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亚当和夏娃(伊斯兰教中称阿丹、好娃)是人类的始祖,地球上的第一对夫妇。《古兰经》和《圣经》关于人之初的描述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不同。《圣经》中的人之初《旧约圣经》的《创世记》中有两处关于人之初的描写《,新约圣经》的《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中在解释基督对人类的救赎时也提到亚当。第一处描写:神决“定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让他“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活物”。神赐福于人并要“他生养众多”。神欣赏他的造物,造人之前,每造好一物,都为其取名,而且“神看着是好的”。第…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20年,似乎令大家都难以欢喜快乐起来。年初疫情、北方冰雹、南方洪水、云南蝗灾……生命有挑战,生活不容易。最近读圣经,"欢喜快乐"这个词深入我心。《和合本》圣经中有32个"欢喜快乐",除了6个指的是不太好的意义,其余26个都是好的意义。如《以斯帖记》中,犹大人靠神战胜哈曼计谋,因得胜仇敌而"欢喜快乐";诗歌智慧书中、大小先知书中,神的子民因得救恩而"欢喜快乐",因神赐福而"欢喜快乐";还有《启示录》中,最后大结局的"欢喜快乐"。不容易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该如何欢喜快乐呢?  相似文献   

3.
“因信成义”是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的名言,是《圣经》中的话,有绝对的权威。历来的神学家们都公认,《圣经》是一部救恩书,其救恩福音是不会有错的。因此“因信成义”这句话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4.
信德与行为     
正有些人讲道理强调人的信德,说人因信德成义,因信德而得救,而不说行为如何;有些人强调人的行为,要求基督徒有好行为,好德性。读《圣经》可以知道罗马书重信德,而雅各伯书重行为。古代教会,在新约圣经正典形成过程中,甚至有人认为雅各伯书与罗马书唱反调,因而主张不要把雅各伯书列入正典,其实两书是各有侧重,并不矛盾。信德与行为在我们的教义中,在基督徒的灵性生活中,各占什么地位?怎样才能把他们的位置摆平,各得其所呢?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但对于圣经的诠释历来存在差异。1968年,恩斯特·布洛赫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圣经做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在他看来,圣经并非为神启示的话语,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无神之书。其中一方面充斥着“特殊的主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农民战争的暴动书”,当中又蕴含着体现反抗、革命精神的四重具象。布洛赫认为,“一个读了圣经而不做革命之梦的人是误读圣经的人。”因此,他取道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高扬圣经中所蕴含革命精神来促使人们看清教会的真实面目,从而唤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世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6.
(一) 教义 犹太教,天主教称其为“古教”。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于1992年批准刊行的《圣经》权威版本——思高圣经学会译释的《圣经》73卷足本,已成为中国广大教友每日诵读的精神食粮。其中的《旧约》(古经)46卷(比坊间印刷的39卷本“旧约全书”足足多出7卷书!),就是基督宗教承  相似文献   

7.
孙金 《天风》2005,(6):34-34
神就是爱(约壹4:16),这是上主永恒不变的属性。也贯穿着整本圣经。这位爱的上主他的慈爱不但在《新约》圣经中彰显,在《旧约》圣经中他的慈爱照样已经显明。我们可从《何西阿书》中来看上帝的慈爱。当以色列民悖逆神的时候,他们随从外邦人拜偶像,在“米斯巴”和“他泊山”敬拜假神。他们离弃了他们列祖的上帝。然而作以色列民“丈夫”的耶和华上帝,却要用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他们为“妻”。  相似文献   

8.
《德训篇》《德训篇》是一本很好的神修和伦理生活的指南,是古犹太教后期基督教之前的一册教义精华。也是《旧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智慧书。现将本书内容缕述如下。一、本书的命名本书的书名,大凡与古代的书名类似,多出于后人按书的作者、内容、性质加以题名的。古犹太人称本书为《息辣书》或《息辣箴言》或《息辣规训》。希腊拉丁教父称本书为《息辣之子耶稣的诸德智训》(简称《德训》),四五世纪希腊抄本则名《息辣之子的智慧书》。拉丁通俗本则叫《教会经典》(Liber Ecclesiasticus)。思高圣经学会版《圣经》,沿用爱国老人马公相伯在二十卷《新史合编直讲》中,据教父们所用书名,汉译为《德训篇》。基督新教不承认本书为《正典圣经》。张久宣先生译的《圣经后典》  相似文献   

9.
弘道 《天风》2023,(2):39-41
<正>旧约圣经特别注重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因为上帝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启示他自己,所以我们读圣经不可忽略旧约历史书。在旧约历史书中包含了两组历史书:一组是所谓的申命历史,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纪上/下》,因为这几卷书是从《申命记》的神学“守约蒙福,背约受罚”的角度来解释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命运。另一组是所谓的编年历史,包括《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天风》2008,(22):46-46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基督宗教的经典巨著,也是一部伟大的 文学作品。自中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有“惟一的书” 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 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 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圣经》与世界上许多信仰基督 宗教的民族至今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圣经》包括《旧 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天主教在《新经》 和《古经》之外还包括《次经全书》)。《旧约》共39卷, 分成四类:古经、历史、文苑和预言。其中“历史”12 卷,写的是以色列民族的形成与兴衰的…  相似文献   

12.
方平 《天风》1995,(2):34-35
据《使徒行传》记载,当时的教会甚受“几个从犹太下来的人”的搅扰,他们宣传不受割礼就不能得救,于是保罗、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与众使徒和长老商讨如何解决此事。圣经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R.E.帕尔默在他著的《解释学》一书中写道:“当然,现代神学的论著中也常用解释学一词(hermeneutics),不过一般拼法是没有‘s’而是‘hermeneutic’”。《简编牛津字典》把“解释学”定义为“解释的、尤其是对圣经解释的艺术或科学。一般是把它和注释或举例说明区别开来的。”《天主教百科全书》(1910)卷七写得更明确:“习惯上解释学仅仅指圣经的注释的科学,即仅仅指收集正确解释圣经所应遵循的种种规则的学问。所以,注释与解释学,正如语言与语法、推理与逻辑,其关系是一样的。”很明显,这些定义说明,解释学研究解释的方法而不研究解释本身。然而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却与此正相  相似文献   

14.
何光沪 《天风》2009,(7):45-46
《论语》是一部越读越有味道的书,圣经也是(卡尔·巴特说圣经里有一个“奇妙的新世界”)。两部书对照起来读,就更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信徒,也不是神学家或宗教学家,但《圣经》却是我的案头书之一。我读《圣经》,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好读书、不求甚解”者的角度。从我这个角度看,《圣经》确实是一本充满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4,(9):22-22
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我觉得很荣幸,能再次来到香港,并且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开幕式,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真实了解中国教会,进而真实了解中国。为此,我们共同预祝《圣经》展圆满成功。 中国基督徒大都拥有自己心爱的《圣经》。中国基督徒是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圣经》在中国基督徒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圣经》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做什么。上帝要帮助人理解上帝的教训,努力地追求认识上帝、理解他的旨意。  相似文献   

17.
金微 《天风》2004,(11):38-38
《天风》编辑部同工: 你们好! 我们那里有个传道人在讲道中说:"受洗得救,不受洗不得救",在弟兄姊妹之中引起争论,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正确的,双方都用圣经的话解释。本人认为这句话忽略了神的救恩,以及信徒和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有形的礼仪。 这些争论使不少弟兄姊妹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说不知听谁的好,因此,请《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来解答弟兄姊妹的疑问,谢谢。 甘肃 信道  相似文献   

18.
爱惜     
计文 《天风》2009,(8):1-1
圣经中有一卷很特别的书,它的结尾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读过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约拿书》,记载了上帝对约拿一个沉重的反问:“……我岂能不爱惜呢?”(参拿4:11)这“爱惜”一词不但对《约拿书》画龙点晴,而且让上帝对人类的爱意和怜悯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9.
王建成 《天风》2018,(11):I0002-I0002
我自幼生活在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中,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指着书柜中一本本厚厚的“书”说:“孩子,这可是咱家的宝贝。”“什么宝贝?”“这些是圣经。”直到懂事之后,与大家一起背诵圣经金句,我才渐渐懂得圣经是上帝的话,是最宝贵的礼物。在我家柜子里有各个时代、各种版本、各种语言的圣经,但其中最珍贵的是1919年出版的《官话和合本圣经》。  相似文献   

20.
牛稚雄 《天风》2023,(5):44-46
<正>《思高本圣经》(下称《思高本》)是由天主教修会方济各会(亦称“小兄弟会”)会士组成的“思高圣经学会”(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于196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新旧约全本汉语圣经译本。经历了五十五载春秋的考验与磨铣,《思高本》以其忠于原文的译文及雅俗共赏的语言,直至目前,依然是天主教在华语世界最受欢迎、最具权威性的圣经译本。在许多教友眼中,《思高本》中的白纸黑字就是“天主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