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复(1853—1921年)是最早介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到中国来的一位学者。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梁启超也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他们谈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到中国来的学者均推严复为第一,但他们均没有说明严复究竟介绍什么流派哲学到中国来,他本人的哲学思想又属于  相似文献   

2.
我们编辑的《哲学资料》和《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在今年上半年内各出版了六期,下半年这两个资料合并为《哲学译丛》,又出版了六期。现将这三个刊物全年的目录综合整理如下,供读者查考,下面“刊物”栏内注有《哲》字者系指《哲学资料》,注有《现》字者系指《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注有《丛》字者系指《哲学译丛》。  相似文献   

3.
继1983年该书上册出版后,现在它的59万多字的下册又问世了。下册继上册第1—5编,又写了第6、7编。其中第6编讲德国古典哲学;第7编已跨入现代资产阶级哲学领域,评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的15个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这部洋洋百万余言的《西方  相似文献   

4.
本书共分8编、13章,计52万余字。第一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输入”,第二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形成及其同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第三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发展胜利与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彻底破产”。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哲学史填补了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5.
康德哲学既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顶峰和终点,同时又是德国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开端。德国古典哲学以此为起点,通过费希特、谢林,再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以费尔巴哈为“终结”,而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康德学说无疑也是对以培根和笛卡儿为鼻祖的整个资产阶级古典哲学进行理论思考和总  相似文献   

6.
作为真正受过西方哲学洗礼的哲学家严复,在中西哲学的交融会通中,表现出更多的近代特征。与康有为、谭嗣同等由揉合“以太”、“仁”等等而建构不中不西的思辨哲学不同,严复通过引入西方的实测内籀之学,从思辨的构造转向了实证的观念,而这种转化,一开始便受到了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后者使严复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实证论倾向。当然,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与传统哲学的制约,又使严复不可能简单地重复西方的实证主义。在告别古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社会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所谓社会学家无非是抄袭和复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议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导言”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国闻报”上发表。以后他译完了这本书,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出版。当时他把社会学译做“群学”,书名称为“群学肄言”。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就在这时开始传入中国。斯宾塞(1820—1903)和比他略早的孔德(1798—1857)被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时期,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学说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以前西方哲学理论翻译大潮初起.1.严复——西方哲学翻译的伟大先行者.19世纪末,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家第一次把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来,推动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近代伪哲学变革,近代的几位主要思想家都曾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但相比之下,严复的贡献更大、更全面。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成就和不足、优点与缺点,都同严复有一定关系。他对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影响是巨大而复杂的。中国近代的哲学变革,是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融汇,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哲学走向近代化,开始创造性转化,明显受了西方哲学的直接影响。而近代“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这是严复在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10.
徐懋庸疯狂地反党反社会主义,是昭然若揭的了。他写了大批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杂文;他还组织了反党的“哲学合作社”,写下了他的反动哲学。他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并且是和他的反动政治观点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或者更确当一点说:徐懋庸这个右派分子,在为资产阶级右派制造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11.
费希特评传     
由康德创始到黑格尔而集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德国的思想反映。康德反映的是法国革命前的德国进步思想,他的哲学流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在早期著作里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晚年却与普鲁士君主制妥协,成了官方哲学家。唯独费希特代表德国资产阶级的最激进分子,用他含有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列主义同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论战,越是集中在晚期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上,集中在众多的、时常变换着的各种“主义”和时髦流派的本质上,它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大。在近几年来的大量著作中,实证主义和生命哲学就被看作为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思维方式。早在1972年,M.布尔就在他同 A.盖多和 V.乌姆尔合写的著作《论列宁对实证主义批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进行批判分析的透彻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指出十九和二十世纪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派别的思想性质。无庸置疑,确定这种阶级性质是对资产阶级哲学派别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从哲学上阐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性质归根结底是由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客观社会过程决定的。从这种基础出发,也可以对哲学世界观与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艺术、政治、宗教等)的普遍联系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探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只有同时也研究哲学认识发展的特殊机制,把哲学理解为特殊的精神现象,揭示哲  相似文献   

15.
设在纽伦堡的“黑格尔协会”,八年来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它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哲学协会。它给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们,不管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立场如何,提供了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从我们的观点看来,以黑格尔哲学和保护他留给我们的遗产为哲学协会学术活动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这首先是因为在对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上,表现出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争论,其次是因为在资产阶级哲学各流派评价黑格尔遣产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16.
严复以其在甲午至辛亥期间的数篇政论及西学译著名世,其中尤以《天演论》的翻译最为著名.时当甲午新败,举国震惊,严复说:“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情,而人人以开瀹民智为不可已.”(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152页).穷则思变,严子几道(严复,初名传初,乳名体乾;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时改名宗光,字又陵;1897年,严又陵从英国返国,改名复,字几道)以其兼通中西的深厚学力,率先向清末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学术、政治等各方面,以中西比较的眼光,发出猛烈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德国哲学家盧本·华尔特于1951年在柏林出版了“印度哲学史”,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起自原始时期直到泰戈尔和甘地为止的印度哲学史。他概论了18世纪至现代有关印度哲学史的著作,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印度哲学史的解说,作者也承认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家收集了大批的资料,但他确信只有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阐明印度哲学,资产阶级的学者由于他们的立埸不同必必然对其进行曲解。作者还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生活道路是十分曲折的。他自幼生长在一个笃信宗教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由于父亲的坚持,他没有念完高中便到不来梅的一个商行的事务所中去做办事员了。不过,青年恩格斯的求知欲很强,不顺心的工作环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他不仅非常喜爱阅读诗歌作品,而且具有诗歌创作的才华。他在十六、七岁时曾经写了不少诗歌,表达他热爱自由、追求真理的火一般的激情。他非常喜欢歌德、席勒、莱辛和海涅的怍品。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为自由而歌唱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作者(R.W.Sellars,1880年一)是批判实在论代表之一,美国密支根大学教授,《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的编委,著有《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书。本文原载《哲学与现象学研究》1965年3月号,译时作了删节。作者说他主张“进化的唯物主义”,“拥护渐进论”,“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作者认为,英美经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斗争中的三个主要竞争者。他反对各派哲学之间的斗争,要人们放弃对自己哲学的信仰,彼此“相互滋养”,并且要减少“哲学上的文化隔阂”,创立和追求一种既不属于这三派哲学但又把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的哲学。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时,他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颇感兴趣。他一方面诽谤和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唯物主义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混合”,是按照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思考问题,并且“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另方面企图模糊、取消辩证法同庸俗进化论的界线,辩证唯物主义同存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界线,寻求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甚至胡说什么“列宁寻求建立一种实在论”。作者说,存在主义在欧洲已成了流行品,它“作为第三哲学势力起作用”。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着重点就是人的状况问题。作者把萨特尔当作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他对于研究这三派哲学“最有用”。他说萨特尔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然而,他却无意中给萨特尔帮了倒忙,道破了萨特尔伪装赞成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认为他既想避开唯物主义又想避开唯心主义,力求用妥协的办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色勒士的观点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竭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时,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彼此调和、互相融合,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了两个思潮,即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包括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变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这两个思潮的产生,从阶级根源上看,是体现了帝国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