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悟凡 《法音》2013,(4):49-50
近代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事实确是如此,中国佛教绵延至今,法脉传承清晰不辍的只有禅宗。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至唐末五代就渐渐湮没无闻,只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传承了下来,也因此佛教中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谓。临济而后,至北宋有黄龙慧南和杨岐方会,形成禅宗史上的黄龙派、杨岐派,禅宗的"五家七派"  相似文献   

2.
伍林 《法音》1993,(11)
中国佛教各宗派中,禅宗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派。由慧能开创的南宗禅后来又分化为五家七宗,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临济宗后来又化为黄龙派和杨岐派。其中,以临济宗影响最大,临济派和曹洞宗后来又传到日本,并在日本扎下了根。本文试图就临济宗祖师临济义玄的禅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无依道人临济认为,出家学佛法的人为要求得解脱,生死不染,去住自由,必须对佛法有真正  相似文献   

3.
石晓华 《法音》2020,(3):59-62
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禅师之后,分南宗和北宗。六祖慧能为南宗创始人,南宗又分五派七流,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以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对于南宗禅临济宗在日本的传播,镰仓时代的著名高僧荣西禅师(1141-1215)可谓功不可没,故而被尊称为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自幼跟父亲学习佛教,早年先后修习天台宗和密宗。仁安三年(1168)4月,28岁初次渡海入宋寻求佛法,求得《天台宗新章疏》30部60余卷。  相似文献   

4.
禅宗黄龙派在北宋中后期的崛起,改变了前此五家分宗并弘的传统,与杨岐派一道完成禅林七宗系统的最后形成。从得法、得人、得地以及契机四个角度对于黄龙派的崛起进行详尽的分析,多方位考察其兴起的各方面因素:黄龙派体现出禅风和禅学思想发展的新的路向,其尊宿大德表率出的僧范以及对僧才的培植,嘉惠禅林,其以江西道场为主要传禅中心的山林禅建构出宗门发展的特色,在契机契理中,黄龙派一度取代云门宗成为宋代禅宗的主流宗派,为宋代禅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史载黄龙慧南“开法同安”,今人将“同安”注解为“福建省同安县崇胜寺”,如《中国佛教》“黄龙派”(作者黄忏华)、《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大意”(作者正果法师)都是如此。我认为,这种注说有误,“同安”应为今江西省永修县同安寺。慧南为临济宗黄龙派祖师,而且,其法嗣祖心之六传为日本僧人明庵荣西,归国后创立日本禅宗(临济宗),故黄龙派无论在中国佛教史还是日本佛教史上都占有十分显要的地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4)
本刊讯座落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师塔,近年来经过精心修复,再现昔日巍然屹立的雄姿。五月十九日,以松山万密为名誉团长,盐泽大定为总团长,有马赖底为秘书长的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行一百人同中国佛教徒一起,云集塔前,隆重举行庆祝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和诵经法会.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义玄禅师创立。此宗至宋分为黄龙、杨歧二派。日本荣西禅师入宋求法,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其后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于日本.清初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立黄檗  相似文献   

7.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李肖 《法音》2007,(8):34-38
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最具中国禅的特色,而开创临济这一系的,是义玄禅师。铃木大拙在《禅与西方思想》中称他是"中国禅宗思想史上第一位禅师"。  相似文献   

9.
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泐弘扬禅净合一,还有阳明后学开办水西书院,举办著名的“水西会讲”,堪称儒释融合的代表性区域。  相似文献   

10.
杨岐方会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禅法特色一是灵活自然、随机施教、立处即真、随处解脱,二是自性具足、当下即得、作风纯真、无二无别.正是由于杨岐方会禅法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够达到建宗立派的水平与地位,并在其门弟子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佛教史上,今江西、湖南、广东三省是唐宋时期禅宗传播的中心。高僧辈出,道扬遍布,素为日本禅众所仰慕。日本禅宗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为了追本溯源,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日本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的法侣们,通过各种渠道,一批一批地来华参礼祖庭。1980年8月间由41人组成的日本佛教旅行团到华南礼祖,是“文革”后到华南来的  相似文献   

12.
明万历以前,黔中临济禅宗零星散布,即使如梵净山佛教,虽派属临济,其承恩寺之妙玄和尚亦系临济传人,但其灯系因史缺记载,难以卒考,故万历前黔中临济禅宗几无可述。万历之后,中原临济禅宗高僧辈出,密云、雪峤、天隐,各阐宗风,遂使临济禅宗呈复兴之象,流风所被,...  相似文献   

13.
正水西是皖南佛教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传承的缩影。举办这次论坛,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发掘水西佛教的深厚积淀,让水西佛教在新时代焕发新光。一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  相似文献   

14.
黄龙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黄龙宗禅诗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黄龙宗宗风出发,联系佛教经论、禅宗公案、机锋,揭示出了黄龙宗禅诗随缘任运、日用是道、触目菩提、水月相忘等美感特质。探讨黄龙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哀我师,万里西来,悲愿深重,委命鲸波。中日两国有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史,其中佛教交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佛门僧侣传播的不仅仅是佛教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出生于福建省连江县的清拙正澄是元代著名的高僧,受当时日本执政北条高时之邀赴日弘法,他创立了清拙禅系——大鉴派,并成为日本佛教禅宗临济宗大鉴派的开山祖师;他编撰《大鉴清规》,规范日本禅  相似文献   

16.
《宋代临济禅的发展演变》是河北大学阎孟祥教授的新作。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临济禅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第二章北宋早期汾阳善昭的禅思想;第三章北宋中期杨岐方会和黄龙慧南的禅思想;第四章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的宋代临济宗的文字禅;第五章南宋早期大慧宗杲的禅思想及临济宗的念佛禅;第六章宋代临济禅的社会文化思想。每章都以介绍禅思想为主,同时,对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作者早年曾从我研究佛学,读了他的书,感触颇深,故作评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海沙 《法音》2004,(7):4-8
临济宗在禅门五家宗派中,势头最强劲,法脉最久远。自从义玄禅师(787—866)于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开创此派后,临济禅门龙象辈出,门叶繁荣。至宋代复发出黄龙、杨歧二支,此二支于宋代法流尤盛,并流布日本,自宋至清,代有高僧。禅门五家中,除临济以外,其它宗派尽管盛极一时,然终究数代而亡,或仅存余续,唯临济一枝独秀,绵延千年。本人以为,以临济义玄为代表的临济禅风的思维特征是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泉。禅门中有“临济将军,曹洞十民”之说,又有“临济严父,曹洞慈母”之言,可见临济宗的思维确有其大开大阖、奔驰突兀的特征。本文旨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9月8日至17日,以管长泽大道为团长的日本临济宗国泰寺派访华团一行19人,先后参访了河南郑州、平顶山、登封、洛阳、三门峡等地的禅宗故迹。 日本临济宗由入宋求法僧荣西(1141—1215)创立,是日本最早诞生的禅宗宗派。临济宗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至明治初年逐步形成十四派(妙心寺派、建长寺派、圆觉寺派、南禅寺派、方广寺派、永源寺派、佛通寺派、东福寺派、相国寺派、建仁寺派、天龙寺派、国泰寺派、向岳寺派、大德寺派)分立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国泰寺派即为十四派之一。管长泽大道先生曾七次率团来华,循禅…  相似文献   

19.
澳门佛教的主要宗派是禅宗和净土宗,禅宗中又分为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家。在中国佛教史上历来有“临天下,曹一角”的说法,指的是临济宗流播范围很广,遍布天下,曹洞宗虽没有临济宗传播的那么广,但在一些地方也颇为兴盛,传承不绝。澳门三大古刹之一的普济禅院,就是至今...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的祥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质的大乘宗派。它开创于唐代的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经过五祖弘忍大满祥师,特别是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的改革、弘扬、光大,逐渐流布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本文认为五台山佛教的禅宗也是形成于唐代,且有牛头宗、北宗和南宗的荷泽宗、洪州宗、沩仰宗和临济宗等派别流布于五台山,从而形成了南北竞秀、顿渐并行、禅净双修、融会诸家、突出践行的五台山禅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