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普通一兵雷锋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人民至今难以忘记他那忠实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立场;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精神;关心同志、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勇于克服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工作和党的建设的许多论著中,从多方面深刻地阐发了共产主义道德问题。他总结了我党多年来的思想建设经验和对革命队伍进行教育的经验,概括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几十年来,这个道德原则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教育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三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十五年来,在学习雷锋的问题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个斗争,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为无产阶级道德和剥削阶级道德的斗争。这是毫不奇怪的。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范,也是无产阶级的道德楷模。雷锋的身上,闪耀着共产主  相似文献   

4.
雷锋同志最感人的地方,是他时时处处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他最精彩的一句名言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而这一切,无不体现出人类最高尚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26页,下引此书均只注页码)这就是说,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坚持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任务,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的意义。后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报告中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共产主义思想建设保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艾思奇同志哲学思想研讨会”记略任敏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奋斗了一生,在理论宣传教育战线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于1966年3月22日逝世。为缅怀和纪念他逝世30周年,为学...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已经 40年了 ,这 40年来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习雷锋还有没有必要 ?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 ?我认为 ,在雷锋身上 ,确实有着体现他那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的东西 ,正如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必然带着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样。但雷锋身上还有着一种超越他的特定社会背景、超越他那个历史时期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正是这种东西 ,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在这里仅谈一点 ,雷锋身上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人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再释“大公无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我曾在《道德与文明》发表过一篇题为《释大公无私》的短文,就写作时间来说,还要早得多,记得是1987年在武汉开关于职业道德讨论会之前。当时,正有那么些人攻击“大公无私”是什么“要不得的‘左’倾口号”,说它“束缚个人意志、取消个人利益”,也是“永远做不到的。同时,也应当承认:我们有些好心的同志,为了强调“大公无私”在道德上的崇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0.
“初级阶段的社会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一个概念。前者讲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道德,既有社会主义道德,也有非社会主义道德;后者讲的是“初级阶段”占主导地位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不包含非社会主义道德。 “初级阶段”的社会道德是由多种类型的道德成分所构成的。笔者认为,“初级阶段”的社会道德起码有以下五种道德成分所构成:第一,居于最高层次的,代表未来方向的,并带有较浓厚理想色彩的共产主义道德。现实生活中那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体现。在当前,共产主义道德是应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的,是先进分子和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大公无私中的“私”是指不正当的个人私利及其思想和行为,大公无私就是一心为了公共利益,没有个人主义或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例如:“我们所提倡的大公无私,其含义是很明确的。大公无私是统一的完整的慨念。大公无私是和自私自利相对立的。‘公’和‘私’历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说的‘公’,是指公共利益,人民利益;‘私’是指自私自利,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大公无私不  相似文献   

12.
寻求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 ?我认为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就是他对民族、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这一精神是他对待生活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他处理一切问题的总的指导思想。可以这样说 :雷锋是一个把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作为自己努力方向的人。凡是于社会主义事业、于人民有利的事情 ,只要是他能参与的 ,他都要以极高的热情全力参与。他的心永远向着人民的利益与社会主义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就是他的人生目的与人生幸福观。由于时代的不同 ,人们对雷锋事迹中的不同侧面的关注程…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前阶段讨论“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问题,还是近期来讨论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中麦克唐纳的道德与雷锋的道德的高下问题,都对深化我们对共产主义道德的认识起了推动作用。显然,如果把共产主义道德理解为脱离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形态,脱离各种具体的社会道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三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谢孝荣来稿——《试论雷锋精神的历史价值》,指出:雷锋精神具有独特的示范魅力。雷锋精神的突出特点在于他把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同自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紧紧地联系起来,“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和工作所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有力地回答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给人以品格力量的同时还给人展示了达到这一精神境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青年迫切的要求和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广大青年和宣传教育工作者都很希望在这方面有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供他们阅读和参考。由齐振海、甘葆露、李春秋三同志合写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生观教育》)的出版,正是适合这一需要的好书。 说《人生观教育》是一本好书,首先是因为它旗帜鲜明地对人生观问题上的种种精神污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近年来,在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一系列错误论点。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合理利己主义”、“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大公无私是不现实的”等等,在青年中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批判和清除这些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五十六周年之际,《朱德选集》出版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喜事。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我们党、人民军队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同志毕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我国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朱德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即是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而马克思则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四有”新人与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18.
于光远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再认识》(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以下简称《再认识》)和《马恩严格区分“公有”与“社会所有”,不应都译成“公有”》(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第1期)两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笔者认为此论极是。但是,笔者又认为于光远同志对社会所有制的理解与马恩的论述相悖之处甚多。究其原因,于光远同志是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共产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一、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名字始终没有被人们遗忘,雷锋成了当代中国人民永远的榜样,他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获得了永恒.人们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并非只是记住一个名字,并非只是重复一种历史记忆或默念,而是在学习、传承、光大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文明》自 1 982年创刊以来 ,已走过了2 0年。2 0年来刊物一直把促进伦理学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当做首要任务。刊物也非常重视对现实生活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 ,关注对这些先进人物、事迹的学理性探讨。其中 ,对雷锋精神宣传和研究的重视 ,成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适值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 40周年 ,回顾、总结以往有关雷锋精神研究的成果 ,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建设 ,弘扬雷锋精神 ,都是具有意义的。2 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