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紧缩句蠡测     
关于紧缩句,语法学界众说纷云,这给语法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有人主张紧缩句是单句;有人认为是复句;有人认为既不是单句,又不是复句,而是一种特殊句型;有人认为紧缩句中既有紧缩的单句,也有紧缩的复句。我们认为要统一对紧缩句的认识,有几点必须首先统一看法。其一,对句子要坚持二分法,即句子分单句和复句。不要在单复句之外给紧缩句另立一个门户。其二,紧缩句只能属于单句或复句,不能“骑墙”,也就是说,不能既是单句,又是复句。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它又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靠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后,我们要实现党在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正在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这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国际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进行这种宣传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中国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国进入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时刻,让我们粗略地总结一下三十年来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经验,瞻望一下未来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前景,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彻底解放思想,发扬学术民主,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顺利地实现心理学自身的现代化,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分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只要讲到复句,就离不开分句。然而,到底什么是分句?迄今语法界对于分句的概念还是不明确的。这样,在复句分析中,就往往自相矛盾,而难以自圆其说。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我们先来看几部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著作关于分句的表述是怎样的。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指出;“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该书举的例子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和“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认为前者有两个分句,后者有四个分句。张静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意见与上述基本相同:“每个单句形式只是整个句子的一个半独立的分句。”该书的例子是:“我们有五百多斤茧子呢,你  相似文献   

6.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复句来表达,这不同形式的复句可相互变换。因果复句也可变换,这种变换可分为同型变换和异型变换两种。所谓同型变换,是变换前后复句类型相同,都是因果复句。因果复句有三个小类:说明式(因为……所以……),推论式(既然……就……),目的式(……以便……,……以免……)。这三小类可作同型变换。例如: (1)A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高中语文第一册《蝉》)—B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因为门还未开。 (2)A既然是红军游击队,凭暗号暗语一定可以沟通关系。(初中语文第五册《潘虎》)—B凭暗号暗语一定可以沟通关系,因为他们是红军游击队。例(1)是说明式和说明式相变换,例(2)是推  相似文献   

7.
读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载本刊1982年第3期,以下简称《新形式》),觉得邓玉冰同志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将“尚且……何况……”一类连接词联系的递进复句当作“一种新的推理形式”,笔者却不敢苟同。这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新形式》全文列举了六个递进复句的例子,我们只要分析其中、两例就可概括全部。许多老年人尚且坚持体育锻炼,何况青年人呢?  相似文献   

8.
含有“…犹…,况…”关联词语的复句(以下简作“犹况”复句)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型,这种复句形式简练、富有论证力。现在的语法学者都将“犹况”复句归入递进复句,这是无可非议的。为了表明它和“…不但…,而且…”句子的区别,也有人提出“犹况”句含有“反问语气”,这也是对的。但是如果要弄清这种复句的逻辑意义,就不能以此为满足,而必须作更细致的分析。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9.
谈谈句群     
什么是句群?组词以造句,联句以成群,句群是句子的组合;但它并不是句子的随意堆砌,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或复句),在意义上彼此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明晰中心意思的语言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请看下面两例: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说起野花,也是海岛上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一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  相似文献   

10.
谈谈紧缩句     
许多语法论著都认为“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来的,所以又称之为“紧缩复句”,一般都放到“复句”里去讲。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都是这样处理的。笔者对此有些不同的看法。我在《浅谈语法分类中的“中间环节”》(《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第二期)一文中曾经说过,在句子分类中也有“中间环节”存在。比如在单句和复句之间就有“连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化思想包括丰富的内容,充满着新时代的气息。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提高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艺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赞美人民在革命和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请王若水同志作了一次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谈当前哲学研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王若水同志一开始便说:“这两年有一个普遍的现象,认为学哲学,搞理论没有什么用,不吃香了;哲学系的学生有点灰溜溜的。可是,我倒觉得现在正是哲学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的时候。我们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哲学应当有新的发展。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包括坚持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就要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3.
选择问句是选言判断的一种表现形式。选择问句表现复合判断的特点是二者必居其一。它的语言表达形式一般是:“p呢,还是q呢?”如:“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茅盾;《春蚕》) 从语言角度看,选择问句是复句,也是一个句子,所以同单句一样,只能在句末用一个句终标点。可见逻辑思维形式同语言表达的形式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常常发现选择问句的句中使用的却是句终标点。《逻辑与语言学习》84年第一期《两种直接表达判断的问句》就是一例。作者认为“选择问句通常是可以表达选言判断的,其语言形式一般是:“p呢?还是q呢?”接着举例“是继续前进呢?还是向困难低  相似文献   

14.
汉语转折复句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句子一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picture verification task)探讨了汉语转折复句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结果表明,汉语倒装转折复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但是)B→虽然A”,命题表征中项目存在着互换的倾向,所形成的命题表征为“虽然A→但是B”。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理解汉语转折复句可能是一个按照“虽然A(事实让步)→但是B(转折)”固定方向进行系列认知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选言推理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形式。它是以一个选言判断和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结论为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的演绎推理。它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者只有否定肯定式一种推理形式,而后者却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推理形式。它的语言表述形式是多样的: 一、限选复句表达选言推理限选复句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在特定的语境中,当结论是不言面喻时,就可以用这种复句表达省略小前提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前进,社会主义实践在发展,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推向前进呢?当前我们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四十一年以前,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提出改进我们党的学风问  相似文献   

17.
句群和多重复句一样,都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组合方式也是靠语序或关联词语。但两者是不同级的语法单位,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语音停顿和语调形式看多重复句的分句间只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表示,只在句末才有较大的语音停顿;多重复句无论多么复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调查研究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前,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近两年,特别是1982年12月出版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以后,理论界不少同志,结合实际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对它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因果复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句子-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 picture verification task)探讨了汉语因果复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结果表明,汉语因果复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结果→原因"时,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中项目发生互换,其结果为"原因→结果"。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理解汉语因果复句是一个按照"原因→结果"固定方向进行系列加工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句子: 若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 (初中《语文》第五册《论鲁迅》)对这一复句如何划分层次,几位初中语文教师有不同意见,争论不休。一种意见认为,第一层次存在于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之间。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