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建国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江苏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五十年来,江苏乡镇工业几经起伏,曲折发展,不仅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经济的生力军,而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微观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一、发展过程乡镇工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称为社队工业,1958年与人民公社同时诞生,毛泽东曾谓之:“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是中国乡镇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不…  相似文献   

2.
江苏是全国工业经济大省,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有关年份江苏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江苏工业结构的特点、变动及其趋势。一、江苏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1、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工业是江苏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江苏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78年江苏三次产业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6%、52.6%、19.8%,1998年已调整为14.1%、50.6%、35.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幅…  相似文献   

3.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担负着满足我国广大人民衣着需要的重大任务,纺织工业的是否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五亿农民生活的改善。此外,工农业生产中需要的一些原料和材料,如包装用的布和麻袋,造纸用的呢,降落伞用绸和飞机用的蒙布等,也都是由纺织工业来供应的。纺织工业发展还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因为纺织工业建设速度快,大型和中型的纺织厂,一年左右就可以建成,小厂几个月就可以建成,一般地说,一个纺织厂投入生产后,不到一年,资金就可以全部收回,在投入正常生产以后,它每年为国家积累的资金,可以建设两个同样规模的企业。纺织工业的原料主要来自农村,纺织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将促进祖国内地与澳门的经济合作,也将有利于把江苏与澳门的经济合作向前推进一步。江苏与澳门经济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机遇澳门虽然是一个微型经济体,并且在地理上和江苏距离也较远,但苏澳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合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密切的。澳门是江苏重要的贸易伙伴,特别是江苏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90年代以来,江苏与澳门的贸易,大多数年份在1000多万美元到3000多万美元之间。江苏对澳门的出口一般每年在1000万美元以上,最高时能占到江苏对外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5.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长江面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桥,于1968年12月29日竣工.它是我国最大的、最复杂的、最能够代表我国桥梁工程技术水平的一座桥,是新中国建设中的一个举世瞩目的巨大工程.伟大领袖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也可以看成是对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最好评价.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桥车流量不断增加,每天都有4万到5万车次通过大桥.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已经不能单纯以经济价值来衡量:它见证了中国在当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成功建造大桥的不易,是一笔巨大的工业文化遗产;它的存在是时代的象征,是特定时期"政治符号"和现代"和谐发展观"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艾思奇研究在国外徐素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艾思奇是现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关于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革命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国外学者,特别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有浓厚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7.
江苏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来,江苏国际旅游业成绩蜚然,1998年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15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524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75%和25%,江苏国际旅游业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效益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及其对策作一...  相似文献   

8.
审美价值的民族化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核心议题和必经之路。中国近现代油画的发展历程即是母体文化认同和文化反思的历程。对此,与江苏关系密切的众多优秀油画家在绘画语言、意蕴表现以及文化价值体认等方面,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和有益的启发。研究近现代江苏油画发展,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大致脉络乃至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国民教育体系确立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是一个现代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和全国一样,当前江苏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正视和超越江苏国民教育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由"比较完善"发展为"更加完善"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江苏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对江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一) 治水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願望中国人民在治水方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我国的水利工业就开始发展起来了。聞名中外的四川都江堰灌溉工程就是秦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当时它就已經能灌溉土地三百多万亩。更早些在四千多年前还行“大禹”九年治平全国洪水的傳說;此外,如秦朝以前的郑国渠,以后在甘肃修的秦渠、汉渠、唐徕渠以及沟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民水利史上的不朽业迹,至今还在放射着它的光辉。但是,由于过去反动政府的統治,科学技术的落后,祖国丰富的水利资源长期以来并沒有得到充分开发,相反地它給人民带来了許灾难。根据历史記載: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2142年间,我国較大的水灾和旱灾就发生了2091次,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经8年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包括江苏在内的广大收复区长期倍受摧残的民族工业,获得了恢复和发展的良好机遇。一、对敌伪工矿企业的接收为了开展收...  相似文献   

12.
拙作《试析‘黄金时代’的江苏棉纺工业》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及其结束后几年间江苏棉纺工业的发展状况。那末,“黄金时代”江苏面粉工业的发展状况怎样?本文就我所看到的零星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与江苏近代工业的兴起唐文起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为了推动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究,全面探讨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和地位,吸取其历史经验教训,于1997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了“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本人对张之洞的...  相似文献   

14.
一2 0世纪 2 0年代 ,在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和当时佛教界代表人物之一的太虚法师之间 ,曾经发生过一场思想争辩。这场争辩在当时的思想界尤其是佛教思想界 ,曾经是一个引起过激烈反响的重要事件 ,在近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及地位。争辩盖因梁氏在其所著《  相似文献   

15.
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过去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多注重理想,少涉及灾害。然而理想总是遥远的,灾害却是现实的。迄今为止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难免遭受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不能制止,也无法消除,只能减轻、减少。如今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备受灾害劫掠的世界,现代每30个人中就有1个人遭灾。近30年来,全世界发生的灾害造成了至少300万人死亡,平均每年经济损失4400亿美元。科学资料表明,在世纪之交,全球气候将出现近百年来少有的异常,世界将面临一个灾害频繁期。这种以全球异常变化为背景的灾害,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难以幸免的。而现代社…  相似文献   

16.
问:何谓中国现代伦理学? 答:所谓中国现代伦理学,首先是基于对"工业-市场-信息"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对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一种伦理反思.它是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逻辑表达,也必然包含着作为主体的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情感、意志和对价值与善的追求. 问:发展中国现代伦理学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伦理道德文化遗产.怎么理解"批判地继承"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老上海是当时中国的工商业中心,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号称"东方巴黎"。1843年上海开埠,西方资本的进入使上海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洋车、洋房、洋火等"洋"物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娱乐形式深入到国民生活各个部分,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摩登"文化慢慢地把这个城市变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一个联络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文化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老品牌的形象也慢慢地"摩登"化,纵观上海老品牌的形象发展也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单元到多元的不断变化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中国即将走过她50年的不平凡历程。从1949年至1999年的50年间,尽管中国在前进道路上发生过一些波折,但整个地说,仍无愧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可歌可泣的50年。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保持了世界第一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就某种意义说,江苏省的50年,也就是共和国50年的一个缩影。这里,拟对江苏经济50年的发展作一简要回顾,并看看能从中受到些什么启示。一、辉煌的成…  相似文献   

19.
《人间词话》的文学观念也是美学观念,具备了美学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而且话语前卫又体系新异,这受当时中国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影响,也与当时海派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以及能动地选择性地吸收和消化西方文化有关。学贯中西的王国维得风气之先,以《人间词话》横空出世,令人耳目一新,其新就新在富于创造性上。可以说,王国维化传统文论为现代美学,正是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开现代美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演至本世纪初,变化动荡乃是亘古未有。而经宋、元、明数朝而来的中国佛教,已是衰微不振,远远落后于不断前进的社会与时代。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佛教如果在救世济人方面重显其大机大用,更求在当时世界文化学术上重建其优越地位,这就不得不随缘顺变,转换传统,重建秩序。因此,将近两千年来中国佛教的古老传统,在变动急剧的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基本完成了自身富有时代特征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