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自世祖1260在北京建都起,至顺帝1368逃出北京而亡的一百零八年间,诸帝及皇室都重视佛教。史载“元兴,崇尚释氏”(《元史·释老传》),世祖忽必烈即位前,便邀请西藏名僧帕思巴东来,即位后又奉其为帝师,使掌全国佛教,并统领西藏政教。元代以后设宣政院,“掌天下释教”,从政治上控制佛教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元代五台山佛教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佛教,一般是指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建国号曰大元,到元惠宗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而亡的九十七年间的佛教,而元代五台山的佛教则要从世祖即位以前谈起。这是因为西藏名僧八思巴于蒙哥汗七年(1257年)至五台山,表示着喇嘛教的传入。喇嘛教的传入,使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9,(4)
中国西藏地方的佛教,自七世纪经松赞干布王的大力提倡,到公元841年又经历了朗达玛王灭法的劫难,此后近一世纪西藏都没有出家僧伽,到宋初,卢梅往西康学佛回藏重集僧伽弘扬佛教,西藏佛教再一次兴起并一直发展至今,史学家一般将此前的西藏佛教称为前弘期佛教,将此后的佛教称为后弘期佛教。西藏佛教的前弘时期主要流布于上层阶级之间,后弘时期的佛教开始广播民间,吸取前弘期佛教的教训使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康熙皇帝,谓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译言金也,觉罗即姓氏之义,玄烨是名,满族人。生于公元1654年,为清世祖章皇帝第三子,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丙辰,世祖崩,帝年八岁,是年即位,改元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于公元1722年崩,谥号清圣主,是清初第二代皇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也即从公  相似文献   

6.
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十二世纪期间,佛教形成了整个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西藏通过佛教,也与印度发生了接触。佛教对于西藏文化的发展,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公元八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一批卓越的大师去西藏宣传佛教。西藏松巴堪布的《如意宝树史》向我们提供一份很长的印度大师的名单。他们访问西藏弘扬佛教,并参加了西藏的佛典翻译工作。布敦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份访问西藏的大师名单。根据达斯  相似文献   

7.
西藏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到目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现在美国约有70000佛教徒,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西藏佛教派系的教徒。西藏佛教传入美国一事颇有戏剧性。因此,本文拟就西藏佛教传入美国的原因、传播状况和影响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1,(10)
西藏,唐代称为吐番,明代称为乌斯藏,意译是“清净中心”,清代才称西藏。西藏居亚洲屋脊,是世界第一高原,高度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藏族人口约370多万,分布在西藏、青海、西康一带。佛教从内地传入藏族地区,始于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下嫁带去了佛像和经典,松赞干布造惹摩伽寺(小昭寺)以安奉释迦等身太子像,又建迦刹等十二寺于拉萨四周各要地和许多修定道场从事礼拜,使内地佛教深入藏族地区;松赞干布娶尼泊尔  相似文献   

9.
藏密文人,其实就是从文化角度来着眼与把握的西藏佛教密宗体系。 藏族人民在佛教传入之前也就有了伟大的文化创造。藏密文化是西藏本土文化与晚期大乘佛教传统碰撞与融合的产物。西藏之首先接触佛教、应该以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为可靠记录。通过对佛教的吸收、藏族同胞。当然首先是贵族阶层接受了印度文化的精华,派遣宗室子弟到印度留学佛教,依梵文“笈多”字体创制文字,翻译佛经,并请北印度佛教密宗大师莲花生到藏,建立密教这一西藏特有的文化。但是,汉地对西藏  相似文献   

10.
1984年第一期《西藏研究》刊登了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著名藏族学者才旦夏茸教授撰写的《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一文。文章就汉语中有关藏传佛教宗派名称的习惯叫法作了辨析。关于不能同意称藏蒙传佛教为“喇嘛教”之见作者指出:“正如汉族地区自古盛行的佛教即称佛教才合乎本意而无争端一样,藏传佛教,汉语也应称佛教;或冠以地名,称西藏佛教;蒙传佛教则称蒙古佛教。我认为这样命名根本无错。”作者还指出:由于喇嘛教这一错误的名词,使现在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藏族喇嘛们对佛法进行了许多改革和掺混,把藏蒙传佛教看成不同于佛教的“喇嘛教”,“是佛教的异类”。作者说:“这是绝不能同意的。”关于不同意称佛教宁玛派为“红教”之见文章说,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称呼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开始的。那时班智达牟迪及大译师仁钦桑  相似文献   

11.
顺治皇帝(1627~1661),讳福临,六岁登基,历史上称“清世祖章皇帝”,是大清帝国入主中国内地的第一位君主。在位18年,顺治十八年驾崩,享年24岁。 清世祖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与佛教尤其是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诏禅僧问道,并躬身参禅打坐,最后发展到剃发试图出家。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8,(4):10-11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讯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2008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于4月8日-10日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台湾、香港地区的48位讲经法师参加。全国性大型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建国以来尚属首次。在会上,大家对前不久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深表关注.与会法师认为佛教历来奉行  相似文献   

13.
北京民族图书馆编辑了一部《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全书搜集了一百八十五位历代藏族学者著作的目录,用藏汉两种文字对照,共分三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第一分册收入五十四位西藏高僧大德文集的子目,并附有作者生平简介,于今年十月一日出版,向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第一分册是佛学著作,以研究佛学、阐述佛典、弘扬佛法为主。西藏是我国佛教盛行的地区之一,西藏佛教几乎成为多种学科的综合反映,包含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1930年太虚大师应四川省佛教会电邀,入川弘法,于9月24日抵达重庆,刘湘于杨柳街招待所设宴欢迎大师。刘湘当时任二十一军军长,统治四川,他想将西康和西藏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西藏民众笃信佛教,政治、文化与佛教融为一体,要笼络西藏必须从佛教入手。于是,刘湘会同四川省政府,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10)
<正>为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积极推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震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2015年9月24日至26日,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副秘书长全柏音为秘书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李寒颖为顾问的中国佛教协会慰问团一行7人,到访西藏自治区,向西藏受灾较为严重的20所寺院捐赠20部《甘珠尔》大藏经,此行密切了中国佛协与西藏分会,以及汉传佛教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0,(10)
<正>本刊讯9月19日,"2010北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这是继"2008北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以来,由北京市佛教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北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佛教自公元前,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传入中国内地和朝鲜、日本等国的通常称为北传佛教,传入我国西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的称为藏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及我国云南边题的称为南传佛教。到今天,佛教的传播得到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佛教徒6亿多人。在世界佛教中,藏传佛教越来越受到重视。佛教渗透于藏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西藏的文字本身就脱胎于梵文,没有佛教就没有西藏的文化。但是,中国内地在历史上号称为第二佛国,汉地佛教也是世界佛教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与全真教的成立[日]福井文雅一俯瞰中国佛教史,可以说能成为历史之转机的事件有好多起。所谓的“三武一宗法难”、元朝西藏佛教的振兴,清朝以来居士佛教的盛行等即其例证。它们使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有时甚至是质变。从这种意义上讲,每次事件都的确可以构...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3):68
<正>本刊讯2月21至25日,应孟加拉国佛教复兴会的邀请,以全国政协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西藏佛学院院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为首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了孟加拉国。代表团出席了在孟佛教复兴会下辖的法王寺举办的2015年度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  相似文献   

20.
次央 《法音》2012,(2):59-61
佛教诞生于距今2500多年前的印度,后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其中,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系经典,称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汉语系经典,称北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等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以及不丹、蒙古、印度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