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喜欢白雪。记忆中的故乡一片洁白,也许那时下雪多,冬天的故乡整个醉入了雪的怀抱。长大后更喜欢雪山上的雪,只因那儿的雪是立体的。平原地势低雪易污易融,雪山海拔高雪终年不化不污。你想心灵永远纯洁如雪,是不是应该努力把自己变高呢?喜欢白云。蓝的天空飘着白的云,原来天的心也透亮;若飘满乌黑的云,说明天的心也遭堵。喜欢风清月白的夜晚。月是  相似文献   

2.
茧藏     
北犇在《春天》一诗中写道:“冬天的村庄/是一只茧/裹着白雪做的棉/静静等待/化蛹成蝶的春天……春天到了/青草爬满山坡/阳光荡漾笑脸/那只蝶煽动翅膀/振翅欲飞。”  相似文献   

3.
欣赏生活     
正生活要怎样来欣赏?借助前人的智慧与自己的观察,许多美就在你的四周。我将前人感悟的生活中的美,分三方面来欣赏。第一是大自然的美。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高山适宜看积雪,平山适宜看明月。一样是山,你能分辨它们的美有何不同吗?就自然景物来说,春天好美的是雪,夏天好美的是云,秋  相似文献   

4.
中国辞典对"雪隐"的记载比较混乱,没有提供本国依据而主要借用日本文献,且解释中多有错误。其根本原因是不清楚"雪隐"的语源和流变。"雪隐"一词首见于元代月江正印语录中的《赠省净头》偈,一开始便极有可能与雪窦重显发生关联,但二者关系的明确是从竺仙梵仙开始的。之后日僧基本接受了中国元人的解释,并逐渐播扬,使"雪窦重显说"这一论断在日本几为公论。不过,日本对"雪隐"的接受并不完全是被动和机械的,而是"化"进了其民族性。"雪隐"作为厕所的意思,是在日本产生的。这一新变和"西净说""青椿说"一样,均与日本语音和地域民俗密切相关,并折射出中日禅宗文化交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贵州民族宗教》2008,(2):13-14
2008年1月,让我们记住这个春天,记住这段被冰雪封冻的日子。自1月12日以来,务川遭遇了50多年不曾有过的冰冻雪凝天气,全县15个乡镇19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难。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全县人民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抗雪救灾中。  相似文献   

6.
1996年2月21日—28日,春节刚过,春寒料峭,田野覆盖着雪,屋檐悬挂着冰。但是,三灶乡后丰教堂里比春天还温暖,比秋天还宜人。洋溢着的赞美歌声,驱赶了冰雪的严寒。 爱火融化冰雪 三灶乡有十五所教会,信徒五千余人,而后丰教会是全乡教会的中心所在。信徒人数虽多,但素质偏低。面对这种情况,阜宁县三自王加志  相似文献   

7.
《贵州民族宗教》2009,(2):13-14
2008年1月,让我们记住这个春天,记住这段被冰雪封冻的日子。自1月12日以来,务川遭遇了50多年不曾有过的冰冻雪凝天气,全县15个乡镇19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难。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全县人民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抗雪救灾中。在这段抗击雪凝冰冻的日子里,有一位基层民政系统领导干部,他不畏艰难,不惧严寒,战斗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履行了“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民政工作职责、为夺取抗雪救灾工作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兴江司志。  相似文献   

8.
负重前行     
阳春三月的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午时的太阳爬上了头顶,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我因有急事要去外地,便拦住一辆松花江微型车。司机是个女的,40岁左右,身体微胖,留着一头短发。她告诉我,雪大路滑,有些大客车停运了,小车还可以跑。车上只有我一个乘客。坐在车里,我向车外望去,山路弯弯,有的地段雪化得泥泞,还有的结了一层冰,光溜溜的,所以,车速很慢。我心里很急,时不时地看手表,实在忍不住问司机:能不能开快点儿啊,我有急事。  相似文献   

9.
禅林清韵     
《法音》1983,(2)
咏五台雪相雾卷霞飞拥翠峦,东台绝顶望天宽。潭清月满人如画,云散心空体自安。夜礼金灯明点点,朝看旭日影团团。那罗延窟跏趺坐,似共神龙带雪蟠。百花丛里上南台,锦绣峰高眼豁开。风卷残云翻绿叶,松沾微雨滴苍苔。相逢老衲摩肩过,恍似文殊化影来。  相似文献   

10.
日日是好日     
正宋代有一个高僧叫无门慧开,他幼年入道,参习经论,是一个大智慧者。他写过一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说得真好,到底是开悟了的禅师,境界自然不是常人可比,既有情怀,又有风雅,一首小小的禅诗,闲逸,睿智,自然而然地道出人生真谛,可见守得一颗平常心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春天花儿都开好了,秋天一盏明月挂在天上,夏天凉风款款,冬天白雪皑皑,春花秋月,夏风  相似文献   

1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写的一首著名的绝句。动态的描写与静态的刻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趣盎然的春天的图画。地质工作者尤其对最后一句发生了兴趣。现在的草堂前的浣花溪已是名符其实的小溪,蚱蜢小舟尚载不起,更何况来自江浙的万里客船!现在的成都也并无水道与江浙直接通航。而杜甫却说“门泊东吴万里船”,可能一千二百多年  相似文献   

12.
雪霁之美     
正晴雪,只能在乡间,走出村庄,视野一望无际——不管是平原,还是丘陵,都好。晴雪,是雪霁之景,落了一夜的雪,并且雪一定要大,大到足够把田野覆盖了;第二天早晨,天空霍然一晴。一晴如洗,天空是一种深寒的蓝,蓝莹莹的,像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时间光芒的蓝水晶。这时,你站立村口,向田野望去,天蓝雪白,天地间,便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你会觉得天地间,隔得是那么的遥远,而眺望  相似文献   

13.
春之声     
王飞 《天风》2004,(3):13-13
经过了冬天的蛰伏和对春天的希冀,我们进入了春天。春之花,春之雨,春之雾,春天的小草,春天涓涓的小溪,潺潺的流水;映入眼帘的是山绿,水绿,田野绿油油的一片,直绿到人的心田。  相似文献   

14.
雪景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素材之一。《关山密雪图》是许道宁描绘北方雪景山水的画作。通过对《关山密雪图》的技法、布局的分析,揭示雪在画作中展现出来的生命之叹。  相似文献   

15.
春如泥     
正老家旧村落改造,房屋被推,瓦砾处处。破败里,喜获几个被弃的青瓦瓮,宝贝似的搬回。先在底部钻个小孔,又填了半瓮泥,静静置于院子一角,只待秋分时,移栽几棵牡丹。冬天下了场雪,春天洒了阵雨。一天,我打瓮边经过,意外发现,瓮口郁郁青青,莹绿衬着青瓦,有浑朴之美。这,是怎么回事?蹲下细看,才发现是些自发的野草花。那些草,有三叶草、狗尾草、荠菜。还有两棵荩草——一种《诗经》里被称作"绿"的  相似文献   

16.
四壁雪     
古时苏东坡曾有一间雪堂,绘雪于四壁之间,这是文人的一份高深雅致。我也有小屋一间,四壁如雪,不曾装饰瓷砖或实木,虽则与“雪堂”异曲同工,到了咱这里,其实只是懒人闲致。于是,一人一屋,持本来面目,素面相对。  相似文献   

17.
正时入冬天,正是赏雪的好时节。雪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冬天的宠儿;雪给我们带来了纯洁的美丽与无尽的遐想。冬天来临,那琼花玉蕊般的雪花漫天飘舞,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怀。赏雪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对健康亦大有裨益。雪有四美,美得安静不张扬,美得纯洁有灵气。雪之美,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铺,匀也;洞窗映辉,明也。  相似文献   

18.
夏夜静思     
小羊 《天风》2006,(16):35
夏夜,一缕爽风擦身而过,拂起联翩思绪。世人喜爱春天,春风宜人,春阳和煦,春花烂漫,春意盎然……咏春诗赋溢满人间。世人更爱秋天,金风送爽,秋高云淡,秋实累累,秋色迷人……赋秋华章犹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亦爱冬天,瑞雪兆丰年,银装素裹,万树李花,冰雕玉砌……吟冬颂雪,扬扬洒洒。而吟咏夏天的诗歌寥若晨星,怨夏之词泛如海沙,  相似文献   

19.
雪狐的脾气     
正雪狐生活在北极地区,皮毛十分珍贵,因此过去常常被人当作捕猎对象。猎人捕猎雪狐,主要办法是下夹子,在冰天雪地里到处下,以增大捕获雪狐的概率。有个特殊的现象不得不提,那就是这里曾出现过缺少一条腿的雪狐,它们靠着三条腿同样生活在这里。为什么有缺腿的雪狐?这还得从猎人捕猎开始说起。暴风雪过后,猎人布下的夹子被雪覆盖,隐蔽性更强,雪狐  相似文献   

20.
作客龙华     
春节前从北京去了趟上海龙华寺,说是随喜一个小法会,其实是找个机会和新老朋友聚一聚,抢先给照诚法师拜个早年。结果赶上了雪。法会前照诚法师对来宾说,雪就在头顶,只给我们留点洒净的时间。果然,活动一结束,雪就飘然而落。来宾中有些文化名流,其中86岁高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