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由伽达默尔实践智的分析指出,实践智的诠释活动是道德生命的成长,由于前者的目的是知识的获得,后者是德性的挺立,因此,伽达默尔诠释学重回苏格拉底的名言:知识即德性.虽然实践智要理解道德概念,但它不是要把握它的逻辑内容,由此仅能增加心灵里的观念.根据伽达默尔,理解是人的存有活动,当理解完成,人的存有模式随之改变,亦即他的生命得以更新.再者,从实践智的应用概念,当道德概念应用在诠释者的处境时,道德概念给出更卓越的真理,否定他的前见,提升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生命.再从视域融合而言,实践智改变诠释者视域的局限性,让他获得更理想的道德视域,也让他得到更深入和丰富的道德生命.因此,就实践智而言,诠释活动就是道德生命的成长.最后本文反对由体验来理解道德概念,也反对由行为实践来说明道德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贡华南 《学海》2002,(2):42-47
近代以来 ,重建中国哲学的努力始终关涉着哲学方法论的探讨。牟宗三的智的直觉理论无疑是这种努力的自觉表现。同大多数的哲学家一样 ,牟宗三对此问题的追问一直以西方哲学为其参照者与对话者。具体说来 ,智的直觉概念的提出乃是基于康德的这样一个问题 :即理性存在者只具有直观现象界的能力 ,而没有直观本体界的能力。因此 ,我们对本体界一无所知。牟宗三则认为 ,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不仅具有智的直觉 ,而且形上问题就是以智的直觉为基础而建立的 ;否定智的直觉 ,“不但全部中国哲学不可能 ,即康德本人所讲的全部道德哲学亦全成空话”① 。关…  相似文献   

3.
张德琇 《心理学报》1983,16(1):21-30
创造性思惟潜能测验的作用,在于探测儿童创造性思惟潜在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本测验曾对城乡二小学224名儿童进行初测、复测与口试,在量与质方面均表明测验效度颇高;并发现几个优秀儿童,思惟潜能较强,对问题反应灵敏、独出心裁,富有创造性。其道德判断亦较公平合理。对这样品学兼优的儿童,拟继续研究其发展的倾向,俾可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培植人才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4.
智力、潜能与非智力因素——智力结构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智力是一种整体的潜能(alobal capa-city)。所谓整体,意指它由性质不同而非完全独立的各种基本要素或能力组成。从机能上看,它不是这些要素或能力的简单总和,而是随着这些能力的数量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不同而形成个别差异。因此,智力具有整体性或称完形性(con-figuration)。所谓潜能,意指潜在能量,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倾向性,作为预测个体的智力发展的方向(特点和水平)。通过一般智力测验或能力倾向测验,预测被试的潜在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  相似文献   

5.
学界常把天台智顗的思想误判为"真常唯心系".本文认为,智顗主张"如来藏即实相""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在思想上依据<法华经>的实相论,提出"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建立"唯心但不真常"的圆教体系,把印度如来藏系经典判为别教.在经典依据上,智顗主要继承<涅槃经>的解释,如来藏最终开显为"三德秘密藏".  相似文献   

6.
孔子视为至德的"中庸",首先是一种实践智慧、成事之德,同时又天然地具有道德内涵、是成仁之德。就其追求"恰当"而言,"中庸"体现的是理性原则,是结合了智与仁的实践理性。作为理性原则的中庸,一方面表现为对欲望、激情和偏私的控制,即"克己";另一方面表现为随时间而定的能力,即在具体条件下对度的掌握和该不该的道德抉择,也即"权"。但此实践理性不是人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极高明"("致知")获得的。然而任何时代的"极高明"皆有其局限甚或偏荡,"道中庸"遂亦有其流弊。欲解决儒家"道中庸"的流弊,须反省儒家"极高明"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就动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种习得的、与特定情景有关的正向或负向的期望.成就动机的强弱能使人面临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对其潜在的能力与知识经验的发挥、应用产生不同的作用.成就动机的测量对于深入了解被试的个性、需要、期望和对事情成败的认识态度,以及可能产生的行为后果;对培养、训练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在教育中对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的巨大能力——潜能。这种潜能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潜在财富。那么,你了解你的潜能有多大吗?早期,有学者认为:一个正常人仅能运用自身潜能的50%。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个普通人其实只运用了自身潜能的10%。而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研究则认为:每个正常人所用的自身潜能,不会超过6%。而今,比较权威的一致看法是: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能的  相似文献   

9.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逐渐为广大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所重视,开展亦日渐普及.首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学习产生认识;并借鉴历史经验,少走弯路提高起点;再到实践中验证认识,逐渐发现问题不断改善进步.这一历程印证了在哲学认识论领域常说的&quot;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quot;这一规律,临床镇痛镇静治疗的现实与重症医学治病救命的理想逐渐趋近.  相似文献   

10.
现存《续藏经》中保存的“扬州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和“青丘沙门见登之补”《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是研究《起信论》在中日韩佛教流传形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考察《同异略集》的“序”、“后记”以及著作形态,确定为日本奈良东大寺华严宗僧人智憬的作品.其次,对《一心二门大意》和《同异略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语句和叙述口气皆一致;而且,前者依华严思想诠释《起信论》,亦符合智憬的学术背景,故亦为智憬的作品.“智憬”的音读与“智恺”相似,所以智憬可能自己伪托为智恺,亦可能后来抄写的错误.最后,本文指出日本和韩国佛教的“伪托”现象,亦可能是二国佛教的“边地情结”所导致.  相似文献   

11.
李忠忱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77-83
本文是通过教育心理实验,探讨1—2岁儿童在早期教育条件下,认识颜色的潜在能力和心理依据;探讨儿童早期认识颜色在其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色觉的良好发展是认识颜色的前提,第二信号系统初始形成、理解颜色名称的概括性是认识颜色的第一步;而把颜色特征与其相匹配的名称准确、巩固地联系起来则是认识颜色的关键。在特定的早期教育中,儿童在13个月时能认识各种基本色和黑白色,24个月时能认识16种颜色,儿童早期认识了颜色,提高了感知水平;促进了视觉表象的发展;因而加速了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珀 《美与时代》2007,(1):107-108
21世纪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世纪.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儿童钢琴教育,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而且还有利于儿童的各种潜能的开发.在这里我根据平时实践积累的一些心得体会,来探讨一下在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们将如何对他们进行想象潜能、记忆潜能、情感潜能、创造潜能等各种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成人”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从孔子到王夫之,都对此发表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孔子提出“成人”不仅有智慧和勇气,而且还应有多方面的才能,触及知性潜能、德性力量的开发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但语焉不详。荀子是儒家中为数不多的重智论者,强调真善统一而归宿于真,并强调道德实践与情感薰陶,理想人格是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柳宗元偏重于论述师友的帮助和文以明道在造就理想人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夫之则指出,理想人格的培养是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实现的,“成身”与“成性”相统一。儒家的“成人之道”的精华,对于今天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作为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拥有娴熟的技术、技巧,而且要对艺术的规律、规则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觉地运用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成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和生活;所有艺术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创造原来没有的形式,所以形式是艺术的基础.从宏观上考虑,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自觉养成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与他们建康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儿童本身心理(特别是情绪)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制约.而认识能力、以及态度、信念又对心理(特别是情绪)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Ajzen和Fishbein(1980)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儿童认智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指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转识成智     
《佛教文化》2007,(3):124-125
佛教的“转识成智”,是一种通权达变、灵活变通的智慧思想。比如从人生的“苦”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予以承担,并且从中解脱出来,转苦得乐。现代成功心理学的“挫折、失败正是成功的机遇”;“贫穷是发愤图强的催化剂”;把学习的艰苦和压力当作磨炼心志的甘露,开发学习潜能等。这就是转识成智。佛教的“转识成智”,与现代心理学的转视法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感情和意志间的关系本节之前,专门就关于如何认识对象亦即外界对象之图象及其规律性是怎样被反映的,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当时,对认识之起源、认识发展之推动力和获得认识之目的,进而就作为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实践问题等,都一一作了论证。就唯物论而言,生活、实践的观点乃是认识论之唯一基础。人类总是处在外界现实即自然的和社会的包围之中。而人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又必然会产生意欲变革这种外界现实的愿望与要求。对于这种愿望,以及对于同实现该愿望有密切关系的现实的认识,虽然已经很明确了,然而这种认识,仍常常以愉快、不快、不安和愤怒等“感情”,的形式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主客体时,首先需要对自然客体的复杂层次性作深入研究.自然客体是个有机系统包括有三个层次和相应的矛盾.把它弄清楚,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自然客体的第一个层次是广义自然客体(或叫潜在自然客体)和现实自然客体.整个自然界,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以及天上和地下的宝藏,都属于自然客体,或者说是广义自然客体.不管人们对它是否认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哲学上的自然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范围、成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这一部分自然客体,即现实自然客体  相似文献   

19.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政治认识问题,亦即科学真实地描述(主要是预测)政治进程的可能性问题,今天变得极为尖锐。我国社会苦于政治家们不学无术,他们按试错法行事,从而增加了改革的社会消耗。在过渡性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变得特别迫切,因为变化之快,通常超出了人合理评价这种或那种态势的能力。因此产生大量理论方法论问题;给政策以科学保证问题,即属此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