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由中国佛教协会于1996年4月24日派往缅甸留学的伍地格德地、达磨塞噶、伍西涅嗡那、心源、宏扬五位比丘,在缅甸国立佛教大学接受上座部佛教五年的传统教育后,于今年3月28日从缅甸仰光回到昆明。他们是建国以来首批应缅方政府邀请赴缅甸留学的僧人,因而受到中缅两国有关方面的关怀和多方照顾。  在中国佛教协会、云南省佛教协会和云南省宗教事务局为他们举行的总结会上,五位比丘对中国佛教协会、云南省佛教协会和我国驻缅使馆以及缅甸宗教部、缅甸两所大学五年来给予他们的关心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介绍了他们的留学历程和…  相似文献   

2.
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文化,认为尼泊尔释迦族遗裔可溯源释迦牟尼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尼瓦尔族,孟加拉查克玛人关于释迦族迁徙的传说与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相印证,历史上迦毗罗卫国灭亡之际有4支释迦族先行北迁,其后裔曾来华译经可证其传说的真实性。原始佛教表现出汉藏语系民族文化特征,反映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的社会文化,其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释迦牟尼创立的学说是人生论,人本思想是其本质特征。释迦牟尼建立僧团组织,其核心成员和主要信众是藏缅语族民族。两次经典结集和部派分裂的记载也表明,原始佛教和早期部派的僧团和信众,大部分都是来自雪山地区的藏缅语族民族及其国家。佛教经过2000多年的流传后,印度以及中亚、南亚早已绝迹,但仍然在汉藏语系民族中留存下来,也表明佛教的根基在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文化,认为尼泊尔释迦族遗裔可溯源释迦牟尼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尼瓦尔族,孟加拉查克玛人关于释迦族迁徙的传说与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相印证,历史上迦毗罗卫国灭亡之际有4支释迦族先行北迁,其后裔曾来华译经可证其传说的真实性。原始佛教表现出汉藏语系民族文化特征,反映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的社会文化,其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释迦牟尼创立的学说是人生论,人本思想是其本质特征。释迦牟尼建立僧团组织,其核心成员和主要信众是藏缅语族民族。两次经典结集和部派分裂的记载也表明,原始佛教和早期部派的僧团和信众,大部分都是来自雪山地区的藏缅语族民族及其国家。佛教经过2000多年的流传后,印度以及中亚、南亚早已绝迹,但仍然在汉藏语系民族中留存下来,也表明佛教的根基在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南亚佛教史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南传上座部佛教史研究的时空坐标,考辨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诸说,以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为历史背景,以润派佛教形成及其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为切入点,那么可能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部派佛教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关于部派分裂的讨论也有许多精彩的成果问世。本文通过对僧衣净法的考察比较,指出律仪制度的分歧是区别部派的主要标志,而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主要部派穿著不同色彩的僧衣,僧衣已经成为不同部派的象征。研究早期佛教僧伽的衣制,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部派佛教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7,(12)
中国佛学院普正、达正法师赴韩国留学本刊讯作为培养中韩佛教友好交流人才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佛学院九四届毕业僧普正、达正两位法师已经办好赴韩留学的有关手续,于12月5日启程至韩国圆光大学圆佛教思想研究院留学。10月18日,赵朴初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亲切会见了两...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然后日本从中国学到了佛教,才有了一千几百年后日本佛教繁荣的今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过去日本留学僧曾经学习过的古刹,或者年久失修,或者只留残堂孤塔。正因有此殊胜因缘,我协助中国复兴这些古老的寺院,而且一干将近二十年。时至今日,已完成三座,今年年底,亦将有座古刹得以修复。(-)初访“澄灵塔”1980年,我是随口中友好临济黄协会访华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日中友好临济黄粱协会成立于1979年,由妙心寺、建长寺等临济宗十四派及黄粱宗万福寺共计十五座本山组成。访华团一行当时参拜了地处河…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应斯里兰卡佛教部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刀述仁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4月16日至22日对斯里兰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访问期间,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拜访了斯里兰卡佛教三派四方(暹罗派的马尔瓦特寺教派、阿斯吉里教派,上缅甸派的阿摩罗普拉教派,下缅甸派的罗曼纳教派)的领导人,还分别参访了凯拉尼亚皇家佛寺、大菩提会、智严佛学院、阿鲁寺,圣菩提寺、无畏山寺、佛牙寺等十余所著名佛教寺院。在与斯里兰卡佛教界领导人、各寺院住持长老的会见中,双方愉快地回顾了两国佛教友好交流的历史,探讨和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佛教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中道”进行了专门研究。重点考察了这一观念在早期佛教和大乘佛教中的表现形态。认为早期佛教虽讲“中道”,但在实际处理许多问题时往往不能把其作为原则较彻底地执行;大乘佛教的“中道”观念在早期大乘经、中观派、瑜伽行派中都有表现,但在理论上的发展高峰是在中观派中,“中道”在中观派中真正成为佛教学说中的核心观念。文章重点要表明的是:佛教的“中道”观念虽然是在否定或批驳与该教并行发展的其他派别的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形成的,但这一观念在思想渊源上又与其他派别(特别是婆罗门教)的哲学思想有关联。佛教在吸收吠陀及奥义书中婆罗门教有关思想的基础上,把与“中道”有关的思想材料加以归纳、提炼,使之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惟善 《中国宗教》2006,(7):62-62
惟善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文化》上发表文章《当代中国佛教留学僧运动——以斯里兰卡国留学僧为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中国佛教界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僧人出国留学潮。斯里兰卡是亚洲的佛教留学中心,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佛教优秀人才。作者是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佛学博士,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当代在斯里兰卡的中国学僧的留学情况。主要包括7个方面:留学僧的类别、学校的选择、留学生活、所学的课程、留学僧的数目和名单、留学僧在斯里兰卡的影响、留学僧的去向和留学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就全面认知中国佛教宗派而言,剃派、法派等宗派组织的经济意义值得重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在明末重兴后形成了以普济寺、法雨寺为中心的剃派组织。清初,禅宗法脉再次传入普陀山。以潮音、性统为中心的法派组织掌控前、后两寺,调整常住与两寺原有剃派子孙之间的经济关系,控制香费。从清代中期开始,法派对两寺常住的控制开始松动,两寺皆演变成剃派房头经营常住的模式。普陀山的案例,有助于理解中国佛教的宗法制度与寺院经济。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4,(2)
本刊讯应缅甸联邦宗教部和缅甸联邦全国佛教僧伽委员会的邀请,由中国佛教协会刀述仁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四人,子1993年12月1日至11日对缅甸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12月1日,中国佛教代表团抵达仰光国际机场时,受到了缅甸宗教部、全缅佛教增伽委员会和中缅佛教居士林等佛教界四百余人的热烈欢迎,我佛教代表团在仰光期间,全缅佛教僧伽委员会最高执行主席团和缅甸联邦宗教部部长分别会见了我佛教代表团,在缅访问期间,我佛教代表团曾先后参观了大金塔等三十余座佛塔、佛寺及十余所佛教大学、进修班和佛教祥堂等,使我们…  相似文献   

13.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出身释迦族,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其族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腹地,较早南迁恒河平原北部边缘,营造城邑,从事农业种植,建立国家体系,进入先进行列,故称其名为大能、能者,其神话传说也反映农业民族具有的人本主义特征。按佛经记载,释迦族皮肤黄白,崇尚金色,从人种特征上说明属于黄种人。释迦族首都迦毗罗卫城,现可考城镇村落十三个。当时的印度十六大国中有七国属于藏缅语族民族国家,分争佛舍利的八国中有六国属藏缅语族民族,宗奉佛教。这些同语族民族的社会、文化成为释迦牟尼建立佛教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后来信仰佛教的主体民族。  相似文献   

14.
一以前只听说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人人都要出家一次,而今笔者有幸成为中国佛教协会派出的第一批留缅学僧,先在缅甸仰光国立佛教大学留学了两年多,后又转入缅甸上座部国际佛教大学。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要去坐禅中心坐禅。通过这三年的学习和接触,始对缅甸的出家风俗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才知道缅甸确实几乎人人出家,有的出家两次、三次乃至七次。如我在幸福坐禅中心碰到一个印度小男孩,只有13岁,却已出家七次了。幸福坐禅中心是我放暑假后去的第一个坐禅中心,也是我到达缅甸后除我们所在的学校外最先接触的寺院。现我将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5.
海外华人佛教面面观台湾佛教掠影(续一)学愚留学期间,曾多次亲近来斯里兰卡参学的台湾法师,他们的言止谈吐,精神面貌,佛教知识和修持,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描绘的台湾佛教自身建设,僧人的素质和修持,寺院管理和人间佛教等,令人响往,一睹为快。就目前世界佛...  相似文献   

16.
成和 《佛教文化》2016,(4):20-27
对于中国佛教界来说,留学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唐代,出家人去往外国求法学习,就被冠以“留学沙门”的说法,而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也曾派青年学僧留学日本、暹罗、锡兰等地。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佛教契理契机的思考净慧一、佛法常新大约从本世纪初叶开始,中国佛教即出现了所谓“现代”与“传统”、“革新”与“保守”的分野。在一般人的认知里,“现代派”是改革、激进的,“传统派”是消极、保守的。在历史洪流的激荡下,此二者的壁垒日趋森严,甚或发生一些...  相似文献   

18.
方广铝 《法音》2004,(1):7-11
人们常说,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我以为,这句话有四重含义。首先,佛教在印度产生后,历史上曾出现部派佛教(小乘)、大乘佛教、密教等三大派系。但后来,佛教在印度衰亡,三大派系都不复存在。而在中国,却保留了承袭印度部派佛教而来的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承袭印度大乘佛教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鸠摩罗什从部派佛教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是佛教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直接推动了大乘佛教在中国西域地区和中原汉地的传播与发展,使得大乘佛教开始成为中原汉地佛教体系的主体。本文从前鸠摩罗什时代大乘佛教在龟兹的传播、其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与原因,以及此后其在龟兹传播大乘佛教的结果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以探究知识结构、信仰选择与佛教交流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30日上午,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登盛参访中国佛教首刹——河南洛阳白马寺,出席"缅甸风格佛殿落成典礼暨安奉开光法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河南省省长谢伏瞻,中国驻缅大使杨厚兰等出席了活动。王作安在致辞中指出,缅甸风格佛殿在中国洛阳白马寺落成,将成为中缅佛教友好交流的又一重要标志。共同的佛教信仰,深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