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看到周迅说她18到28岁的人生经历,很感慨。周迅18岁的时候,在浙江艺术学校上学,那时候,她还是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女孩子。每天与同学们唱唱歌,跳跳舞,疯疯玩玩,生活混混沌沌。她记得清清楚楚,1993年5月的一天,艺术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忽然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她摇了摇头。老师笑了,说:“不满意的话,说明你还有救。你是一棵好  相似文献   

2.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3.
角色     
我上护校时,周青是我们的宿管老师。英国撒切尔夫人绰号不是叫“铁娘子”吗,同学们背后也给周青取了个外号叫“铁老娘”。为什么这样叫她呢?因为有一次,我同屋的女生孙风把男友带进宿舍,被她发现了,她强令那男生立刻离开,说:“学校有规定,男生一律不得进入女宿舍。”  相似文献   

4.
溪竹 《天风》1996,(9):16-17
张静姊妹在神学院就读的消息不径而走。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议论着她,看待着她。了解她的卫生界人士说:“她跟着有祖传秘方的父亲学习了不少医疗技术,放着大钱不挣,去上神学,真傻!”熟悉她的文艺界人士说:“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几个歌舞团多次邀请她下海演出,她都谢绝不干,非要去上神学,真是不可思议!”同学们说:“4年医专毕业,学校里的高才生,多少医院要她。  相似文献   

5.
平淡是真     
去年9月去北京看病回来, 在车厢里遇到了高中时教我们政治的明秀芹老师。她向我询问了学校的人事变动情况后,又问了问我的情况。我说:“我在这所学校经历了好几任校长的变动,我还是我,无论谁当校长,我只要教好书就行了。”她听后笑着对我说:“这种心态很好。”  相似文献   

6.
正女儿早上去上学,刚迈出家门就发现校服的胸前有一小块污渍。她连忙对我说:"赶快换一套。"我担心她上学迟到,于是说道:"不用换了,这点污渍看不出来。"女儿只好不悦地上学去了。下午,女儿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说:"今天在学校真尴尬,我都不好意思在课间活动时与同学们一起玩。"我知道,这都是那一小块污  相似文献   

7.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8.
校园幽默     
剪裁得体老师表扬了小莉的作文,说她这篇作文剪裁得体,要同学们好好学习。小强不服气地说道:“有什么稀奇,要不是他爸爸帮她,她也写不了这样好。”老师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裁缝!”小强回答。  相似文献   

9.
我母亲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今年已经整整80岁了。母亲迄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视力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好,看书看报居然不用戴老花眼镜。在学校,母亲人缘极好,人人都尊称她一声“老太婆”,都说她老人家要活100岁,  相似文献   

10.
<正>新的一周开始了。小学三年级女生佳佳,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兴奋地讲起了她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去"冰川动物园"游玩的经历,同学们都被她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住了,并表示回家一定要说服父母抽时间带他们去玩。让佳佳没想到的是,她在把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同时,无形中给同班的另一名女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刺激。星期二,佳佳如常来上学,却不断有要好的伙伴问她:"你把父母带你去‘冰川动物园'讲得那么有声有色,把自己说得那么快乐幸福,是不是你编造的美丽谎言呢?还有人很  相似文献   

11.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12.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13.
近来,武汉一位高中学生的母亲给游戏室老板下跪:“求你们放我儿子一马吧!”她在给新闻界的信中哭诉:孩子自迷上游戏机后,钢琴不练了,围棋不下了,上课逃学,成绩骤降,从名列前茅跌到倒数第一。父母的耐心说理、严厉管教,学校的处分,均无济于事。家庭管严了便出走,游戏室成了他第二个家。这位母亲痛心地向社会呼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14.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15.
<正>"男孩子不能掉眼泪"是我们常常听见父母教育男孩的信念,更有一次听见有人说:她每次听见孩子哭的时候不去抱他,当他笑的时候再去抱,这样强化就可以让他从此少哭多笑,当时就觉得这个方法很奇怪。哭声是我们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如果没有哭声,我们会担心这个婴儿的情况;哭泣对于婴儿来说是天经地仪的行为。这不禁让我对于哭声产生了好奇。我们为什么会哭呢?动物也许会呜咽、嚎叫,即使猿类有泪腺,但也只是用于清洁、呵护  相似文献   

16.
意雯 《天风》2017,(9):57-57
[中国经济网]广西桂林有一位五十多岁男子,常年照顾母亲起居,穿旗袍带母亲逛街。男子称,二十年前妹妹因病去世,母亲因过度思念伤心,精神出了问题。一次偶然机会,他穿上女装扮作妹妹,母亲突然变开心了,为此他坚持穿女装照顾母亲二十年。这样的装扮引来了很多非议,男子却称:“我为了老人家,怕别人笑什么呢?”[随感]对于许多人来说,给父母寄钱、偶尔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17.
圣母玛利亚不仅是义人、无罪者的母亲。圣母曾向圣女彼利日大说过:“为一切罪人,只要他愿意改恶迁善,我也是他们的母亲。”一个决心改变过去生活的罪人,一旦投奔到这位仁慈之母的膝下,你将见到她会比任何人间的母亲,比任何时候更迫切地把他紧紧抱在她胸怀中,帮助他、提携他。为此,谁有意进入这位尊严母亲的孩子们的行列中,他首先应当弃绝罪恶。《箴言》31、38告诉我们:“他们站起来了,她的孩子们。”圣老楞佐Richard de Saint Laurent)要我们注意这句话的结构:首先是说“他们站起来了”然后才说:“她的孩子们。”他继续说:这  相似文献   

18.
翁溯利 《天风》2001,(7):36
主耶稣走路的时候,有一位迦南妇人带着犯鬼的女儿,赶来见主。她在主的身后大声呼求:“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我想这位母亲说这话时,心里一定充满了悲伤,眼里一定蓄满着酸涩的泪水——她视女儿为自己的生命,女儿的痛苦即是她的痛苦。因此她才对主说“可怜我”,而非说“可怜我的女儿”。母亲的心,与女儿的生命已深深溶化在了一起。当迦南妇人大声求主时,“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们还厉声责备她,且请求主打发她走。妇人没有灰心,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爱     
林志华 《天风》2006,(16):4-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5)。经文:箴23:25母亲节,是美国宾州费城安娜姐妹发起的。她母亲是一位慈祥、深受信徒爱戴的主日学教师。她含辛茹苦地独自养育安娜和她的盲人妹妹成长,母女三人相依为命。1905年她母亲安息主怀,安娜因失去这样一位情深的母亲悲痛欲绝。她觉得受苦最多,牺牲最大,而获得最少的就是母亲。她向社会各界呼吁,希望能建立“母亲  相似文献   

20.
舍己救婴孩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位从江西来邵武打工的姜美旺才出生8个月的男婴姜过江因患小肠疝气,肠子绞在一起,婴孩已不省人事,双目垂闭,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婴孩的父母,在家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母亲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住在附近的几位基督徒,首先是房东游彩风姊妹,她对孩子父母说:“赶快送医院抢救。”孩子的父母哭着说:“我们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