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儿童选言推理能力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对儿童选言推理能力发展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选言推理是其中一个前提为选言判断,另一个前提对这个选言判断的一部分选言肢进行肯定或否定的演绎推理。选言判断分不相容选言判断和相容选言判断两种。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事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逻辑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情况:比如,区分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就要考察选言支之间是否互相排斥,若选言支之间互相排斥,不能同真,则此选言判断为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若选言支之间不互相排斥,可以同真,则此选言判断为相容的选言判  相似文献   

3.
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运用否定肯定式时必须穷尽一切选言支,如果不穷尽,就算否定一部份选言支,那也不能肯定剩下的选言支,否则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仅就一凶杀案的破案过程看是否穷尽一切选言支在刑事侦查中的不同作用。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某地金龙水库浮起一具尸体。一个人的死亡,原因不外乎是:病亡、自杀、他杀或其他不幸事故。  相似文献   

4.
选言推理的大前提是选言判断。这种推理有时用肯定否定式,有时用否定肯定式。学生由于初学,往往会感到头绪纷繁,不易堂握。教学中可以考虑一开始就把如何运用这种推理形式,提纲挈领地表述出来,然后依次作具体解释。可以把这种推理形式的运用,概括成这样四句话: 大前提相容而穷尽,只能用否定肯定式;大前提相容而不穷尽,两种方式都不能用,大前提不相容而穷尽,两种方式都能用;大前提不相容而不穷尽,只能用肯定否定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逻辑学界对负选言判断流行着下列说法,例如: 负选言判断是对一个选言判断的否定,由于选言判断中的肢判断中,只要有一个选言肢真,则整个选言判断就是真的。因而,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就不能是一个相应的选言判断,而必须是各个肢判断都是否定的联言判断,可用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6.
“反正法”和“选言法”是间接论证的两种常见的方法。所谓反证法就是通过确是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论证。所谓选言法就是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种可能外,选言判断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是虚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论证方法。从推理形式上说,反证法和选言法各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形式呢?一般认为,选言法从推理形式上说是运用了选言推理的  相似文献   

7.
大地春回,竹笋上市,很受顾客欢迎。可是有一天,某菜场的营业员在卖竹笋的同时,硬要搭卖鸡毛菜。很多顾客不同意。这位营业员振振有词地说:“要么两样都买,要么两样都不买。”不少顾客批评她蛮不讲理,引起了一场风波。从逻辑上分析,这位营业员的话,的确是不讲理的。所谓“不讲理”,就是不合逻辑。“要么两样都买,要么两样都不买,”这是一个选言判断。这个选言判断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两个选言肢。我们知道选言判断的选言肢有“穷尽”  相似文献   

8.
选言命题(或称“选言判断”)常用的逻辑联结项,一是“要么”,一是“或者”。用“要么”联结肢命题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不相容选言命题。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其逻辑性质是当且仅当有一个肢命题为真,整个命题为真。就是说,不相容  相似文献   

9.
选言推理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形式。它是以一个选言判断和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结论为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的演绎推理。它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者只有否定肯定式一种推理形式,而后者却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推理形式。它的语言表述形式是多样的: 一、限选复句表达选言推理限选复句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在特定的语境中,当结论是不言面喻时,就可以用这种复句表达省略小前提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方阵是用以表示性质判断或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的。现在如果我们把它的含义扩大,那么这个逻辑方阵也可以表示复合判断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个赋予更多含义的逻辑方阵中可以用来表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几种基本的复合判断,并能直观地显示这些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这个逻辑方阵表示如下(图<一>)  相似文献   

11.
假设V=终极L,则连续统假设为真,并且所有关于集合论的独立性问题都可以还原为有关更大无穷的公理,它还为集合论提供了一个对科恩力破免疫的公理化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这将是哥德尔纲领的一个实现。更进一步,如果V=终极L是真的,那么就存在一个独特的集合论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真实的集合宇宙。这一事实本身说明集合的宇宙是一个确定的客观实在,可以看作是支持柏拉图主义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这个作品在思想性方面有缺点,或在艺术性方面有缺点,或两者兼而有之。”到底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在目前的形式逻辑教材中说法不一。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下称金本)等说它是相容选言判断。而吴家国主编的《<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则说它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似文献   

13.
《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判断是什么选言判断?”(见该书第296页) 该书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这个判断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但没加分析。对这个参考答案,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它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参看《逻辑与语言学习》1985年第4期,第16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逻辑中,人们通常以“或者”这个语词作为表达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 在选言判断的语言表达中,人们有时也仅用“或”这个字来联结选言肢,这时的“或”是“或者”的省略,其含义与“或者”相同。但要注意单独使用“或”字的语句,并非一定表达选言判断。如说:“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是大公无私的”。在这句话中,语词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逻辑知识《复合判断》一文,经过删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教学,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是其中“选言判断”修改以后,有的仍欠稳妥,尚有值得推敲之处,兹赘述于下: “(8)稻子长得不好,不是缺肥,就是缺水。”“这个选言判断的两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因为稻子长得不好,可能是既缺肥,又缺水。应该把‘不是……就是……’改为‘或者……或者……’才恰当。”  相似文献   

16.
一、对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不同理解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指用复句表述的选言判断中的一种,它们的最后一个分句断定了前面分句所表述的选言肢可以同时真。如下面三例: (一)、这份统计表情或者  相似文献   

17.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如别人发问:“你还干小偷吗?”这句问话中就隐含着一个假定:“你干过小偷”。如果你干过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你没有干个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不真实的。对于这个隐含着不真实假定的复杂问语,不管你回答“没干”还是“干过”,你都是小偷了。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诱使别人落入他预设的圈套。也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有些人认为复杂问语不能用于办案之中,因为用于办案中就是一种违  相似文献   

18.
(在这篇论文里,我把多值逻辑中反对排中律的论据找来,并试图对其进行一番考查。首先,我叙述了反对排中律的论据,然后试图对它的力量作出估价,凡是这个论据显得不充分之处,我就试着提出一种理由予以支持。在我时这个理由所作的批评里,我也努力对提出这一否定的动机——引起争论的那些东西,以及这一否定的份量如何,作了某些证明。) (一)导言传统逻辑的法则基本上是从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传统逻辑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三大思维规律。第一条是同一律,其内容是:“A就是A”或者是“如果某命题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第二条  相似文献   

19.
张扬与内敛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做是一棵植株,那么,张扬就是花朵的盛放,内敛就是果实的低沉;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一次捕捞,那么,张扬就是轻松地撒开鱼网,内敛就是沉甸甸地收网;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作一张劲弓,那么,张扬就是百步穿杨后的精彩破的,内敛就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20.
<正>又要到母亲节了,我当妈妈六年了,如果笼统地总结一下,那就是:不容易啊,当个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我是个高龄妈妈,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怀孕生孩子不是个很容易的事儿吗?等到我真的想生个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咋就那么难呢?各种困难、各种阻碍,中医、西医、偏方、试管手术等方法都试了,千辛万苦都经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