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0,23(6):715-719
Flavell(1976)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知,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于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涉及不同的方面,如元记忆、元理解、元学习等。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与此同时,仍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 提出元记忆(metamemory)这一概念以来,对元记忆的研究成了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儿童记忆组织的发展问题也为心理学家们所关注。有关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迅速增加,我们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对国外有关儿童记忆组织发展的研究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元记忆研究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凯 《心理科学进展》1994,12(1):29-336
本文简要介绍以L.O.Nelson为代表的关于元记忆理论框架的观点。人类认知过程应区分元水平和客体水平。对记忆过程讲,相应区分为无记忆和客体记忆。依据二者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无记忆的作用分为控制和监测。它们在记忆的不同阶段交互起作用、认识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对认识人与计算机记忆的本质差别,以及人类复杂记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监测关注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是重要的高级认知过程。学习判断(judgments of learning)是元认知监测的一种重要形式。该研究同时采用人脸-姓氏记忆新任务与经典词对记忆任务,比较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在两者中的差异。结果发现:人脸-姓氏记忆的学习判断准确性在相对准确性、绝对准确性和总体判断准确性上均显著高于词对记忆。结果表明:当任务本身的社会适应意义更强时,个体对认知水平的监测更加准确,提示元认知监测技能不仅受到个体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影响,还可能与人类的长期进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理学对记忆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从艾宾浩斯开拓人类记忆的科学研究以来,记忆一直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受到极大的重视。早期的记忆研究把注意集中在记忆的材料、保持、复习与遗忘等等方面。随着对记忆的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记忆组织、记忆策略和记忆监控等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对记忆组织的研究作一简略介绍。这也是近三十年来受到心理学家们极大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什么是记忆组织,对此心理学家们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心理学家E.Tulving 和G.Mandler 的观点。E.Tulving 指出,当词表中各个项目的输出顺序受项目间的语义关系或语音关系的支配时,或者由被试对实验前或  相似文献   

6.
元记忆监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明  周楚 《心理科学》2004,27(3):694-695
元记忆监控是元记忆的重要方面,反映了人对自己记忆状态的意识和对自己记忆程度的判断和估计。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元记忆监控的有关概念及其交互作用假设;(2)元记忆监控交互作用的理论模型;(3)元记忆监控的发展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元记忆监测对记忆策略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广文  王淑娟  牛盾 《心理科学》2002,25(2):247-248
90年代初关于记忆策略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知识.尤其是特定领域的知识对某些记忆策略的使用有效性产生影响。但对于元认知知识究竟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则没有一致意见。有实验研究表明,元认知知识多有利于提高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在不区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测的条件下,这样的结果可能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5~13岁儿童元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对昆明汉族、永善马楠乡的汉族和奕族儿童元记忆发展的研究。具体内容有:1.儿童对记忆目的和任务的认识;2.对记忆材料的性质影响记忆效果的认识;3.对记忆效果的评价;4.记忆策略的选择;5.文化背景对儿童元记忆发展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1.5~13岁儿童元记忆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明显变化时期,即入小学和上中学;2.文化教育对儿童元记忆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外几种元认知测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十五年以来,西方心理学界对元认知(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元认知成了发展心理学家,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有人指出,确定儿童对他们自己的记忆功能及其局限性的了解程度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元认知技巧和策略,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最近英国的一项教育计划强调,学校要训练学生的一般的元认知能力。但是,究竟什么是元认知?有没有一种一般的元认知结构?元认知真的可以训练吗?这  相似文献   

10.
记忆监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唐卫海  刘希平  方格 《心理科学》2003,26(4):713-716
1 前言 对元记忆的研究开展了近40年。国内陆续有人介绍了元记忆的理论框架,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等。近年来,国际心理学届对程序性元记忆的研究更加关注,特别是对记忆监测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也发现了众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无疑对推动元记忆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记忆监控与记忆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易晓明  韩凯 《心理科学》1999,22(1):47-49
无记忆监控和记忆成绩的关系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元记忆监控包括元水平的监测(monitoring)和元水平的控制(control)两个方面。“监测”是指人对自身记忆的认知和评价,在记忆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EOL(easyoflearning),JOL(judgement oflearning),FOK(feelingofknowing),CL(confidencelevelinretrievedanswer)等等;“控制”是指元水平对客体水平记忆加工过程的启动、终止,记忆…  相似文献   

12.
孙晔   《心理科学进展》1983,1(3):3-11
记忆心理学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看作是信息在某时某处的保持。并把记忆划分为两种类型: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前者指自性的记忆,它保持着人们过去经验的时间空间特点。后者指人们关于符号、概念的一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符号、概念的规则。这个分  相似文献   

13.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2003,26(3):512-514,518
1 引言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885年,自德国心理学家Ebbinghaus发表了第一篇记忆的实证研究报告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以来,记忆一直都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议题。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元记忆与记忆能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元记忆简短问卷”和“成人元记忆问卷”,对90例被试(分为青年、老年和老老年组)进行元记忆及其与记忆关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记词对数和记图数随增龄而减少,年龄差异明显。评估准确性未显示年龄差异。训练后,预测成绩明显提高,但评估准确性未见提高。测后自评与预测情况相似,但其准确性高于预测,元记忆可能通过记忆过程而有提高;(2)自信程度和使用方法数均随增龄而减少,可能这是影响记忆成绩的重要因素;(3)联想学习和图象自由回忆成绩均与“元记忆简短问卷”和“成人元记忆问卷”的各项自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表明元记忆与记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考查在记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选择不同记忆策略与有效记忆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对某材料的记忆达到一定水平时,被试选择记忆方式(测试或再学)的倾向性与其之前的学习判断水平的高低未成相应关系;(2)对被试而言,自我测试策略并非直接促进学习,而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为中介;(3)重复学习导致被试高估学习掌握水平,而提取练习则使被试实现有效记忆。  相似文献   

17.
张建忠 《心理科学》2002,25(4):490-491
一般地,启动项目有三种类型:①线索启动项目(如一般的信息测验或双向关联测验中的刺激信息);②靶子启动项目(如一般的信息测验及在双向关联测验中的反应信息);③中性启动项目(无意义信息或无关信息)。线索或靶子启动对元记忆判断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中性启动项目来测定。启动项目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呈现给被试,目前心理学家们一般都采用阈下知觉阈限这种启动范式来研究启动与元记忆判断的交互影响。围绕着阈下启动这种研究范式,本文将集中讨论是否以及什么形式的阈下启动会影响元记忆判断。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元记忆判断的本质及其类型,因为不同的元记忆判断可能对线索和靶子启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振新  明文 《心理科学》2012,35(5):1102-1106
元记忆监测在记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元记忆自FOK研究开始,到理论框架的提出,各种理论逐渐发展成熟。文章从元记忆监测总过程的视角对近年来EOL、FOK、JOL、JOC等元记忆监测成分的研究范式、认知机制及神经机制进行了横向比较,概述了元记忆监测研究的进展及动态。  相似文献   

19.
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元认知的基本内涵及其要素,回顾了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元记忆、元注意、元理解和元学习等方面的发展研究给予了重点介绍,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重现,还是重构?已有理论存在争论。本研究以商标信息为实验材料,应用任务分离范式、元记忆检测范式等方法,探讨了商标属性和用户使用经验对记忆重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商标信息的正确回忆频数及成绩显著低于错误回忆的频数和成绩。(2)简单商标的记忆成绩高于复杂商标的记忆成绩;同时,忠实用户对商标信息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非忠实用户;(3)在回忆任务之前,人们对商标信息的回忆及其信心评估存在分离;但在回忆任务后二者的变化趋于一致。这表明,复杂程度对商标信息的记忆重构存在显著影响,而且存在用户类型差异;商标信息的记忆重构过程中元认知判断及信心评估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