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炎国 《哲学动态》2006,39(6):32-35
荣辱观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对于光荣与耻辱及其社会价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光荣通常用以指称有益的、值得褒奖的人和事,耻辱通常用以指称有害的、需要贬斥的人和事。因此,荣辱观实质上也是一种道德评价的价值标准:光荣标示肯定的道德评价,即被指认为对于个人、民族、社会具有正价值;耻辱标示否定的道德评价,即被指认为对于个人、民族、社会具有负价值。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1]在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的社会中,这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归根到底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为基础和出发…  相似文献   

2.
所谓个人道德主体性就是指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表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道德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以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植根于个人与道德的本质联系,因此它深刻地体现在道德  相似文献   

3.
人的自我超越是人生的永恒追求。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的人,都在以其自己的方式追求着人的自我超越:或者是宗教的超越,或者是现实的超越,从而都把人导入一种不满足于现状而直指未来的前进征程。个人的自我超越的基本内容是道德的超越,而个人自我超越的功能则表现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超越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所以,社会必须对个人的自我超越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以保证个人自我超越的正确方向。一、人在道德确证中的自我超越人的自我超越也就是他对自己现有的境界、目标、尺度,或环境条件和限制的突破。人在这种超越…  相似文献   

4.
人是道德的主体肖雪慧道德起源于人类对良好生活原则的探寻,并以规范的形式把有利于个体和类的保存发展的行为确立下来。它既应为人们满足起码的生存需要提供必要的社会准则,又应为人们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提供导向和行为方式。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是产生并服务于人的需要的工具。道德的工具本质揭示了人作为道德的主体与道德之间的基本关系:道德是为人而存在,不是人为道德而存在。然而,在道德实际运行中,它的工具本质常常被忘却,出现道德由工具变为目的,人由道德主体变为被道德役使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切文化规范起作用的特点往往是要由工具上升为目的方可更好地实现其作用。道德必须具有它的神圣性,使人们把它作为值得追求的事,道德规范的作用才由于具备自律的基础而得到保证。不过,这个原因还是潜在的。只有当它与某些社会原因结合在一起时,潜在的原因才会转化为现实。比如,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各社会集团的利益斗争导致社会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对峙格局。统治集团的道德作为在全社会占支配地位的道德,一方面或多或少包含一些体现人类社会生活共同要求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这种道德的核心内容却是直接从他们的特殊利益中引伸出来的。因而道德在本质上就成  相似文献   

5.
个性的社会化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问题之一,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个性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人论学说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其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必定要按照特定的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需求。《管子》中所强调的人,也是一种社会化的人。它要求人们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6.
一、男性社会化的起点:性角色定型化社会化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中,使每个社会成员从自然人被教化为社会人,在社会化中人们获得了个性。并且学会了他们所在的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因为社会化对人是如此之重要。它也便成为  相似文献   

7.
王荔 《美与时代》2014,(9):108-108
素质与修养,就是个人认识、情感、意识、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一个人只有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更好的履行社会义务,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才能养成良好的内在素质。也就是一个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给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生实践活动的深入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每个民族,每种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从人出生的那一天起,这种传统的文化就开始影响他,塑造他。除了家庭和一般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影响外,学校教育同样是孩子们社会化不可忽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育能够非常系统而又高效率地把社会规范、价值观,道德、知识,技能灌输给学生。这样,学校教育在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容方面的作用便是显而易见的了。对小学课本的  相似文献   

9.
刘丽 《心理科学》2001,24(3):378-379
社会化,即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道德社会化,即个体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形成人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过程,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在谈到道德社会化研究时介绍的都是西方的理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超我”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相似文献   

10.
受尼采的影响,阿多诺认为,不存在道德的可靠性。不能简单地认为,被所有人一致接受的规范就是道德的,在矛盾着的社会中,任何一种道德规范的实施都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因此,我们要赎罪。这也是与人自身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在阿多诺看来,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但是这个理性是自我矛盾的。人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人的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人自身和社会矛盾的缩影。由于这种矛盾,人总是在矛盾状态中生活,他要做好人就必须做坏人。由此,阿多诺指出,在错误的生活之中不存在正确的生活。由于人和社会的这种矛盾,人们无法为牺牲自我以维系社会的伦理行为提供合理性的辩护。由于不存在可靠的道德,在社会和个人的矛盾中,个人只能用责任来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辩护。这也表明,在当代社会,我们必须从规范伦理学走向责任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道德是指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要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的损害后果的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该行为方式也常常是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大众道德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道德榜样的基础。它非常重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有效整合,并将其融汇在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权利     
在道德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道德义务的实质,即是社会和他人对个体的行为要求。但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可能只是单向的义务关系,因此,有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行为要求,也必然有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要求,这种行为要求,属于道德范围的,便是道德权利。道德权利的客观基础便是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利益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延伸的辐射外场刘喜珍曾钊新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领域。道德延伸是指退休后继续进行道德社会化,将高尚的品德融入社会中,作为醇化社会风尚的一部分的活动。道德延伸不仅取决于主体对我向内场的“设置”与“修造”,也有赖于社会为道...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性的获得依靠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认同感与责任感,而这种感性认同与理性认知均诉诸于道德主体意识的建构和完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道德主体意识也处于动态的历史生成与发展过程之中。现实境遇促使我们从主体意识与道德意识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思当下道德主体意识的时代局限,重塑其应然状态,这不仅是道德治理有效性获得的理论基础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道德进步标准是用来评价道德自身进步的尺度,人们用它来判断一个社会道德的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卑下、上升与衰败,从而揭示人类在道德这一特殊领域完善的前景,为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建构提供科学的价值取问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读物中的男性和女性:交叉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就是一个不断前进着的社会里的成员教育他们的儿童充任该社会各种角色的一种过程。社会化的非正式方面(如通过一定行为的塑造、谈话方式、用语调表达各种含蓄的意义等)都反映着Sandra Bem所谓的“无意识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比直截了当地去塑造儿童行为所能起到的作用要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从人本道德原则出发,一方面可以引衍出对个人的系列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引衍出对社会的系列规范,而这两个方面的规范之总和,就构成了人本道德规范系统.人本道德规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人本道德原则引衍各种更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外,也以人本道德原则为标准,从各种既有道德规范系统中吸纳合理的成分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道德的本质,说法种种,在笔者看来,道德的真正本质是主体性(包括群体主体性和个人主体性)的集中表现的确证,是主体规约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工具和社会形式。群体道德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一是要协调群体内部的各种道德关系、规范约束单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群体得以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绑架现象频繁出现.现有的报道与研究大多对施事方持批评态度,这既不合乎事实也不符合直觉,更回避了道德绑架现象的实质.种种道德绑架得以进行,均需要预设以下核心论证:从道德上的好推出道德上应该做;从道德上应该做推出不做就应该被谴责;从应该被谴责推出对谴责加以表达的恰当性.替受事方辩解的阐述大多反对核心论证中的第二个命题,希望以此阻断核心论证,中止道德绑架.常见的阻断方式有三种:区分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主张义务的整体性以及诉诸免责条件.但是,这些方式无法彻底阻断核心论证.道德绑架的实质在于施事方所提要求的道德性与受事方眼中的不合意性之间的冲突得不到调解.由于资源、人的能力与认知的有限性,道德绑架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从严格道德责任概念看,将人为的气候变化简单地归咎为个人责任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它无法满足严格道德责任所要求的主体明确、主观故意和因果关系的三个基本要件。然而如果将气候责任视为集体责任又会面临集体意愿不明确和责任不对等问题。如果能够以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气候责任,不难发现个人行为只是基于他们各自社会背景的行动,气候变化也只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结果,虽然也与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相关,但并非全部,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结构化特征方面。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结构性非正义,如果从这个视角来审视气候责任,这必然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对可以追溯到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承担责任,而且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对导致气候变化的结构性非正义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