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伟犬的创造     
@@ 科学工作者告诉我们: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是由9大行星、33颗卫星及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组成.9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的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居住着60多亿人口的地球在其间,不过是个小弟弟.大哥是木星.  相似文献   

2.
近年,国外盛传1999年行星“大十字”将引发人类大灾难的预言,随后这一说法也流传到境内。人们在问,1999年8月18日,真会有行星“大十字”出现在天穹上吗?行星“大十字”对地球和人类有没有影响?首先,大行星在天穹上的列阵和会聚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方位在天球上投影的视...  相似文献   

3.
地、大地Earth,Terra地,敬称大地,从广义的科学角度称为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人类称呼地球为世界。地球有上百万种生物,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关于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报道或预测屡见不鲜,大家也议论纷纷,甚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那么,行星、彗星到底会不会撞击地球呢?笔者翻阅了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是地心说,它是由公元前2世纪在亚历山大城工作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在<天文学大成>中,他总结了已有的关于月亮和行星运动的观念,指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不动的,所有的天体围绕地球作循环旋转;这些旋转是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关于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报道或预测屡见不鲜,大家也议论纷纷.甚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那么,行星、彗星到底会不会撞击地球呢?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7.
真月 《法音》2005,(11):6-11
(2005年10月24日)一、讨论的背景与前提我们生活在所谓“世界化(全球化)”时代中,世界化可以说是通过地球这个空间概念融合在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从天文或宇宙观点看待地球这个行星,并表示在这个行星内展开的各种状况特征,强调了一种将“地球“看作是一个单位的认识。过去,我们将该地球称之为世界,为了将在此生存的所有人与生态系中的其它动物区分,把它称之为人类。“人类的发展”是指,超越特定地区种族或文化界限的地球上所有人共同的较为正确的成就。当前的人类正经历着对可持续发展持怀疑态度以及担心人性丧失等价值…  相似文献   

8.
除太阳、月亮之外金星是天空中肉眼能够看到的最明亮的星,最亮的时候达4.4等,比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14倍。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晓星、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黄昏星。金星接受的阳光比地球多了一倍,笼罩金星的厚密云层将大约75%的阳光反射到空间,使它变得光彩夺目。无论从年龄、体积、形态、密度, 还是诞生时的环境上看,金星都与地球非常相似, 因此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人们猜测那里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具有假说性质的理论之后,总是期待着该种假说理论能被进一步证实,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接受一种理论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地球本身也有自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绕地球运动。他在提出日心说理论时,运用了关于日食、月食、  相似文献   

10.
一、奎因奎因批评模态逻辑的武器是所谓的等词可替换性原则。根据他的表述,“这一原则规定:给定一个真等同陈述,可以用它的两个词项中的一个替换另一个出现在任一真陈述中的的词项,得到的陈述仍是真的。”(Quine,2004,p.360)显然,这一原则在模态语境下是失效的,因为将真等同陈述“行星的数目=9”中的一个词项“行星的数目”替换另一个出现在真陈述“9必然大于7”中的词项“9”,得到的陈述“行星的数目必然大于7”却是假的。照一般意见,“9大于7”是数学真理,是必然的,而“行星的数目大于7”是事实真理,不是必然的。(同上,pp.363-364)等词可…  相似文献   

11.
尼古拉·哥白尼的科学功绩,就在于他不仅开创了现代天文学,而且开创了关于宇宙与自然界的新兴科学。关于存在着支配自然界的规律的知识,是由于研究天空,研究太阳、恒星与行星的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因为在那里规律性最为明显。从认识史中可以看到,最困难的是完成第一步。在认识宇宙方面,哥白尼完成了最困难与最重要的第一步。他把计算系统从地球移到太阳,向世界宣告各行星是绕太阳旋转,而不是绕地球旋转。如今,我们可以远远地游览宇宙,我们不仅可以在思想上从地球移到太阳,而且也可以由太阳移到各恒星,由恒星移到我们的银河中心,由我们的银河系转移到遥远的星云。在游览宇宙(在这一游  相似文献   

12.
太阳系里的行星和卫星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着,天文工作者已能很准确地计算出许多年后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置,并根据这种知识而预报日月食的发生。看来太阳系一切都井井有条,既和谐又平静,似乎不存在什么矛盾什么斗争。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太阳系目前的稳定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而且这种稳定只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就拿地球和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这个最简单的天体系统来说吧。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断地绕地球转动,严格地说是两者都绕它们的共同质量中心转动。地月系这个统一体的存在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矛  相似文献   

13.
1.人类的全球王国在我生活的时代,人类的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和令人吃惊的变化。但就近几十年历史来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类数千年缓慢发展的历史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富有生气的纪元开始。标志着这个变革的那些重大事件对我们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以致于我们对这个新时代是光辉灿烂的还是阴森可怖的这一问题感到迷惘。事实上,它是已经变化了的地球上的人类处境问题。人类从它成为地球这颗行星的许多生物之一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在地球上建立了自己的无与伦比的帝国。  相似文献   

14.
蜥蜴太弱小了.几乎比它大的动物都是它的天敌。但,它却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万年。蜥蜴生存之道无非是两个字:适应。蜥蜴可以随环境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肤色。  相似文献   

15.
从十七世纪起,科学方法论有了新的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除了原来的天文学和地球上的力学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学科,这就是光学、化学、生理学的确立;原来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宏观物体,象行星的位置、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单摆的周期等等,而新出现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却向微观和亚微观的领域转移了。例如,笛卡儿、霍布斯、胡克和牛顿寻求解释光线通过棱镜的折射,这些解释都求助  相似文献   

16.
辛竹 《科学与无神论》2009,(3):F0003-F0003
1971年,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欧文登上月球,从月球上远眺地球,他是这样描一述的:“站在月球上远远望去,我第一次惊异地发现,地球是那样的伟大而美丽,又是那样的渺小而脆弓弓!她就像一个蓝色的皮球,孤零零地悬在黑乎乎的空际——在漠漠无垠的宇宙中,造化赐给人类的,竟是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她太宝贵了!那一刻,我最迫切的想法是重返地球并告诉所有的人们:只有我们的地球是温暧的、有生命的,好好地照料我们的地球,珍惜我们的地球;加倍地爱护环境,爱护生命,爱护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  相似文献   

18.
恩惠 《天风》2012,(1):65
目前,世上基督徒人数大约占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成为基督徒呢?一、我需要知道"我从哪里来"!浩瀚的宇宙,多彩的世界,日月经天,江河运地,花草树木,百兽人类,究竟这一切从何而来?幼时,便问这些问题。可惜没有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稍长,我们上学,知道地球并其他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精准深奥微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无数银河系。我们追问来源,老师只能说"自然而来",可我们又问,"自然"它究竟姓什么?  相似文献   

19.
足球随想     
一 每逢世界杯,足球在转动,地球在转动,足球与地球一起转动。大球带动小球,小球推动大球,小的足球有时比大的地球转动得更加猛烈。  相似文献   

20.
寓言4则     
疑惑的星星星星在天空里一闪一闪地放着微弱的光,它很纳闷:自己这么强大,要比地球大出好多倍呢!可在人们心中满天的群星也抵不过一个小小的地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它大喊!地球告诉它:我在人们心中很重要是因为我把自己放得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