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进化论陈卫平从戊戍前后到“五四”前后,进化论一直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潮。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进化论,以往的论著都陈述了如下两个事实,即进化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武器和进化论在这时期为其它的“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所取代,然而却很少解释这两个事实间的矛盾:声势浩大、气势锋锐的进化论为何会很快地被其它思潮所取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拟作如下考察:考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进化论和此前的进化论有何联系、区别,从而论证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的巅峰和落退相交织的尾声;考…  相似文献   

2.
《江淮月刊》今年第一期发表郭月争《批判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武汉大学学报》今年第一期发表陈修斋《批判实用主义者詹姆士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反动理论》。这两篇文章对资产阶级哲学中最反动的流派都作了批判。郭月争的文章强调指出,庸俗进化论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中最反动的一种哲学,它是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我谈谈三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一问题的背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开始启动现代化的进程。在思想界,介绍传播西方思想与哲学成为时尚,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而是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然后是追本溯源,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经典,在中国都得到介绍与研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科学界一些著名科学家参与的、所谓的“科学与宗教运动”。其主要讨论的还是在宇宙学和生物学问题引发的有关进化论与神创论问题.进而又引发了更广泛的科学与宗教关系讨论:特别是当神创论的新变种——“智能设计论”提出后.在美国媒体推波助澜下。引发学界和公众中对此问题更加关注。该书的第二部分“‘智能设计论’亦即神创论对抗进化论”,有5位作者评论了“智能设计论”(新版神创论)对抗进化论问题。分析了“智能设计论”对进化论的疑问与挑战,其流行的现状及其在公众、社会和国家政治层面上的影响.阐述了“科学与宗教运动”带给公众什么样的思考。本文对此进行作者主要观点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作者(R.W.Sellars,1880年一)是批判实在论代表之一,美国密支根大学教授,《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的编委,著有《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书。本文原载《哲学与现象学研究》1965年3月号,译时作了删节。作者说他主张“进化的唯物主义”,“拥护渐进论”,“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作者认为,英美经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斗争中的三个主要竞争者。他反对各派哲学之间的斗争,要人们放弃对自己哲学的信仰,彼此“相互滋养”,并且要减少“哲学上的文化隔阂”,创立和追求一种既不属于这三派哲学但又把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的哲学。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时,他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颇感兴趣。他一方面诽谤和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唯物主义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混合”,是按照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思考问题,并且“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另方面企图模糊、取消辩证法同庸俗进化论的界线,辩证唯物主义同存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界线,寻求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甚至胡说什么“列宁寻求建立一种实在论”。作者说,存在主义在欧洲已成了流行品,它“作为第三哲学势力起作用”。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着重点就是人的状况问题。作者把萨特尔当作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他对于研究这三派哲学“最有用”。他说萨特尔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然而,他却无意中给萨特尔帮了倒忙,道破了萨特尔伪装赞成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认为他既想避开唯物主义又想避开唯心主义,力求用妥协的办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色勒士的观点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竭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时,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彼此调和、互相融合,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青春”当然一直是一个美好的词汇,但它作为青春时期的指称而浮出历史的水面并受到普遍关注和尊崇,却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的事情。近代中国人对青春的发现,与“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不是严复于1897年在《国闻汇编》上连载《天演论》, 首次向中国人译介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传播“进化论”思想,恐怕中国人还得过很长一段“尊老爱幼”的生活,“青春”仍然要被继续湮没在黑暗之中。而“进化论”思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风云一时的革命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的一生经历是复杂而曲折的,其哲学思想曾发生过许多变化,前期和后期的观点尤其有着性质的区别。 1896年,章太炎走出诂经精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拥护西方近代科学,宣传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直到1903年5月,他在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时候,还高呼“竞争”、“公理”、“进化”的口号,表现了蓬勃上进的革命精神。斗转星移,三年过去了,1906年6月,当他从与世隔绝的上海西牢来到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东京中国留学生和革命者中间的时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报》6月2日刊登文章《重提80年前的“猴子审判”》说,2005年5月,关于“神创论”、“智能设计论”与“进化论”的争论又达到一个高峰。5月5日,美国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针对该州学校应该如何教授进化论进行了听证会,会议于5月13日结束。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提出:达尔文的进化论能否作为一个真理出现在学校的科学课本中?是不是应该在课本和参考书中为“平衡”起见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吸取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进化论哲学思想,即宇宙进化论、生物进化论和历史进化论。他的进化论哲学思想超越了西方进化论,将进化论运用到历史和认知领域,提出了“突驾说”和进化认识论,因此孙中山的进化论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去年,石国强在《南京师院学报》第1期上撰文,对“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一传统看法提出质疑。之后,《山东师大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杂志相继发表文章,对此进行探讨。讨论中分歧较大的是两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年代界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有无自然科学基础?如有,是否包括三大发现在内。这一讨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争论是紧密联系的,开展这一讨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内容丰富,思想驳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道家的否定人类社会文明和儒家的称颂尧舜、讴歌“三代”的退化历史观;二是以“五德终始”说和“一治一乱”说为代表的循环历史观;三是主张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交易进化历史观,其中,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是儒家的颂扬“三代”的退化史观和“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到了近代,由于社会历史发生了大变动,又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影响,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便转变为近代历史进化论。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近代历史进化论取代传统的变易史观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其中有批判,也有继承。  相似文献   

12.
四、南斯拉夫哲学界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反映和实践问题“实践派”哲学家认为反映论是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论,是“消极主义”,是“一种百依百顺地维护现状的理论”。反映论这个命题是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生物这个概念根本不相容的(G·彼得洛维奇)。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列宁的反映论必须作为“机械论的直观的唯物主义”(G·彼得洛维奇)加以抛弃。反映论有六个危险性:“机械主义、消极主义、反本体论主义、柏拉图主义、保守主义和静止性”(H·弗赫特)。  相似文献   

13.
西方教会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的新动向●段琦自80年代以来,西方教会再度就创世论与进化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近年来,两个动向引起世人的关注:一是1996年10月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正式承认进化论;二是新创世论派和“智慧设计论派”向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是李大钊"调和的进化论"及"调和之美"等思想,为辩证分析气论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后,张岱年、冯契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推进气论传统的现代化。目前,全面深入推进气论传统及其宇宙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研究,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5.
去年,关于“智慧设计论”是科学还是宗教的论争,甚至诉诸美国法庭。最近,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论,又迅速成由美国燃烧到了世界。2月21日,一份有514名科学家联合签署的声明,再次引发轩然大波,并以“500科学家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报道传遍全球。由于达尔文进化论一方面关乎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关乎无神论与有神论的论争,因此不得不引起笔者的关注。关于“500科学家联名质疑达尔文进化论”“我们质疑达尔文宣称的生物随机变异能力和自然选择论来解释复杂的生命。谨慎的检验达尔文理论证据的行动应该被鼓励”。这是《世界网络日报》在今年2月21日…  相似文献   

16.
关于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过不少论述。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集中说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未能充分阐述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葛兰西则不同。他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主要活动于本世纪初三十五年世界政治大动荡的年代,经历了西欧社会主义革命的挫折和失败,对伯恩斯坦、考茨基等用“进化论”、“宿命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崇拜自发的群众斗争的教  相似文献   

17.
分子进化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21)柏华一、传统进化论研究的局限性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杰作,他首次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物种进化,认为通过变异的产生和生存的选择,使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往往认同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如出一辙:二人都赞同“俄式社会主义”———通过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而实现社会主义。这种认识具有表层的合理性。然而,从深层推究,“俄式社会主义”终不过是实现马克思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而在价值理性方面,即在经由革命而建构的社会主义模式上,陈独秀与李大钊的见解迥异。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属“西体中用”派。其世界观认为,优胜劣败的“进化论”是宇宙运演的普遍规律。用这种观点审度近代中西文明,双方乃是落后与先进两种性质截然对立并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近代中国哲学历史观的演进与变革,从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的进化史观,再到陈独秀、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是一个梯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进化论。中国近代的进化论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反帝反封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则实现了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吴友军 《哲学动态》2006,2(6):47-51
回顾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是以社会历史辩证法的反思方式,质疑和批判了庸俗“经济唯物主义”,从而引领了一大批蔑视第二国际教条主义传统的西方左派知识分子,走向反思的马克思主义。而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出具了革命方案,其反思方式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的,其解决方式是社会历史分析方法的;前者是人本主义倾向的,后者是科学化的。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存在着根本的理论困境,即对问题的反思方式和解决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困境也大体奠定了卢卡奇本人理论发展以及继后的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