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意识的机制) 鲁宾斯坦把意识理解为意识到的过程,这是无可非议的。所谓“意识的机制”,就是要说明“意识到”这一过程是怎样实现的。“意识到”过程的对立面是“没有意识到”,因此,这一问题涉及“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一)鲁宾斯坦认为,意识到的东西和未被意识到的东西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完全处于意识域内,后者完全处于意识域外,而只是在于意识到的强度或明晰性程度方面的不同,尤其决定于所意识到的是什么。“意识总是意识到的东西和未被意识到的东  相似文献   

2.
教养之道     
杨孔仿 《天风》2006,(21):12-13
身为父母,是否意识到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我们说的话,做的事,都将会影响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骆霞  康军 《天风》2006,(9):44-45
若要充实生活.就必须不断地在生活中学习.并且意识到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事实上,只有当生命停止时.我们的学习才停止。  相似文献   

4.
王丽君  索涛  赵国祥 《心理学报》2020,52(10):1189-1198
现有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到错误可引起错误后调整, 但是未意识到错误能否促使个体进行错误后调整尚存争议。本实验采用基于go/no-go范式的错误意识任务考察上述问题, 并根据被试对自己按键反应正误主观报告将no-go错误反应分为意识到错误和未意识到错误。行为结果发现, 意识到错误和未意识到错误后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正确击中试次(正确go试次)后正确率; 但是, 意识到错误后试次反应时显著快于正确击中后反应时, 未意识到错误后反应时显著慢于正确击中后反应时。该结果表明两类错误均优化了错误后行为表现, 但是意识到错误后被试调整速度加快, 未意识到错误后被试调整速度减慢。进而, 时频分析发现意识到错误相较于未意识到错误诱发显著更强的alpha波能量。并且, 前者在错误意识主观报告前已诱发alpha波, 后者在错误意识主观报告反应后诱发alpha波。该结果表明意识到错误一直处于持续的注意监控中, 而未意识到错误是任务引起的暂时注意控制。因此, 本实验说明错误意识影响错误后调整, 意识到错误可能采用类似主动性控制的策略调节错误后行为, 而未意识到错误可能采用类似反应性控制的策略调节错误后行为。  相似文献   

5.
你属于哪种思维类型?通过这个测验可以使你了解你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对待那些以不同方式处理问题的人虽然思维是不可见的活动,但我们可以意识到它在我们自己的心理中进行。当别人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思维的产物。我们看不到的是人们心理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运转的思维机制。比如两个人都打算买一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2)
<正>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圣经中的服侍、公益、慈善元素,通过讲台宣讲及日常牧养,悉心引导会众意识到自身的服侍使命和社会责任,逐步带动大家参与到社会服务当中。近几年,公益慈善事业在我国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教会团体也开始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于是社会服务事工开始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何为社会服务事工?其与基督教信仰有怎样的关联?除了捐款,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基层堂会该如何组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美德伦理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道德心理问题的地位日益凸显.只有恰当的道德心理设计,才能支持道德理论的规范性要求.因此,伦理学的关键在于论证足以支撑道德要求、促使行为者采取正确行动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资源.在当代美德伦理学看来,规则伦理以"义务感"为基本的道德心理,具有盲目性和单调性.对此,美德伦理学认为,应当充分意识到道德心理的多样性,意识到行为主体的个人因素的扰动作用,意识到道德心理其实与行为者的生活处境和生活追求密切相关.恰当运用各种心理资源以应对不同的道德情形,正是美德伦理学在道德心理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理解解释这个术语本身,我们得回到它的前提及其相关术语。解释的前提是理解,被理解的叫含义或意义。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解释已经意味着进入哲学,从来的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马克思语)。怎么解释呢?用语言。传统上,我们往往从意识或概念领域接近解释学问  相似文献   

9.
<正>麦克尼尔(McNeill)教授的回应涉及了几个重大的问题。首先是哲学本身的划界问题。我们学过一点现当代科学哲学就会知道,我们以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应该非常清楚。但是,这么多年的研究,让我们意识到这个界限并不明晰。如果科学都是如此,我们可以想象给哲学划界的困难。但是,"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  相似文献   

10.
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 问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意识到大学教育要和世界接轨。这要求我们要思考当前中国的哲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它的未来,也就是它的问题和改革的出路。 关于哲学教学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有,有人会说无。但更多的是人们对问题熟视无睹,虽觉得问题重重,但不知问题之所在。在此有必要将哲学教学的问题具体化和明晰化。  相似文献   

11.
圣周讲座     
圣周四--爱的日子我很高兴帮助你们明白这三日庆典的深奥意义。在这三天里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深入我们所庆祝的逾越奥迹的意义。今天是建立圣体瞻礼。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过今天这个瞻礼,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临在于那个大厅中,因为这是信德--信德使我们临在于耶稣在当初在做的这事里,亦使那天建立圣体的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线。随着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的生活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城市滨水公园应运而生。现如今,经济发展,许多人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病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滨水公园自身的许多优点,它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的紧迫性。现如今,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的项目已经启动,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将生态保护融入城市滨水公园的建设中去,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韩文藻 《天风》1997,(9):5-5
各位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今天,当我们聚集香港,我们意识到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以及全中国的人民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基督徒汇聚一堂,这显示了基督的教会的团结。  相似文献   

14.
《天风》1998,(12)
我非常高兴,能有幸参加香港圣公会成立教省和邝大主教升座典礼。 举行这一盛大典礼,使我们再一次意识到,香港圣公会、香港基督教和香港宗教界不是越来越退缩,不是越来越衰微,而是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5.
有限与无限     
正我们总是用无限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我所谓无限的眼光,是我们很少能意识到我们会死。当我们意识不到死亡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用一种无限的眼光在看自己的生活。因为意识不到死亡,我们才会欲壑难填。我们在用无限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又用有限的眼光看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环境。所谓有限的眼光,就是我们感觉不到大自然的存在。对我们而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环境无非就是  相似文献   

16.
各位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今天,当我们聚集香港,我们意识到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以及全中国的人民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基督徒汇聚一堂,这显示了基督的教会的团结。中国基督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概念还原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获得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辉煌,完全依赖于其概念的还原,但生物学概念的还原始终有其难以克服的困难。生物学概念还原的逻辑和伦理的困境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还原论纲领在生命科学中的贯彻远比物学要困难,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拒斥分析而接受整体主义的“莫须有”方法论。在医学上,诊断是理性分析的,而治疗则是实践综合的,还原论方法曾经是也仍然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强有力的实践工具,然而单一地作为应付自然挑战的  相似文献   

18.
何方耀 《法音》2019,(8):36-43
正当今天的外语学习遍地开花,成为各类学校必修课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佛教寺院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语学习运动的发源地和主要场所。如果说我们今天的外语学习热潮始于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并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世俗群体为主体的话,那么第一次外语学习活动则是以佛教寺庙为  相似文献   

19.
《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是对反腐保廉难题细致观察、深入研究、大胆探索的力作,它为系统研究反腐保廉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它至少给我们以下的启示: 一、反腐保廉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腐败利用我们体制、机制、法制中的弊端,正一步一步向我们逼近;腐败不仅击中了我们队伍里的意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意识到先验自由的实在性不能从一个思辨理性设想的理知世界获取,康德于是先肯定道德律令的存在,再以此出发去设定自由。康德直接肯定道德律的客观有效性,认为我们的理性可以直接意识到这一点,具有自明性。阿多诺指出,康德这种严格的道德命令,这种简单的绝对应当,绝不是自明的,康德的绝对的应当其实是一种压制,是对复杂的现实条件的归约。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是为他设想伦理寻求的第三条道路做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