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吴云贵1939年6月出生于辽宁抚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项目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等职。吴云贵先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现状、历史、思想研究,尤为重视当代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法学研究。代表性专著有《伊斯兰教法概略》《当代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法》《近代伊斯兰运动》《近当代伊斯兰宗教思想家评传》等;另有多部合著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学者伊斯兰教研究历程座谈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副所长金泽,长年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金宜久、吴云贵、李兴华、周燮藩、冯今源、王俊荣、沙秋真等在京资深学者,伊斯兰教研究室在职研究人员和学生等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的八大趋势●吴云贵纵观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甚为活跃的伊斯兰教分外惹人注目,同佛教、基督教相比,形成鲜明对照,构成巨大反差。同相对平稳的60年代、70年代相比,自80年代以来,伊斯兰教步入新的活跃时期,以八大趋势尤为突出:1.政教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4.
2018年9月15日、10月10日,本刊编辑部对长期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进行了两次学术采访。这里发表的访谈录,内容广泛丰富,表达了一位资深宗教学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及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文明的系统思想观点和见解。本刊编辑部热切希望,这篇访谈录的发表能够进一步促进与深化我国伊斯兰教界与学术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沟通,在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5.
评《伊斯兰教简明辞典》《伊斯兰教简明辞典》,郑勉之主编,591千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责任编辑:府建明。郑勉之先生主编、安士伟阿訇审订的《伊斯兰教简明辞典》,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二介绍伊斯兰教知识为主旨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正金宜久,1933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得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证书。金宜久先生著述宏富,专著与主编著作近20部,论文近百篇,著述涵盖伊斯兰教诸多分支学科,重点研究领域为伊斯兰教历史、伊斯兰教与政治、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等。主要代表性著作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史》《当代伊斯兰问题》《中国伊斯兰探秘》《王岱舆思想研究》等。金宜久先生是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研究伊斯兰教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便开始形成有关伊斯兰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建设宗教学学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吴云贵、周燮藩等前辈学人奠定了现代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学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林研究员的新书《伊斯兰文明:源起阿拉伯半岛》(以下简称《伊斯兰文明》)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学人开创的学术传统,兼顾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兼顾知识传承和问题启发,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回应新的时代问题过程中充实了中国伊斯兰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研究伊斯兰与国际政治的知名学者金宜久、吴云贵撰写的题为《伊斯兰与国际热点》的大书。该书集中了作者往昔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又扩大了以往研究的领域,以更开阔的视野观察新近发生的种种事件,提出许多新的见解,这是我国学术界在伊斯兰——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新成果。本书信息量之大,现实性之强,立论之深邃,逻辑之严密,为同类著作所仅见。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之一,至今在我国流传也有千余年的历史。2000年,我国学者撰写了伊斯兰教的研究著作一共有16本。这些著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当前国际伊斯兰教思潮的研究,另一类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对当前国际伊斯兰教思潮的研究,是吴云贵、周燮藩著《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93页)和刘靖华、东方晓著《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1,329页)两本。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对世界政治产生过深刻…  相似文献   

11.
正明清汉文伊斯兰教译著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更是汗牛充栋。那么,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者及其著作有哪些?在什么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题是什么?思想和特点又是什么?以上问题可以在马景副研究员著《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研究》中一一找到答案。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作者通过收集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文献资料,对其予以客观分析解读,以宽广的视  相似文献   

12.
新书评介     
新书评介本刊讯近年来,各地又陆续出版了一些介绍伊斯兰教知识和教习阿拉伯语文、语法的书籍,这对传授伊斯兰教基本知识和阿拉伯语文、语法知识都很有裨益。现就以下几种书籍作一简要评介。《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  相似文献   

13.
正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出与学理讨论问:近年来,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成为宗教领域的主流话语。我们注意到,从20世纪80年代,您就提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一命题与今天所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内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金宜久:在上世纪30年代,白寿彝先生已经提及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1981年,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上,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编著的《历史与现实中的伊斯兰》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出版。本书系作者自选出版的一部论文集。收入文章33篇,约占作者已发表文章的一半,分为“传统篇”、“思潮篇”、“复兴篇”、“宗教与政治”、“附篇”几部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版了几部涉及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的学术著作 ,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这一被人们关注的问题 ,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 ,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几部著作中 ,吴云贵、周燮藩两位学者撰写的 ,并于今年 1月出版的《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一书最为引人注目。该书内容丰富 ,增加了许多新资料 ,结构比较严谨和合理 ,系统性较强 ,分析透彻 ,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 ,并有许多难得的创新之见。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深受启发 ,堪称是一部力作。该书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是 ,其努力寻找并真正做到了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6.
<正>学者档案金宜久JIN YIJIU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阿拉伯哲学、伊斯兰教研究。代表著作《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中国伊斯兰探秘:刘智研究》《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当代伊斯兰问题》《王岱舆思想研究》《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苏菲主义在中国》,主编《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教概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辞典》《十叶派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17.
怎样认识和看待“伊斯兰威胁论”吴云贵纵观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甚为活跃的伊斯兰教十分引人注目,同其它两大宗教佛教、基督教相比,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从宗教自身寻找原因,而应当从伊斯兰教在世界许多地区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加以解释。从全球范围看,伊斯...  相似文献   

18.
试论伊斯兰教的“知行合一”观从恩霖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制度、文化体系和生存哲学。因此,伊斯兰教既为穆斯林规定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规定了对物质生活所应持的态度。这是伊斯兰教区别于其它宗教信仰的特征之一。同时伊斯...  相似文献   

19.
<正>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今天研究和实践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顺应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伊斯兰教继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愿望。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研究伊斯兰教基本原理,适应中国穆斯林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发展道路,由此将会赋予中国伊斯兰教更强大的生命力。要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的时代性,穆斯林信仰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在唐初开始传入中国。学术界较为一致 的观点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唐永徽二年(651年)由大食使节传入中国,如此算来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50年的历史。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典籍中对伊斯兰教有不同称法,唐宋时期称大食法,元代称回回法,明清时期称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民国时期称回教,解放以后通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随阿拉伯中亚穆斯林入华而传入我国,并不断发展壮大。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随贡使、使节传入。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