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邓小平同志建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广东改革开放16年来的伟大实践为依据,以广东省今后的发展战略和战术的需要为动力,以力争20年内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为目标,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于1994年7月提出了“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表明:广东省决心造出一个内地的“大香港”,东南亚的“大香港”,世界性的“大香港”。它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大思路,也是一项跨世纪的大工程,因而引起广东各界的极大关注。希望大家都来讨论这件大事,都来献计献策,本刊将以专栏形式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主体、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核心、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双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社会发展理论。而发展观则是该理论的基本特征。这个发展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不久前在增城召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与会的有来自珠江三角洲有关市、县、区主管精神文明建设的负责人和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40多人。与会者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16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1994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工作会议和10月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谢非同志代表省委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这一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是我省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施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对于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对于显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力和优越性,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真正具有全球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发展问题更具有紧迫性。邓小平的当代中国发展观是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实践性。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当代中国发展观,就要注意克服发展观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把邓小平的发展观与当代社会实践的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人类的发展观依据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演进。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也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着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茂的社会发展观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形态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存在整体论、社会运行协调论和社会思想变易论三个方面考察朱更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并以此就教于方家。一、社会存在整体论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  相似文献   

7.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广东改革开放16年来的伟大实践为依据,以广东省今后的发展战略和战术的需要为动力,以力争20年内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为目标,谢非同志在中共广东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振奋民心,引起广东各界的极大关注,大家都来讨论这件大事,都来献计献策,有利于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相统一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发展观的误区和重建高清海,邴正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研究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的科学预见,一种本属于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观,被错误地置于传统理性主义的框架之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用传统理性主义来解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例如人们一直把社会规律视为:凌架于人活动之外、之上的绝对的决定力量,完全排斥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形成的重要影响,最终陷入先定论,把社会规律等同于自然本体。人们看不到人的活动的创造性,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强调社会发展模式的单一性和不可选择性,否定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这种曲解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历史宿命论,抹煞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理性主义的区别,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能动特征。面对面向ZI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亟须大力破除传统理性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代之以体现20世纪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第一,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先定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我决定论;第二,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还原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造论;第三,破除社会发展的单一模式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第四,破除社会发展的世界至善论和人类自我中心论,恢复马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伦理是对社会善的判断和要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明确的伦理目的和要求。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完整的社会伦理思想。就社会伦理观而言,邓小平有别于传统伦理观,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伦理观。就伦理内容而言,涉及到社会领域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以效率与公平为主要线索的经济伦理思想;在政治领域,集中表现为民主与法制建设并重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文化领域,则着重表现为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任务目标的文化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针对性,反映了伦理目的与伦理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社会正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准则,既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诉求,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和谐统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分配正义、社会交换正义、社会补偿正义和社会共同的正义价值,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社会发展”问题既是现实的、重大的实践课题, 也是重大的理论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观的核心。我们认为, 改变传统的“社会观”与“发展观”, 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与“发展观”, 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否则,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将难以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生根立足; 即使勉强建立起来, 也难免沦为某种形式化的东西并可能走样变形。一、重新反思“社会”与“发展”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深入反省以往种种社会发展观的深层缺失, 我们发现, 人们之所以难以形成“以人为…  相似文献   

13.
14.
汪业周 《学海》2001,46(1):28-34
社会活力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社会活力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民族性、开放性、辩证性及实践性.他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社会活力的提高机制及实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释.邓小平社会活力观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内在根据以及科学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邓小平同志是从世界的开放状态和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质的统一上提出和论述开放问题的,他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见解和“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开放观的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的开放政策是大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 ,包括由党的领导集体、专家和人民群众构成的评价主体系统 ,以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三者为依据的评价标准系统及由四种具体方法组成的评价方式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底,“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构想甫一提出,立即在南粤大地乃至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再度辉煌的前景雀跃欢呼。深圳市长厉有为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战略,非常及时、非常必要、非常有远见!“中山市长汤炳权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流。要进一步发挥优势,一定要走向新的联合,握紧的拳头才有力!”东莞市长李近维则认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构想和决策,是广东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5,(3):29-32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生产关系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与之相随,中国社会也经历着一次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城乡结构和人口构成,催生了一些新兴的阶层和社会群体1;而信息革命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2。社会交往方式的更新,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生命力,但也对社会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带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新的实践 ,需要从理论上认真地加以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的新发展也将提出大量的问题。哲学工作者要善于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勇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一些学者在学习十六大报告的过程中 ,从理论上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哲学观念的变革”问题。现摘要发表 ,以期推动这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