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何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同样地怒放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月,草长莺飞。在平昌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中,四川平昌县教体局开展了评选“人民满意教师,人民满意校长,人民满意学校”“三满意评选活动,记者深入基层,了解民意,通过走,访,看,让“三满意”教育开展真正落到了实处,即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对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的积极回应,更是决不辜负山区人民对教育厚爱的砥砺前行。他们或境界高远,师德高尚;或学识高深,言行高雅;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或以文化底蕴影响一方文风,或以先进理念彰显办学水平。他们用爱与责任,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道、典范的师表,对教师的价值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对平昌教育群体的风采作出了最集中的展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师者的内涵和价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楷模的力量和影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者群体的在小县办大教育的无穷力量。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曾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二十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爱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  相似文献   

5.
陈跃鑫 《天风》2001,(6):10-11
圣奥古斯丁有句名言:“苦难是上帝祝福之手的阴影。”经上记着说:“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因为往往也就是在苦难中,上帝让我们更能切身地体验到他的爱是多么的丰富与真实。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踪,一起来体验约伯的经历,来思想上帝的作为吧!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基础”,教师只有充满了爱,才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主动地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才会有追求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现在才切身体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现在才发现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只有怀揣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哺育、去关爱他们,让每一位孩子的心中都充满对同学、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心中也就注入了爱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旅韵哲趣     
正一如果不去旅行,那么,我们便只享受了一半的生命,因为我们生命的一半与大化自然通灵,一半与人类社会通灵,所以,不管我们在滚滚的红尘中自觉活得多么潇洒,也还是存在着只享受了一半生命的遗憾。二天地之间,并不缺少可以让我们饱览的美景,真正缺少的是我们背上行囊勇于出发的决心:因为看看天,有风有雨;看看路,  相似文献   

8.
自由和责任     
下面的种种考察,虽然主要只对于道德家才有兴趣;但是,在这些叙述和论证之后,让我们再回到“自为”的自由问题,并试对这个自由的事实怎样表现着人的命运的问题作一番了解,想来是不会无益的罢。从我们在前面所作的种种考察得出的本质的结论乃是,被注定是自由的人,在他的双肩上担负着整个世界的重担:从其存在方式而言,他对世界和对自己,都是负责者。“责任”这个字,我们是取其通常的意义,即指“作为某一事情或某一对象的无可争辩的造作者”的意识而言的。在这意义上,“自为”的责任,是非常沉重的,因为它是这样一种“自为”,由于它,才好象有一个世界在那里的样子;也因为它是使自己成为存在那样  相似文献   

9.
吴恩平 《天风》2006,(4):2-3
在父神的看顾和带领下,我们平安地度过了2005年,迎来了2006年。回眸以往,数算主恩,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 默想神爱,我们充满信心。因为神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他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正如《赞美诗》中所说的“主恩深广无量无边, 在主爱中又过一年”。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思考,有许多新的打算和计划, 企盼着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当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压力。进入新的一年,我们当怎样迈开新的步伐,跨上新的台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从三个层面来思考,与大家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优良心理品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教师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正如乌申斯基特别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13.
一、高校教师的成长需要艰苦磨炼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此诗句虽是对教师的称赞,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要想智如泉源必先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要想为人师表,必先自己一身正气,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想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必先自己做到知“道”、有“业”、不“惑”。“道”是指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谓知“道”,是指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业”是指事业,即教师也要做到事业有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看到希望,才能有奋斗的动力。教师的事业就是教书育人,能够桃李满天下,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算是事业有成了。“惑”是指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概念作文”群体中的佼佼者张悦然,最近出版了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作家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这部小说集由张悦然特有细腻的文字融成,时时流露着爱所赋予她的悲喜。爱,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以张悦然的文字融成的爱却别有一番感觉。那是一种淡淡的低调,温和的冷静和清甜的自爱夹杂的文字气质:空灵的短句流淌着真实的情感,瑰奇的比喻更让人不忍略读。所以,读张悦然的小说总是小心翼翼地,这很让人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可思维却受着滋养。穿透文字,我们可以窥到,只有爱,才可使“我”在成长的疼痛和迷惘中看到亮色,从而享受并陶醉于现有的一切,并继续为了爱而生存、竭力……空灵是她文字的风格,爱是她文章的内核。  相似文献   

15.
在基督教中,爱是至上的,爱是教会的灵魂。上帝对人类的爱,人类对上帝的爱,基督徒对其他所有人的爱,构成了基督教的主题。整本《圣经》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即神爱世人和我们当怎样爱神爱人。因此,基督教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基督徒虽然不靠行善得救,但一个得救的人必须用爱心的外在行动或标志,来衡量他(她)属灵生命,这是我们蒙神赐福的一个前提条件。耶稣在世时,曾对门徒们讲: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准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客旅,你们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  相似文献   

16.
炎炎夏日,却让我“心静自然凉”,在有幸读了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的《爱的人生》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绪写)之后,更令人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清凉剂”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述,该书“使身为基督徒的主内弟兄姊妹,能够因此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活出本于圣经,立足今日中国社会现实之基督徒当有的‘爱的人生’”。“……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总是想让那个与我们亲密的人在了解我们的同时爱我们更多,可是又害怕他们因为了解我们更多而对我们的爱变少。于是,害怕亲密就变成了我们心中一种看不见的疼……〖害怕亲密与假面人生〗为了逃避亲密,人们会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有些聪明人不仅不让我们真假难辨,连他们本人也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动机。○孤独的远游者世界上有很多“孤独的远游者”,这是他们逃避亲密的绝佳面具。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独自出趟远门——忍饥挨饿、受冻受累、肉体精神的操劳、奔波全部被披上寻找生活意义、挑战生命苦难的高尚外衣,最后弄得流浪也可以上瘾,在家待上…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追求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把握不好爱的尺度,对学生“爱”得过头,往往会事与愿违,对学生付出了很多,班里却总是松松垮垮,整体成绩也上不去,科任老师还反映了一大堆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在师生关系上没有把握住原则,没有处理好“严有爱,宽有度”的辩证关系.以前,我们一直推崇师道尊严,倡导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慈父严师式的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于是又催生了另一些不和谐因素在潜滋暗长,如“老师怕学生”;“小皇帝”、“小公主”一出现问题,责任就推到教师身上;叫学生站一站,便被斥为体罚;批评学生几句,就上升为心罚……如此种种,这当然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有关,更主要的却是我们的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上海的“潘平毁容案”被全国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当然,罪犯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而我们的姊妹潘平——这位昔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之际,历经了她人生最为艰难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面对伤口,用爱拥抱它”,这是一个承受着巨大生理、心理压力之下,一个勇敢的姊妹涌出心底的感言,本刊特地将潘平姊妹见证与读者分享,是让在生活中经历试炼的弟兄姊妹,藉着信心,训练我们的忍耐,享受来自神所赐福的平安。  相似文献   

20.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己飞过。”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高远的意境,豁达的心态。也许做一名教师,就像飞过的鸟儿,没有功利的收获,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美丽。我做班主任的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一一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爱。我想:师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正如李亚东老师所说:一切方法都是雕虫小技!只有深沉,朴素的师爱才是班主任最强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