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光     
美国的巴菲特是世界公认的"股神",他有一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每个人都希望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3.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童年时就能精确地推算出一磅红三叶草的种子有71000粒。他连任两届总统,期满后返回故里经营农庄,直到逝世前夕,拥有土地3.3万英亩,折合49万美元,家畜价值1.5万美元,股票2.5万美元,合计资产53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较富有的总统之一。里根在就任总统之前曾经是美国好莱坞的一名演员,从事电影事业近30年,拍过50多部影片,因为他一直担任配角的原因,所以便有“二流明星”之称。就是这位里根,中学时代到建筑公司打零工,到水上公园当救生员,为的是提前挣些钱准备以后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是学院橄榄球队的队员,是篮球…  相似文献   

4.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要辟出专版介绍国内的新贵或权要人物。阿诺德·诺斯罗特就是有幸进入新贵阶层的杰出人物之一。诺斯罗特曾是美国农业部的一名植物学家,他1976年退休时,年工资不过3660美元。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极不可能致富的角色,但诺斯罗特不这样认为。他33岁时就开始投资股票,当初,他对股票、证券等一无所知,但他从那经营一家旅馆的父母那里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财技巧和耐心坚忍的品质。诺斯罗特记得在他年少时,每晚母亲都要召集家庭成员将口袋里的零钱放在桌上,然后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积攒下来。母亲的勤俭持家…  相似文献   

5.
彼得有一个全世界知名的爸爸,他就是“股神”巴菲特。他爸爸有的是钱,所以他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彼得在19岁的时候就得到了一大笔来自于祖父的遗产,那是一个农场,他爸爸把它卖掉后,把钱变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值9万美元,这在当时算得上巨款。  相似文献   

6.
60年代日本的土光敏夫到美国去,在纽约他对美国人说:“我们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9,(7)
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轰炸以后,美国圣公会首席大主教弗兰克·格律斯沃德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此事件是一个“悲剧”,是“骇人听闻”的,他说:“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作出真诚实在的道歉。”大主教把这封信函的副本传真给了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并附上了他给韩文藻博士对这一可怕悲剧表示“歉意、愤懑和失望”的信件,信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教会十分友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奥尔森的父亲:诚信做人影响儿子一生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始创者、总经理奥尔森是美国大名鼎鼎的人物,曾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他总是要提到父亲,因为父亲用行动影响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消息现年75岁的罗伯逊是美国基督教联盟创始人和福音派布道家,基督教广播网《700俱乐部》节目主持人,公开要求美国政府派遣特工暗杀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查韦斯常说美国要推翻他或者暗杀他。2005年8月22日,罗伯逊在主持节目时说道:“如果他认为我们要暗杀他,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那样做。”他还说:“我们有能力把他弄出来,我认为我们实践这种能力的时机到了。”罗伯逊的理由是:“我们有能力干掉他,我认为现在正是实施这项计划的最佳时刻。我们根本不必花费二千亿美元发动一场战争去除掉一个人、一个独裁者,因为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达到…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商界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每年都要去美国。我曾遇到一对夫妇,大儿子12岁生日时,他们送给他一台割草机作礼物,儿子用它为邻居修剪草坪赚了400美元,再用这笔钱买了耐克公司的股票,不  相似文献   

11.
厚道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作“厚道”。厚道不是方法,虽然也可以当方法训练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干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平常心     
有个美国女子到巴黎游览。一天,她忽然看到有个老头儿在一所漂亮的别墅花园中浇水。他那勤恳操劳的姿态,使这位美国女子想到法国人真是头等的园丁,在美国百里挑一都难,现在既然邂逅,为什么不带一个回国去呢?于是,她走到那位老头跟前,问他愿不愿意到美国去做她家的园丁,她可以给他很高的工资,还可以负担他的旅费。“夫人”,老头儿回答说:“真是不巧,我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在身,一时离不开巴黎。”“你统统辞掉吧!一切我都会给你补偿的。你除了园丁,还兼营哪种副业?是养鸡吗?”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5,(10):56-56
世基联领袖警告毋将福音等同于“美国价值”世基联总干事科比亚日前在俄勒冈波特兰举行的美国基督会2005年大会上发表演讲。在演说中,他警告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不要使用“上帝的名”来支持美国的政策和作为某种先决条件。他说,美国领导人冒用“上帝的名”的这种做法已经唤起了美国式“神权政治”的幽灵,但同时,它也被世界人民看成是徒劳的,如果不是虚伪的话。科比亚告诫北美的基督徒不要把基督的福音等同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而,他反对建立在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假设基础上的“繁荣福音”。  相似文献   

14.
纪念伟大的哲学家爱德曼·胡塞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麦克思·社勒临死以前两星期,我最后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忽然问我:“你为什么这样激烈地反对胡塞尔?”我在弗来堡访问胡塞尔的时候,他亲自把我介绍给一群来访问的美国哲学教授说:“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尖锐地攻击过我,正因为这样,我们反而成了亲密的朋友了。”在胡塞尔的话中,最使人感到惊异的是他那种明显表现出来的“公正无私”。这种精神即使在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中也是很少见的。他最感兴趣的是真理;为了寻求真理,和一个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00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以43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球头100名富豪行列,顿时成为香港关注的焦点,并赢得了“小超人”的美誉。说李泽楷是“小超人”一点都不过分。他名下公司的股票曾在一日当中狂升23倍,以至有人惊叹:“李泽楷一天就赚到了他老子一辈子挣的钱”。今年年初,他又以小搏大,成 功地导演了一出亚洲版的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戏,新组建公司的市值更是超过37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和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李泽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纵…  相似文献   

16.
听说有一位信徒,当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以后,一面感到气愤,一面又大为不解。他去问牧师:“克林顿不是基督徒吗?他怎么可以干这样的事?”这反映出有些基督徒天真的想法,认为美国的执政者信基督教,其政府就应该会按基督教的道德原则来办事! 美国钱币上印有“In God we trust”(我们信靠上帝)字样,美国的执政者总统就职时要把手按在圣经上宣誓,可是这些是否就能说明,美国的执政者  相似文献   

17.
全球商界巨子、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仅用13年就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庞大资产,一举跃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那么,盖茨究竟有什么投资秘方?他又是如何打理这份巨额资产的呢?风险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美国人近几年的个人投资在二板市场和大量中小企业的拉动下显得异常火爆,盖茨也是这庞大投资队伍中的一员。盖茨不仅拥有股票和债券,而且进行房地产的投资,同时还有货币、商品和对公司的直接投资。据悉,盖茨把两个基金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投在了政府债券上。在他除股票以外的个人资产中,美国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债券所占比例高达70%,而其…  相似文献   

18.
曾为中美关系打开大门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先生在他80寿辰时,前来祝寿的美联社记者向他请教长寿秘诀,这位8旬老人脱口而出:“千万不要回顾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世界首富如何理财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敛财的速度快得惊人,仅用 13年时间就积累了富敌数国的庞大资产,世界传媒常常不由自主地将其神化。那么,盖茨究竟有什么投资秘方呢 ?他又是如何打理这份巨额资产的呢 ?  一、组合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普通美国人一样,盖茨也在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在他微软公司股票以外的个人资产中,美国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债券所占比例高达 70%,而其余部分的 50%直接贷给了私人公司, 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 5%则投在了商品和房地产上。   二、委托专家,不为理财劳神…  相似文献   

20.
一日,我与一位老友闲聊起散淡的话题。他深有感触地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采访,看见一个老妇在卖柠檬,5 美分一个,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美国记者打算把老妇的柠檬全部买下,好让她早点儿回家。当他把想法都告诉老妇时,老妇的话却使他惊讶:“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干什么?”    原来老妇并不是在乎卖出多少柠檬,挣了多少钱,而是在意自己卖柠檬时看到的满街风景,或把卖柠檬作为增加自己生活乐趣的一个“游戏”。她的心是散淡的,没有买卖的功利追求。    散淡是一种精神境界。向往散淡的人,乐于从“红尘扰攘,物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