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这样一组漫画,一个孩子一次考试考了100分被奖,一次考试考了98分就被罚;另一个孩子一次考试考了55分被罚,一次考试考了61分就被奖.如此奖惩分明、爱憎分明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正7岁那年,我父母离婚了,我跟着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我是听着爸爸的坏话长大的。离婚之后,妈妈、外公、外婆每天轮番上阵,在我耳边念叨一件事——你爸是个人渣。其实他们一点都没冤枉我爸,爸爸是个瘾君子,败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我和妈妈最后是被他逼走的,因为他卖了房子,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爸爸卖了房子之后,准备去海南做生意翻身,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爸爸  相似文献   

7.
<正>一、家长来信你好。我是一位初二年级女生的家长。我的女儿本来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头发变得越来越少。最初我们以为她掉头发,于是去医院做了各种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她不缺营养;之后我们发现她头上有一块秃顶,我们又带她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斑秃”,医生说不是。后来,我们开始观察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亲子关系问卷、同伴群体特征问卷及冒险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日照市三所普通中学的1275名初一到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支持与亲子冲突、不良同伴交往及冒险行为均呈负相关,亲子冲突与不良同伴交往、冒险行为均呈正相关,不良同伴交往与冒险行为呈正相关;(2)父母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冒险行为,亲子冲突显著正向预测冒险行为,且两者的预测作用都可以通过不良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实现;(3)在亲子冲突影响冒险行为这一模型中,不良同伴交往起中介作用,且中介的后半路径受性别调节,具体表现为:与女生相比,男生结交不良同伴会参与更多冒险行为。结果提示,不良亲子关系和不良同伴交往都是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且不良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影响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当亲子冲突较多时,尤其应当关注男孩的同伴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9.
梁抒晓 《天风》2003,(1):39-39
我开始看圣经时并没有想到什么得永生的问题,只觉得看圣经感觉很好,心里很平安……就这样,我坚持天天读经、祷告直至现在,这对于办任何事都极易半途而废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奇妙的事。 上高中后,由于交结的朋友都较贪玩,我也渐渐染上不爱学习的坏毛病。我变得浮躁,不再是以前那个沉静,爱学习的女孩子了。虽然我每天仍看圣经,但只是形式而已,因为我的心灵得不到丝毫灵粮的喂养。 高考成绩单寄来了,意料之中我落榜了。痛苦之后我冷静下来,回首这三年间所走过的路,这是怎样的三年啊?!想当初,我是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重点高中的,老师和父母都对我寄予了  相似文献   

10.
思乡令人老     
正一个人的故乡,是滋养他心灵的家园,不论岁月多久长,相隔有多远,都无法将它挥去。我在故乡生活了五年,那是生命最初的幼年时代。1978年我一周岁时,父母因为生计所迫,把我寄养在乡下。从此,乡村成为我的成长家园:在荒芜的田埂上嚼着草根,在滚滚的麦浪里纵情奔跑,与天地间一切放养的生灵相依相伴,昆虫、禽鸟、牲畜以及溪流、泥土。记得被父母接回身边时,我被妈妈戏谑成"小叫花子"。他们重新装扮了我,试图在心灵与身体上重塑一个光鲜的女孩子。然而,我的骨子里  相似文献   

11.
我是爸爸     
耿卫忠 《天风》2009,(7):10-11
作为一名教牧同工,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会是牧师、长老、传道或是堂会的负责人,在家是儿女、父母、兄弟或姐妹。在教会要牧养好信徒,在家同样也要牧养好自己的家人。教会圣工重要,家庭责任也不能忽视。其实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圣工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证道。在一次讲道之后,与几位同工和信徒交流了我的育女心经。他们很感兴趣,愿意我能有更多的分享。以下是我身为人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共沐主恩。  相似文献   

12.
一个流浪汉找到智者,向他求教。流浪汉说道:“小时候,我家境富裕。父母叫我苦读诗书,长大后去考科举,我寻思,家里有的是钱,何必去吃那份苦?所以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书也就没念好。后来,父母又让我学一门手艺,我想,学手艺不就是为了赚几个钱吗?家里的钱财已经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为啥还要再去学手艺?所以手艺也没学。这样过了几年之后,父母都去世了,我就守着偌大的家产生活,倒也衣食无忧。不料一场大火从天而降,烧光了我所有的房屋、店铺,我只好四处流浪,沿途乞讨。大师啊,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您发发慈悲,告诉我该怎么做。”智者闭目静坐,默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是否受青少年自尊的调节。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北京石景山区、山东省德州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四所普通中学七至九年级共2520名(男生1226人,女生1294人)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冒险行为与父亲心理控制呈U型曲线关系,而与母亲心理控制呈倒U型关系。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非线性关系仅体现在中低等自尊青少年上,而高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无关。这表明,青少年自尊调节了父、母亲心理控制对其冒险行为的作用,父、母亲相同教养行为对中低等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可能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时,父母无数次宽宥我们的过失,我们成人之后,却不愿意谅解父母所犯下的哪怕是一次错误。 身为儿女,掌握着天下最幸福的一种权利,叫作“犯错权”,也就是愚蠢的权利、冒失的权利、冲动的权利和无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儿童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冒险行为是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的行为意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儿童的冒险行为受到个体、家庭、社会-情境三个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方面,儿童的性别和年龄会影响他们对风险的知觉、对受伤风险的估计和对行为后果的归因;认知决策能力和预期情绪体验则影响到儿童对风险情境的判断。家庭因素方面,父母和兄姐是影响儿童冒险行为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冒险行为,而兄姐的言语和行为会改变他们的风险决策。从社会-情境的角度来看,风险情境会对儿童的冒险决策带来压力,有同伴在场时会促使儿童更倾向于参与冒险。综合分析并探讨冒险行为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对提出合理干预措施,减少儿童因冒险行为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中有许多人是在“千万要小心谨慎从事”这样一种敦促、提醒、告诫的语言环境中一步步度过人生年华的。譬如:当某人辞职离开原工作单位时,许多善意朋友常劝道:“千万要谨慎行事”。其意大多蕴含着“你不该这么办”的含义。 正因为存在着周围环境的时时刻刻善意提醒,方使得一般人很难挣脱原有束缚去冒一把险。的确,冒险会具有风险,这也是许多人踌躇不敢迈步的最大原因所在。一般情况下一提到“冒险”二字,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如果我果真去冒险的话,妻子一定会拧下我的头!”……“我一定会被搞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等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正>家长来信:您好,我是《大众心理学》的读者。自从贵刊开辟了"医教合作"的栏目,阅读了不少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对我们当父母的有很大的帮助,我每期必看。近期,我也遇到一些困惑,想得到你们的指导。我女儿28个月,智力、语言发育都还好,在家也表现不错,就是出门之后特怕生,不太愿意和陌生的小朋友玩。在小区,只要看见有人朝她走来,就会赶紧抱住大人的腿,直到那人走过去了才肯松手;一到商场或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一、班主任来信:今天一位学生来告诉我,班级里有同学在美术课上有自伤行为——一个女孩子用美术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臂。我了解下来,这个女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自伤行为了。我虽然已经和这个学生沟通过、并且联系了家长。但我还是很担心,因此我想请您一起帮助我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想象人生     
一个23岁的女孩子,除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与别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平常的父母。平常的相貌,上的也是平常的大学。  相似文献   

20.
得知落榜的消息后,我蒙在被子里大哭,虽是炎炎夏日,我犹不寒而栗。当听别人说某某又考上什么大学时,我颤抖的心灵便一阵阵痉挛,怨恨和自责一起涌上心头。难道命运注定我只能咀嚼苦果?考上大学的同学陆陆续续走了,一些落榜的好友也都坐进了“高四”班教室,只有我依旧还闷在家里,在失败的阴影中独自伤感。亲朋邻里都劝说我再去复读一年,父母的意思也是这样的。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我已心灰意冷了。我想,或许我只有侍弄庄稼的命,注定要修理一辈子的地球!于是找放弃了复读的打算,父母百般劝说亦无济于事。我又何尝不想圆个“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