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敬虔     
《天风》2020,(2)
正经文:"撒但回答耶和华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伯1:9)对于基督徒而言,什么是敬虔?长时间的祷告,甚至是禁食祷告,有人祷告到裤子双膝磨破,被认为是敬虔;有人追求圣灵充满,唱灵歌跳灵舞,在地上打滚,也被认为是敬虔。让我们看看耶稣时期的法利赛人怎么追求敬虔:"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教会在教会音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格列高利圣咏在礼仪崇拜中的应用和"复调音乐"(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但这时期的教会基于"特殊恩典"及旧约"献祭"的精神,认为只有教会才有谱写音乐的权利,只有神职人员和唱诗班才有教会音乐侍奉的权利,而会众只有"聆听"的权利。作为日内瓦宗教改革的奠基人和组织者,加尔文于16世纪将教会音乐的权利从中世纪教会的限制下释放出来,开始"俯就"会众,倡导"会众唱诗"。同时,正如他没有将他的作品(《基督教要义》)称为"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而是称为"敬虔要义"(Summa Pietatis)一样,他基于"神的话语",创设与"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保持协调的"敬虔音乐"。本文藉着加尔文所开启的改革宗圣乐神学传统,首先阐述加尔文如何在基督教圣诗史上为教会树立了以"音乐"进行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典范,同时介绍加尔文音乐的"大众性"、"简洁性"和"朴实性"如何在音乐主观领域无形的推动现代音乐的发展,扩展了上帝赐予人类的"普遍恩典"的音乐领域。  相似文献   

3.
针对将施本纳之"敬虔小组"斥为路德宗教会分裂之肇始的论点,本文回到施本纳之"敬虔小组"所产生的时代,并将其置于施本纳之神学核心——"重生观"视域下考察,即一方面揭示"敬虔小组"的神学基础和本质,另一方面阐释其与施本纳之神学思想的核心"重生观"之间的张力关系,从而揭示导致路德宗教会分裂的真正原因。与此同时,本研究还从现代政教关系的视角分析施本纳之"敬虔小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经文:彼前5:2-4约8:31-32一、真理是按神旨意——管理的原则(参徒13:22、36;彼前5:2-4)使徒约翰明确宣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参约1:14、17)主基督是真理的本体,他就是真理在世间的活化与彰显;教会是主耶稣的身体,被他的真理所充满,教会管理必须依循真理。当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曾说:"神啊,我来了,为要  相似文献   

5.
神的旨意     
《天风》2020,(11)
正"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神在基督里为信徒定的旨意,我们都当遵行,这不是太难的事,但若不靠主,却很难做到。喜乐、祷告、谢恩,这几样事虽然简单,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遵行,就可以使我们的灵命有所增长,也可以使我们保持和神的亲密关系;若不遵行,我们就会灵性堕落。所以我们当时时省察是否遵行了神所定的这些旨意。  相似文献   

6.
正问:常听传道人劝勉基督徒要按"神的旨意"生活,可是,真遇到生活中具体的事时,我们常常会对如何明白神的旨意感到困惑;还有个别人冒用"神的旨意"来哄骗他人,甚至随便说所谓"预言",把信徒思想弄得很乱。请问怎么办?肢体:欣兰答:神的旨意,说到底就是神的心愿、计划、命令、例律、吩咐、要求等。拥有一颗立志遵行的心,是知晓神旨的先决条件(参约7:17);一个长大成人的灵命是能分辨和熟悉神旨意的重要基础(参来5:14);保持与主亲密、做神亲近朋友,  相似文献   

7.
高欣 《天风》2004,(7):23-23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在登山宝训中,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提出了蒙福之途应具有的品格(参太5:1-12),并对加利利渔夫教导……(参太5:13-16)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3)
正"为"与"不为",在于对"天上赐"和"出于神"者的聆听和顺服施洗约翰的时期,是人们对天国意义的讨论纵横捭阖的时期。当时,约翰的处境艰难、复杂而紧迫,然而他的事工可谓卓有成效,直接为耶稣揭示天国、建立教会起到"修直"和"预备"(参太3:3)的作用。因此,约翰的事工之道对教会治理的典范意义非同寻常,我们或可以从他的"为"与"不为",蠡测一二。一、施洗约翰做得"过"、管得"宽"的"为"  相似文献   

9.
刘美纯 《天风》2016,(12):31-32
正《马太福音》6章1节至18节中耶稣有关施舍(1-4节)、祷告(5-8节)和禁食(16-18节)的教导,"犹太教主流派一向把这三件事当作是实践个人敬虔生活的主要要求"。第1节是这段经文的总论,耶稣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表明了基督徒在施舍、祷告和禁食上应有的正确态度。《马太福音》6章1节"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中的"善事"一词,希腊原文是"dikaiosune",这个希腊字的意思是"义"、"公义"等。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6)
<正>执行纪律为要使人尊荣神;肯定神和他的话语在信徒生命中的主权;持守圣经话语的纯净。教会是有权柄的,教会可以用权柄来执行内部纪律,正如耶稣所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8∶18)而保罗也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教会不可乱来,乃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但这些纪律的原则是什么呢?笔者根据圣经做了些思考。一、人子耶稣教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教区主教、教区长: 为能深化教会所有成员对圣体圣事的认识,增进对"圣体圣事是教会生活和传教事业的源泉与颠峰"的理解;激发和巩固所有基督徒对圣体的敬礼和热爱,圣教会决定自2004年10月10日至2005年10月29日,为普世教会的"圣体圣事年"。 当今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说:"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若6:51)是唯一能够满足各个时代和世界每一个角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5)
正耶稣的教训不仅给当时代的人以教诲,也指出了很多关于教会和信仰不可忽略的真理(参太24章,25章;可12:41-44)。"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本应该是荣美的、圣洁的,但因为人的软弱与不足,教会存在"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参弗5:27)。圣经中已经让我们看到神的旨意、教会的典范,同时我们也可以间接地看到教会存在的危机及扭转危机的方法。我以为,当下教会存在着三大危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积蓄     
伏永红 《天风》2006,(16):2-3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经文:太6:19-21马太福音中主耶稣在论天上的财宝时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相似文献   

14.
生活启示录     
《天风》2014,(1):16-16
<正>1.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参诗90:9)2.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箴11:2)3.气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飘飘然了——"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27:21)4.指南针:怎么摆放,都改变不了它向"南"的心——"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  相似文献   

15.
邓灵勇 《天风》2004,(3):48-49
基督徒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的公民。在强调天上子民时,丝毫没有减轻基督徒在地上的责任。因此每个基督徒必须正确处理这“双重身份”。基督徒不能只限在教内的超载性或者只追求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应发挥基督教中提倡的“彼此相爱”,去关心人,积极投身于社会的伟大事业,服务人群。因为人类间的和平、民族间的和睦共处都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基  相似文献   

16.
耶稣升天     
我们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该思念天上的事,不该思念地上的事。(哥罗森书;三,1—2) 一、我们教理问答的第一句:“人生世上是为什么?”就是讨论人生的终向的。今天我们欢度耶稣升天大瞻礼,也是这个目的。耶稣光荣升天,是要我们认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应当期望的最终目标就是天堂。耶稣复活后,曾多次显现。有时显现给几位圣妇,有时显现给几位门徒;此后,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正>本栏上期标题有误,作者原题应为:"敬虔的神学家与布道家加尔文"特此更正并致歉!  相似文献   

18.
<正>"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参帖前5:16-18)在教会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弟兄姊妹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今天神会给我一个明确的指引吗?尤其当我们遇到人生中重要的时刻,如中考、高考、毕业找工作、择偶等时候,内心充满了焦虑,可能会尝试各种办法(如长时间祷告、禁食祷告、寻求异象或异梦、委托他人做决定等)来寻求神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正>教牧人员也是公众人物,必须在教会内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配得上牧者的职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节至2节写道:"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同时,保罗也告诉提摩太:"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提前4:6)上帝要求侍奉他的人要忠心,每个教牧人员都要做耶稣基督的好执事,最后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初期教会的设立执事起源于基督教群体内部照看寡妇的事工,因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2)
正我对写作的认识,来自《启示录》里的一节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这段文字是来自"天上"的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到这段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