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目的记忆在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知识的掌握,语言的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以至个性的形成,都与记忆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关于幼儿记忆的研究,主要限于有意与无意识记,机械与意义识记,形象与语词记忆等方面,很少从不同感觉道输入信息来进行比较。有的实验虽然涉及到不同感觉道的记忆,但被试者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如斯梅德利(Smedley(和三岛:横尾等人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记忆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关于幼儿不同感觉道记忆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各个感觉道输入信息来全面测查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动觉和触摸觉的记忆水平,了解其发展规律及特点。以便为幼儿记忆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是整个实验的第一部分,即幼儿视感觉道记忆和听感觉道记忆及其比较。  相似文献   

2.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在 3 80名大学生中作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并考察了性别和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 ,认为男性更坚强能干 ,女性更被动顺从 ,且这一印象不因性别和性别角色而改变。但男女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角色被试之间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差异。总体而言 ,性别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比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3.
钟毅平  陈梦稀 《心理科学》1997,20(6):530-535
本文以社会认知为出发点,考察印象形成记忆和认知表征;采用具体行为描述作为刺激材料,通过三个实验,160名被试,系统考察了印象形成中行为信息加工的方式。结果表明:(1)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对行为信息进行精致加工编码,行为信息与品质相关,但它们是独立存贮在记忆中;(2)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技术是区别精致加工和组织加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道德记忆是人类运用其记忆能力,对其自身的道德生活经历进行记忆刻写而形成的一种记忆形式。道德记忆的价值维度,不仅在于它让我们记住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道德生活经历,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建构人类道德生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人类道德生活是由道德规范的强大生命力、道德文化传统、人类承担道德责任的事实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的道德记忆状况。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刻写道德记忆本身也是一种道德责任要求。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严肃、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过去。  相似文献   

5.
道德记忆是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是儒家慧命赓续的伦理传统得以延续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仅使得儒家伦理精神不断历经传承、发展、演绎而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理论形态,更使得儒家伦理以文化心理的社会形式引导着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化是儒家伦理传统的道德记忆方式,儒家以道德教化来守护角色记忆与定位道德责任、塑造榜样记忆与开展教化示范,并通过实践道德记忆达到知行合一。珍惜儒家道德记忆、传承发展儒家优秀伦理传统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话题。道德记忆是一个立意高远、形象生动、涉面甚广、兼具理论与现实关怀的创造性学术范畴,它不仅为我们考察儒家伦理传统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对于我们当今如何开展伦理学研究也带来了深刻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习的主流观点认为学习主要发生在编码阶段,记忆提取本身并不产生和促进学习。但最近多项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提取更能促进学习内容的长时保持。本文首先对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实验证据做简要梳理;之后重点介绍关于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多种解释机制,主要包括:侧重于从理论机制层面解释的记忆失用新理论,强调内在精细机制的精细提取假设,以及解释保持间隔(长、短)与学习方式(重复学习、学习-测试)交互作用的基于分布的二分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记忆提取作用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强调应从多角度揭示记忆提取练习促进学习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更强烈;2.同一种情绪,男性与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的内容;3.男女在情绪反应上也存在差异。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不同的期待,因而也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按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现场中的信息缺失会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这对证人证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以往对之却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信息缺失范式,采用视频录像材料,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间隔时间和记忆负荷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隔时间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但信心水平却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记忆负荷高低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却影响了错误记忆,在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降低记忆负荷可以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3)信息性质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的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均高于关键信息缺失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记忆在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知识的掌握,语言的学习,技巧的培养,以至个性的形成,都与记忆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关于幼儿记忆的研究,主要限于有意与无意识记,机械与意义识记,形象与语词记忆等方面,很少从不同感觉道输入信息来进行比较。有的实验虽然涉及到不同感觉道的记忆,但被试者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如斯梅德利(Smedley)和三岛、横尾等人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记忆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关于幼儿不同感觉道记忆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各个感觉道输入信息来全面测查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动觉和触摸党的记忆水平,了解其发展规律及特点,以便为幼儿记忆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57-62
记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人类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记忆。记忆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记忆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因此,记忆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897年,德国哲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首先开始了对人类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论著《论记忆》(On Memory)。如果说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是记忆过程,那么,发展心理学最关心的是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人类记忆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广义的发展包括记忆的种族发展和记忆的个体发展。狭义的是指个体记忆的发展。下面主要是讲个体的发展)。尽管人们对此已作过数量可观的研究,但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理论能解释人类记忆的发展,对于人类记忆的奥秘,目前仍然处于探索之中。本文想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关记忆发展的研究和观点,从而使大家了解到目前发展心理学界对儿童记忆发展的认识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对记忆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从艾宾浩斯开拓人类记忆的科学研究以来,记忆一直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受到极大的重视。早期的记忆研究把注意集中在记忆的材料、保持、复习与遗忘等等方面。随着对记忆的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记忆组织、记忆策略和记忆监控等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对记忆组织的研究作一简略介绍。这也是近三十年来受到心理学家们极大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什么是记忆组织,对此心理学家们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心理学家E.Tulving 和G.Mandler 的观点。E.Tulving 指出,当词表中各个项目的输出顺序受项目间的语义关系或语音关系的支配时,或者由被试对实验前或  相似文献   

12.
王静  薛成波  刘强 《心理学报》2018,50(2):176-185
客体理论认为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单位是客体, 人类能够把组成物体的所有特征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记忆, 不管这些特征是来自不同维度还是同一维度。然而同一维度多个特征可以被整合成客体记忆的结果只被少数研究证实, 大量研究发现同一维度的多个特征不能被整合记忆, 这形成了弱客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解决两大理论之间的争议, 本研究主要探究同维度特征能否被整合记忆。通过分析以往研究, 我们认为实验范式和物体意义两个因素可能是导致之前大部分研究没有发现维度内特征能够被整合记忆的原因。因此, 实验1采用回忆报告范式替代以往研究经常使用的变化觉察范式, 结果发现, 同一维度的多个特征难以被整合记忆。实验2以记忆无意义物体的特征为基线, 探究在记忆有意义物体的特征时是否可能将多个特征进行整合记忆。结果发现, 对于有意义物体的特征的记忆成绩并没有显著好于记忆无意义物体特征的成绩, 说明即使采用具有较强整合线索的有意义物体作为载体, 同一维度多个特征也难以被整合记忆。两个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弱客体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印象形成过程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最近随着神经科学的兴起和脑成像技术的成熟,研究者开始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的印象形成过程.印象形成主要基于三种信息,即面孔知觉,直接互动和二手信息.就面孔而言,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更为快速和准确,其中杏仁核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照,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二手信息和直接互动的印象形成,它们更多涉及深思熟虑的任务,激活内侧前额皮层和颞上沟后端.印象形成的神经机制,线索之间的关系、印象形成的影响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将会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性别刻板印象是在继种族刻板印象之后,逐渐受到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量法来探讨大学生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采用3×2×2的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和外显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出现了实验分离现象。三个不同的内隐测量组的被试均不同程度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科时能力相当,学习理科方面则男性明显优于女性。但在外显测试中被试们却认为两者在学习文理科时无差异。结论:内隐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更倾向于一种自动化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而外显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趋向于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是一种“自下而上”、“三思而答”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英语句式对中国高中生被试记忆的影响,并与汉语句式对美国中学生记忆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喻柏林)相比较。结果表明:1.在间接测量法F,三类句式在STM 中无显著差异,直接测量法F,疑问句成绩略优于被动句。这与汉语句式的结果不相一致,2.在LTM 中,与汉语句式的结果一致,即陈述句成绩优于被动句,显示了本族语对学习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DGAVP易化记忆巩固过程与脑内蛋白质合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脱甘氨酰胺精氨酸加压素(DGAVP)易化记忆巩固过程的作用,证明DGAVP能够防止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茴香霉素(ANI)对记忆的破坏作用,并从突触体水平上探讨了DGAVP的作用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1)在复杂迷宫趋食反应中,DGAVP能够增强小鼠对觅食路径的记忆。(2)ANI破坏小鼠的记忆,而预先给予DGAVP则能防止ANI的破坏作用;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中ANI和DGAVP的作用与迷宫实验的结果一致。(3)ANI抑制究触体对蛋白质合成前体亮氨酸的摄取,作用非常显著。DGAVP能够改善ANI的抑制效应,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结果提示DGAVP的作用机制与蛋白质合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记忆障碍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发展的一些常见记忆障碍测量标准工具及其它方法,认为这些工具或方法的形成依据于当时流行的记忆理论,但目前流行的记忆理论都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不能正确刻划人类记忆现象、阐述记忆机制,导致这些工具或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提出记忆研究或遗忘症研究都迫切需要加强对新的测量方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在公开和匿名条件下期望印象和印象标签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1)期望印象会影响建议采纳,在公开情境中,当个体期望形成温暖的印象时,会更多采纳建议;当个体期望形成能力印象时,建议采纳程度更低。(2) 印象标签会影响建议采纳,在公开情境中,当个体期望维持原有的温暖印象时,会更多采纳建议;个体期望维持原有的能力印象时,建议采纳程度更低。本研究证明建议采纳过程中存在印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杨  匡培梓 《心理科学》1997,20(3):202-205
以2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被动回避学习模型,以不透明胶纸封贴一侧眼的方法,研究2日龄雏鸡单侧眼视剥夺2小时后对视觉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与双眼学习条件下的记忆情况进行比较;试图探讨雏鸡在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左、右半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剥夺一侧眼(无论左或右)2小时后对雏鸡的短时记忆无影响,明显干扰雏鸡的中期和长时记忆,特别是剥夺左眼干扰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8,31(1):35-39
本研究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IAT方法能检测到大学生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擅长数学"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IAT所测量到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有性别差异,所测得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没有专业差异; IAT与SEB所测得的结果不相同,IAT和SEB测得的是被试记忆中复杂网络联结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