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马克思主义动力论──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出版该书由何永炎任主编、王开玉任副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一部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力作。主要特声、是:(一)起点高、立意新。党的十四大科学全面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确立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而改革开放是这一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作者正是在十四大精神指导下撰写出版这部专著的。该书开宗明义地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概括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理论实质,确立了邓小平改革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二)视野宽阔、发掘深入。从横向上看,不仅宏观统领了邓小平关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思想的全局,而且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纵向上看,展示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萌发形成到发展成熟的历史进程,并理清了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有关问题上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该书达到了对邓小平改革思想全方位的剖析和深层次的发掘,显示了作者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三)资料全面、观卢、准确。该书全面、而又典型地掌握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理论文字资料和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统计资料,并经过细密梳理和科学组合,形成并丰富了邓小平改革  相似文献   

2.
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力作——《邓小平改革方法论》评介杨彦钧(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100872)《邓小平改革方法论》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国家“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完成,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认真拜读了这部著作,深切地感到这是一部研究邓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领导的改革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成效有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仍然存在着共同点,一些改革实践过程的差异点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总结历史经验,了解两者继承、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我国社会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宁 《美与时代》2013,(12):21-21
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命脉,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支持我国正常发展的要素之一,建设管理农业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粮食产量,是保证国家稳定的有效措施,就目前气候多变,干旱多发来看,不仅要建设农业水利工程,还要积极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对农业的作用,增加农业水利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这两件大事,摆在全党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适应历史的需要,不仅领导全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重大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列宁很早就告诫我们,执政党“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实践中,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深刻的提出,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地增加了,其危害,比以前不是减轻了,而是大大地加重了。所以他坚决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自觉性。邓小平的这一系列论述,为群众路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要保护农业保护农民秦岭“农业劳动是其它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人们要吃饭并要吃饱,才能从事其它一切劳动。因此,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农业是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略论完整准确把握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个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也要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全面地正确地把握.”同样,邓小平发展理论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理论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思路异同杨基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改革的成功与否亦与之密切相关。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把握住了中国革命和改革的这个战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杰出的战略家。他一贯十分重视人才。经济改革,他最关心的是人才问题;科技改革,他关心的仍是人才问题。在南巡期间他特别提出要看一看年轻人,一定要去握一握青年人的手。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要不断地造就人才,一年365天都要做这个事;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创造出技术,事业就兴旺”。在珠海他握着一位青年科技人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吴鹏森所谓治国新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治国思维模式。我们必须确立思维的出发点和参照系才能谈所谓的"新"思维。邓小平同志的治国新思维正是通过上述两点实现和表现的。首先,在思维出发点上,邓小平同志始终站在民族利益立场上,坚持民族本位的思维方式,始终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从民族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邓小平同志治国新思维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他的思维参照系上。他明确强调,要从现代化的角度,世界的角度,未来的角度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小平治国新思维的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务实性、时代性、开放性、战略性特点。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争取民族振兴、民族翻身的思想结晶。其"次,它也是在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源于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及世界关系本质(仍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所展开的全球性竞争)的正确看法。最后,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治国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理解邓小平全部治国思想的基础。第二,它是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2.
韩振峰  纪淑云 《学海》2002,19(5):5-7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三 )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四 )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推进 2 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0月12日至14日,河北省委宣传部举办邓小平改革思想理论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重要内容和特征以及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等问题。代表们普遍认为:邓小平改革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相统一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年多来,我国伦理学研究总体上仍呈现良好势头,特别是在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一、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社会伦理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探寻的课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伦理内容与追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民富、国强为目标,具有明确的伦理目的性。探析邓小平的社会伦理思想,对于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确认识现实中的社会伦理问题,进一步推进改革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学者们普遍指出,邓小平社会伦理思想贯穿着科学的方法,具有理论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 如何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这是举国上下一致关心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处理农业现代化中的各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本质讨论述要鲍刚毅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于后。一、邓小平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视角。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邓小平是用社会主义的实际目标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马克思曾讲过“共产主义是用实践手段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践的运动”。人类最全面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直接有关的社会主义的两大目标,二者是目的与基础的关系。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二者是统一的,而现实生活中又经常发生矛盾,先富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使两大目标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过去人们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割断了两者的有机联系。现在有人又以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提法只讲生产力,其实他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加以阐述的。同时,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制度、本质与现象、革命与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朱登潮 《学海》2005,(5):11-14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逝世,对我国人民和我们的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把他所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实际行动寄托我们的哀思。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时此刻,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丰功伟绩,自然会回忆起与邓小平的名字密不可分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即实践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这一事件的实际发生、发展过程和实质来说,这是一次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的思想大解放、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农业生产形势好,整个国民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农业受到挫折,就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不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活改善,而且为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保证了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自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