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与哲学的关系,特别是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意见还没有充分发表,争论还没有充分展开。我们发表这份材料,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以便使讨论能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并通过讨论,取得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重视研究并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的同志越来越多。从发表的文章看,开始,一般是介绍、研究和讨论系统论本身;之后,主要是研究它的哲学意义,探讨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再后至目前,不少文章又研究系统论与一些具体学科的关系,如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探讨系统论与  相似文献   

3.
自《哲学译丛》译载凯德洛夫有关辩证法理论的文章以来,一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不断来信询问有关苏联研究这个问题的详情和当前发展趋势。这里,仅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作一点介绍。把“探讨唯物辩证法”理论规定为苏联哲学界的主要任务,虽然是在1967年8月14日苏共中央决议中作出的,但是认为有必要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来加以研究和阐述的看法,却是早在写作六卷本《哲学史》过程中就有人提出来了。他们认为,在过去一些年代里,苏联哲学家就  相似文献   

4.
研究系统概念,探讨系统规律和系统方法,近几年来在我国哲学界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作为一门新的科学理论,系统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开扩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因而它理应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推崇。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来说,除了首先对这门理论本身的内容有深入研究外,还应对它赖以产生的哲学基础作出理论分析。这样做,无论对于弄清系统论同哲学的关系,还是对于理解系统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系统概念?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系统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不讲系统概念?学术界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下面谈一谈我们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拉波波特一般系统论介绍钱兆华我国哲学界对拉波波特这个名字也许并不陌生,因为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创始人贝塔朗菲和著名的系统论、系统哲学家拉兹洛在他们的书中曾多次提到他对一般系统论的贡献。事实上,拉波波特是1950年一般系统论学会四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贝塔朗菲、博尔丁和杰勒德),而且他还是该学会的年鉴《一般系统》的主编。不言而喻,他对一般系统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哲学界对拉波波特的一般系统论思想并不熟悉,甚至知之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根据其代表作《一般系统论》(1986),将其基本思想介绍给大家,并予以简评。(一)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必要性大家知道,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大战以来,新的学科分支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并越来越专业化。拉波波特认为,这种趋势会导致专家间相互交流的彻底失败,从而造成科学发展的障碍;而一般系统论则代表了该现象的一种反趋势,它能为不同学科领域里的工作者的相互交流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拉波波特强烈主张因果的可交换性。他认为,因果关系只有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才能可靠地建立起来,而对自然科学家来说,恰恰是这背景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某一化学反应只有  相似文献   

7.
本刊于1984年第12期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一文,提出当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讨论文章,并在1985年第4期发表了张华夏同志《论唯物辩证法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一文,作者认为系统论中有五条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将唯物辩证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了促进这一讨论,本刊设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关系问题讨论”专栏,还于同年第9期发表了《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简介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 从哲学界和科技界对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看,意见还很不一致,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提出的带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就是这样的规律?论述系统规律是辩证法规律的同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系统规律是普遍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之中。那么是否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这说明,关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深入展开讨论,以使各种不同看法的同志进一步交换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思想斗争中,下述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对传统所理解的逻辑问题的创造性探讨,马克思是否起过重大促进作用?人们都很清楚,马克思常常被承认为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但同时却否定他在探讨逻辑问题上的任何作用。在资产阶级思想家中间不时地传来这样的声音: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至多不过是关于历史的学说,是与逻辑、“演绎意义的逻辑”理论毫无关系的、单纯的经验-描述理论。例如,鲍波尔说:“因为可以把逻辑看作为演绎理论。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根据假定,辩证法与演绎有某  相似文献   

9.
丰富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条途径:第一、对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和国际阶级斗争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哲学的研究;第二、对各个新的部门科学知识,首先是自然、社会和认识中发展联系方面的新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第三、对哲学内部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只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内容和方法论职能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并围绕着许多新的方面而展开争论。一言以蔽之,这个问题仍然是认真讨论的对象。在苏联哲学家争论的问题当中,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也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一些苏联哲学家坚持这样看法:不能把被理解为“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认作哲学的特有对象。他们提出如下论点作为其主要论据,即:整个世界这个概念的内容也应当包括人及其意识,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把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关于意识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撇在一边了,因为关于整个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一个极其重要的总体攻坚阶段,任务的异常艰巨性和实践的巨大开创性迫切要求高度重视对改革方法的研究,因为方法问题是决定改革成败的最为首要的一个前提条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大家似乎都已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改革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但如何具体运用系统方法呢?其运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究竟是什么呢?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有些问题甚至可以说尚处于理论上模糊、实践上盲目的状态。这种情况无疑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直到1966年逝世,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哲学遗产。在已出版的《艾思奇文集》中,收集了他的主要哲学论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谈及辩证法问题的。在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仅就这一方面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认识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和积累了许多哲学范畴。哲学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最一般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一个范畴正象一张网上的纽结那样,标志着人们认识世界之网的一个小阶段。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必将使哲学范畴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深刻的把握世界的本质。 研究哲学范畴的历史回顾 许许多多的哲学范畴应当如何分类?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如何?从古至今,都一直吸引着哲学家们去研究和探索。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哲学范畴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十类范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和辩证法交织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在科学发展史中包含着科学和伪科学的斗争,在辩证法的发展史上也同样包含着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斗争,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生剧烈冲突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尽管如此,但真理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却一直前进着,这盏照亮人类进步道路的指路明灯虽然时暗时亮,但却从来没有熄灭过,也将永远不会熄灭。反省人类的整个科技史,我们知道当科学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甚至是机械唯物主义辩证法相结合时,会…  相似文献   

15.
白雪涛 《学海》2004,(6):175-177
本文从生命科学演进、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突出变化,阐明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分子水平,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支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生命科学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原理、物质统一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证明。  相似文献   

16.
成穷 《宗教学研究》2002,3(3):75-86
本文论述了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文章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 ,文章从存在的维度、与求生活动的距离、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 ,以及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 ,对宗教与道德的不同方面作了分疏 ,同时指出它们在两个方面的相通性 :有一二元对峙的价值坐标 ;有维持、巩固社会秩序的相似功能。第二部分对宗教与世俗道德的关系作了论述。这种关系是交互的 :一方面 ,宗教能“圣化”道德 ,能把自己的某些信条直接转化为世俗道德 ;另一方面 ,宗教也能从世俗道德吸取某些道德资源 ,使之成为自己教义和道德的组成部分 ,而世俗道德也能迫使宗教作出某种相应的改变。第三部分讨论了宗教道德及其基本特征。文章在肯定宗教道德存在的同时 ,指出宗教道德具有神圣的宗教背景、倾向于众生平等的博爱、和更带禁欲色彩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斗争”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哲学范畴它不同于政治用语,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从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到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再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论述过“斗争”的意义。“斗争”概念在辩证法史上的演化过程,反映了人类思维对客观事物之辩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论在现时已成为世界性的风靡一时的讨论课题。在谈到系统论的理论渊源时,人们追溯到黑格尔、莱布尼茨,甚至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在谈到为系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现代人物时,人们总是讲起贝塔朗菲。对于布哈林,人们总是不愿意过多地提起,这是因为,科学家们总是把它当作政治家;而政治家们又往往把他看着是非正统的马克思马义者。以上的这些看法,都缺少对布哈林的正确评价。布哈林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190名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相关家庭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1)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满意度、对父母婚姻幸福程度的评价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2)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3)亲子关系满意度、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是预测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一般流体智力研究中工作记忆与注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一般流体智力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者们认为了解工作记忆与注意的相互关系是解决一般流体智力与前二者结构关系的关键。由于工作记忆系统中中央执行器的功能尚不明确,注意控制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难以确定。研究者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另一种则认为两者就是同功同构的一个认知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