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为自治区各民族残疾人谋福利的社会团体。它的主要任务是争取社会各族各界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医疗和教育;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开展残疾的预防宣传教育;促进肢体伤残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开展学术活动等。帮助残疾人,扶危解难,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基金会成立会上,乌鲁木齐市伊协主任谢日甫江大毛拉宣读市伊协的  相似文献   

2.
社区康复对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WHO首次提出了社区康复的理念[1]。为了解上海城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社区康复”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见《政策环境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一文。本报告数据源于该指标体系中“社区康复”部分,该一级指标包括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用品用具供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率和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助残员康复服务开展情况等4项二级指标,以及相关的10个三级指标。2结果2.1 6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总体实现情况6区社…  相似文献   

3.
1976年,WHO首次提出了社区康复的理念[1].为了解上海城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社区康复"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和运行状况.根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6个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组织网络实现率为77.6%,技术服务、管理和服务网络的实现率分别为92.6%、82.9%和69.0%.因此,应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规范基层残疾人管理网络建设,加大社区精神残疾康复机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张丽芳  李永在 《心理科学》2002,25(4):493-494,505
盲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标准,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大类,但由于习惯上称视力残疾教育为盲教育,其教育对象也就统称为盲童。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有视力残疾者755万,其中0—14岁的有18.1万人,其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在容易产生的心理缺陷中,孤独感是盲童非常典型的心理特点。由于与外界交往较少,容易形成内向性格、自卑心理及消极生活态度,但是国内盲童研究却较少注意盲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对盲童的孤独感缺乏深入的探索。因此,盲童孤独感应该作为心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加以探讨,这对我国的盲童教育工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矫形外科治疗的病人都是肢体畸形残疾的弱势群体,多经历了艰难的求医过程,承载着肢体残障与尊严浩劫的心灵创伤。为了给肢体残疾者创造一个好的医疗环境,提出并建立了"快乐矫形骨科病区",包括围手术期无痛病房、医患交流科普文化墙、定期举办医患联欢等。在不断实践中,提升了医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现代医术的驾驭和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手术治疗复杂肢体畸形残疾近4 000例中,未发生1例大的医疗冲突事件,使矫形外科病房成为肢体残疾者恢复运动功能与心灵抚慰的康复乐园。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5月 16日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订了第一个有关传统医学的全球性行动计划[1]。在现代 ,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传统医学亦被称为补充和替代医学 (complemen 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 ,CAM )。由于最近 10年CAM应用的迅速增加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将目光投向CAM的安全、疗效和质量。1 补充和替代医学1.1 概念与种类补充和替代医学 (CAM ) [2~ 5 ]定义为主流医学 (main streammedicine)之外并能补充主流医学不足的其他医学。在西方国家主流医学即指西医。目前 ,CAM主要包括[2 ,3 ]:冥想疗法 (meditation)、整脊疗…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智力残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对智力残疾发生率、智力残疾等级、智力残疾的致残原因等现状进行分析。农村组智力残疾率明显高于城市组;三、四级智力残疾比率明显高于一、二级智力残疾比率;智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为遗传性疾病和脑疾病。说明智力残疾的康复任务仍很重,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康复队伍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根本保证[1].因此,在康复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康复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主要负责残疾人康复的方向,并协调各部门工作.二是康复专业队伍的建设,康复专业技术涉及到多门学科,需要运用医疗、教育、职业、工程等手段,既需要运用因地制宜简便可行的方式,更需要运用高科技的成果[2].三是社区康复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康复医生和康复指导员,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并做好有关记录和评估工作[3,4].上海残疾人康复队伍状况如何?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康复队伍建设"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医学伦理教育及其教学法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研究源起医学伦理教育在 2 0世纪末期已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其重要性也将因医学与科技的进步而与日俱增。医学教育在过去受Flexure之理念所主导的训练内容 ,在世界新情势的不断创新下 ,已显然过时有所不足。美国医学协会于 1 970年时即呼吁医学伦理情操的培养在医学训练过程中之重要性。紧接着 ,美加的医学院就把医学伦理有关之议题列为医学教育的课程 ,而哈佛大学也在 1 982年开始对传统医学教育加以检讨 ,并在 1 985年开始“新路径”(NewPathway)的教育改革 ,使医学人文与伦理的强调更上一层楼。台湾在过去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对残疾人康复重视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正不断向前推进。但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推进过程中,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保障范围偏窄,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运用不足等。康复经费保障问题已成为目前残疾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影响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全面落实。为了解上海残疾人康复相关经费筹集和运用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中心城区达标评审中有关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实现率为96.3%,5个二级指标实现率均超过80%,三级指标达标率63.3%。应明确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将残疾人康复纳入政策工作计划,各区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建设应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残疾人康复重视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正不断向前推进.但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推进过程中,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保障范围偏窄,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运用不足等[1-3].康复经费保障问题已成为目前残疾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影响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全面落实.为了解上海残疾人康复相关经费筹集和运用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中心城区达标评审中有关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医学康复是全面康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1].在此基础之上,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其它内涵可以更加行之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康复事业建立初期,医学康复担当过十分重要的角色[2];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医学康复仍然要作为康复事业的核心内容继续加强.为了解上海城区残疾人医学康复的工作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医学康复"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创伤截肢术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同时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好创伤截肢患者家庭护理与心理疏导非常关键。在慢性康复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纠正其认识偏差,减轻“自避”行为,消除“患肢痛”幻觉;在家庭康复护理过程中,要建立和谐的康复环境,训练其自我照顾及运动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6,(6):28-32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已经成为发展和改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其权利保障和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社区康复涉及医疗、护理、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既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也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对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关怀,仅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回应这些复杂问题的。社区康复的社会化就是秉持社区康复理念,充分整合和放大社区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公共部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非营利性机构,以及残疾人家属的参与功能,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经济和方便的综合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帮助残疾人群体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在促进身体康复基础上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诸多瓶颈因素,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地域差异。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健全和完善社区康复的硬件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理顺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借鉴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充分激发和吸纳社会主体的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论循证医学的兴起及其思维模式与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循证医学是 2 0世纪 90年代才引入临床医学领域的新概念 ,近 10年来已发展成为一种临床医学实践的新模式和医疗决策的新思维 ,成为国际临床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 ,成为世界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循证医学的迅速兴起 ,必将使临床思维模式、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深刻的变革。1 循证医学的兴起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 1992年 ,作为“一种临床实践新范式 (paradigm)”出现在世界医学领域。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达维德·萨克特 (DavidL·Sackett)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光盐行动     
《天风》2011,(2):33-34
情系陇原大地爱洒残疾人群——中国基督教两会/FWM免费轮椅捐赠仪式在甘肃举行 中国基督教两会和“美国轮椅基金”(FWM)免费轮椅捐赠仪式于2010年12月30日下午,在甘肃省临洮县城广场隆重举行,在轮椅捐赠仪式上,省残联、定西市及临洮县各级领导和现场残疾人高度赞扬和评价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6,(1)
正当前,我国残疾人口总数约8500万人,其中肢体残疾人士约占四分之一。在中西部偏远地区,仍有大量贫困残疾人土因为没有轮椅而极少外出,甚至常年卧床在家。中国基督教两会长期开展轮椅免费捐赠活动,帮助残疾人群走出家门,重拾生活的信心。主耶稣曾经亲自医治残疾的人,差人摆设筵席邀请贫穷的残疾朋友。我们当效法耶稣,将爱传播给需要帮助的人,共享上帝的爱。在此,中国基督教两会社会服务部诚邀各位热心的弟兄姊妹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