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涛 《学海》2003,3(3):206-20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 ,338页  影视艺术研究有着很多切入角度 ,而从影视受众角度研究影视艺术 ,当然也是一个好的角度和思路 ,其研究成果肯定也会颇有新意。孙宜君先生的专著《影视艺术鉴赏学》就是从受众的角度对影视艺术鉴赏的理论问题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归纳和总结 ,初步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影视艺术鉴赏理论体系。受众 (读者 )是 2 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 ,该理论将受众 (读者 )置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传统文艺理论所关注的作品则被视为仅仅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而作家创造作…  相似文献   

2.
刘婷 《美与时代》2014,(5):113-113
一、引言 审美是只有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关于美和审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的,认为审美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观照和复现自身的一种活动,并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刘一象化”的论点。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无所不在,人的审美活动领域亦无所不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下,审美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如何增强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己成为设计者对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要想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必须凭借良好的感知,设计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进行艺术概括和提炼,人们所追求的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差异,对美的感知不仅是审美的动力,而且是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因此,设计是随着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的。《手绘大叔系列》正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之间产生。作者画笔下流露出的真情,让不少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美好。画中用平常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传达了老年人的感情世界里,也可以像曾经年轻时一样互相表达和倾诉。研究编辑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编辑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问题上,不同于“全盘西化派”,也不同于“东方文化派”,张岱年系统阐发了“综合创造”的文化主张。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明确地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文化观。“综合创造”的文化观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复古,认为在文化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把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西洋文化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进行一种创造的综合。[1]从理论上说,“综合创造”的文化观不能回避一个前提性的问题,那就是,文化的综合创造何以可能?张岱年在批判全盘西化论及东方文化派的文化主张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以美启智”的“智”,应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智力,二是指智慧。这就是说,美有启迪智力的作用,但还有更重要的启迪智慧的作用。这才是“以美启智”的本义和重点。通过审美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审美素质,使他们具有一种“内在的尺度”,即审美和创造美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能把握、按照和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观察也是一种知觉,它具有一般知觉的一切特征.但它又与一般知觉有所不同,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观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一个人如果不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那他就不可能获得大量信息和经验.由于观察力是人的智力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观察对于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我近来心里老是闷闷不乐,要求助心理医生了,”这话出于美国人口中,再平常不过了。但同是出于中国人的口里,许多人都会认为你精神不正常了,以后你就别想过平安日子了,你敢去看心理医生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的言论中 ,“自得”是一个并不罕见的命题 ,自先秦以来的典籍中多处可见“自得”的说法。虽然它并未得到学理层面的提炼与升华 ,却在思想家的理性思辨与艺术家的艺术评论及创作实践中成为创造之源。可以这样说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 ,“自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体验性和直觉思维色彩的重要命题。而且 ,“自得”在审美创造上有突出的价值。我认为 ,无论从方法论还是价值论的角度看 ,“自得”都有支撑中国美学特色的深刻意义。一、“自得”的哲学渊源从中国哲学史上看 ,“自得”思想有深远的渊源。儒家、道家、玄学…  相似文献   

8.
尽管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研究了科学创造的程序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创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使创造力和创造过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帷幕,创造力被视为极少数天才人物独有的天赋才能。直至本世纪30年代末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首创“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意译为“智力激励法”等,简称“BS”法),并于50年代发起了用“BS”法进行创造力训练的运动,50年代中后期又在犹他大学召开了全美创造力开发研讨会之后,那种认为创造力不能通过后天训练而提高的传统偏见才开始被打破,从而得到了创造力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普遍具有的才能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国际美学会议于1980年8月在南斯拉夫召开,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艺术创造”。这次会议文件卷帙浩繁、题目繁多,各国美学家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对“艺术创造”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是我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整理而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直觉”作为克罗齐美学的核心概念,构成了艺术的规定和美学的原则,被赋予了审美的本体论意义.“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是克罗齐美学的基本命题,一方面“表现”使“直觉”具有清晰的过程和确定的结果,焕发出创造的光辉,另一方面“直觉”把艺术限定在心灵的领域,在缩小了艺术的外延的同时彰显了艺术的独立.  相似文献   

11.
常蕊 《美与时代》2013,(9):47-47
非洲面具雕塑对于其本民族是具有使用价值,而对于艺术观赏者来说具备了艺术美的欣赏特性。近现代的西方艺术家赞美非洲艺术的抽象化,并且从其中吸取了很大的“艺术营养成分”。非洲艺术家身上有一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那就是他们在艺术创造中既维持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时又积极地进行艺术创造与艺术革新,这些正是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并尝试应用到艺术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12.
影视剧时代美学精神的内核,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思的主体性认同,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当下时代文化发展趋势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回应。中国影视艺术只有进入一个整体综合的新阶段,才能孕育希望,酝酿辉煌,才能在"无代"的综合中强化个性的创作,迎来一个群星璀璨、百花盛开的影视新世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抽象艺术的真义是什么,探讨了抽象、具象、意象的区别与关联,理解抽象艺术的接受系统、抽象主义与创造智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内在联系,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辩证关系等。提出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抽象感觉是人类一种早已有之且同等发达的能力,抽象艺术必须并且只能用“心”欣赏的观点。认为抽象主义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过程,并且从中国艺术中获得“灵感”,而中国艺术则对西方抽象主义做出了革命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影视艺术音乐语言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艺术音乐语言是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影视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相似文献   

15.
张岱年先生以唯物辨证法考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把文化问题纳入实践轨道,在长期的文化论争中逐渐明晰和系统化其“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发展观。“创新”的内涵就是超越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在尊重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张先生认为,要实现中国文化的新生,文化创造主体必须具有文化自觉,对文化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实践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世界哲学》2008,(4):48-60
本文旨在对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的复杂性做出尽量公允并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大部分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出现在德文文献中,几乎从未被研究。本文首次对有关资料进行合乎情理的论述。此外,本文揭示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两度鲜为人知的相遇。一次是1960年,他询问梵文中对应于“存在”、“存在者”、“揭蔽”、“遗忘”等的哲学术语。另一次则是1958年他与日本学者久松真一在弗莱堡共同主持的“艺术与恩想”论坛,其中他问及日文中关于“艺术”的词语。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在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研究时,已经不是单纯地局限于对“智力超常”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开始对影响儿童使之成为“超常”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从中导引出儿童之所以能成为“超常”的诸因素。它们包括环境、家庭、教育、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实践等等,而非智力因素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探索某类智力超常儿童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特点。我们认为,智力、非智力因素相结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提问往往并不太难回答,而智力测试提问因为有其独特的目的,所以常常让人绞尽脑汁也难以轻快作答。大凡智力测试提问其主要目的在于发话人通过提问来考察答话人的智力、知识、口才、反应能力等等。它常常暗藏机关,巧设圈套,隐蔽条件,转移视线,干扰破坏答话人的常规思维。因此,对智力测试提问一般来说就不能按照平常的思路来考虑,须改变定向思维,另辟蹊径。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准确发现“陷阱”,从而避开陷阱,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智力测试提问陷阱的设置有多种表现,其中较为常见的陷阱就是“语言陷阱”。下面展示几种常见的“语言陷阱”并揭示其奥秘。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有关智力的研究,特别是心理测量学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主要强调智力操作的产品,这就不仅忽视了探索“什么是智力”这样的问题,把智力看作个体固定不变的特性,而忽视了“智力能否训练”和“怎样训练”等问题。斯腾伯格(R、J、Sternberg)则从信息加工的探索路线出发,认为智力是适应性的、目标定向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和社会规范所决定。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良人才,除了专业技能课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将影视艺术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的结合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