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書內容包含作者关于老子“道德經”的概論以及老子作品的新譯文。在許許多多的欧洲譯本和注解之后,本書标誌着研究老子学說的一个新阶段。在概論里,作者断言:老子哲学是充滿着辯証法因素的原始唯物主义的哲学。由老于的門徒所形成的道教流派不是發展了而是歪曲了老子的学說。他們利用老子唯物主义的下徹底性作为道教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楊兴順指出:老子的学說給予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不單是为道教所歪曲,并且是在“道德經”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唯物主义的哲学。就这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主办的日本哲学学术研讨会于今年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该会的主要议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纪念日本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户坂润逝世五十周年”。现将会议的讨论简述如下。 会议首先就战后日本,特别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事实,试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以及产生这些谬论的原因、条件和历史教训等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追溯日本历史和战后情况,可以看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在历史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特别与日本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摘譯自西德新托馬斯主义者卡里什(Rudolf Karisch)的著作《基督教徒与辯证唯物主义》一书。这本书是从新托馬斯主义立場攻击辯证唯物主义的一本反共哲学著作,在西方頗有影响,仅在1953—1961年間就再版四次之多。全书共分八章,即:一、辯证唯物主义的实踐政治意义;二、哲学唯物主义的論点;三、基督教徒对唯物主义論点的态度;四、辯证法的体系;五、基督教徒对辯证法的态度;六、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論点;七、基督教徒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八、总結。这里譯出的是第五章。在这一章里,作者从攻击斯大林所提出的辯证法的四个基本特征着手,攻击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证法,并宣揚新托馬斯主义的所謂“現实主义的辯证法”。这一章分四节,即:一、世界事物的联系性;二、世界事物的变化;三、論由量到质的突变;四、論矛盾的斗爭。作者在这四节中提出的基本論点分別为: 一、他誹謗說,辯证唯物主义尽管强調各种事物的联系性,但也走向片面化的道路,把人、世界同上帝分开,看不到家庭、教会、人民和国家共同体中的个人,剝夺了个人的尊严。反之,基督教徒則是在上帝和宇宙的联系中进行思維的。誰否认或忽視同上帝的联系,誰就不能正确认識內在世界的联系,而为自由主义的或集体主义的片面性留下余地。二、他承认自然界中的变化是事实,但认为自然界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其中包含有不变的結构成分(普遍原則、法則、不变常数),它們是由上帝这个不变的原始因所附加的。基督教徒决不能承认唯物辯证法关于物质的自我运动来自它自身的观点。三、他坚决反对辯证唯物主义关于量变轉为质变的原理,而认为质变不单純是量变的結果,而是质的漸变的結果。他說,基督教徒也承认飞跃,但不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唯一的物质发展原則,也不是看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轉变,而是把它看成上帝在存在层內的創造行为,看成任何一个存在层內按照上帝的設計发生的发展阶段。四、他反对辯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原理,认为論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而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事物可以相互对立,但不能相互矛盾,它們本身也不包含矛盾。他污蔑說:辯证唯物主义者所采用的矛盾一詞,既含含糊糊,又自相矛盾;共产党人提出矛盾理論,只不过是企图为他們的革命和暴力手段找借口。他以說教的口吻說,一个社会制度內的紧張关系,只能在保存現有制度及其統治者的情况下,通过演变、通过意識的形成来加以解决,战爭和阶級斗爭都是可以避免的。最后,他宣称,无論是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证法,无論是黑格尔含义的唯心辯证法,只要它合有存在一元論的內容,基督教徒都必須加以断然的否定。基督教徒只能承认所謂現实主义的辯证法。  相似文献   

4.
1.資本主义社会和現代資产阶級哲学恩格斯把他研究費尔巴哈的一本書叫做“費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終結”,这并不是偶然的。的确,費尔巴哈是最后一个偉大的資产阶級哲学家。1848年的革命也是資产阶級哲学史上的一个轉折点。从此以后,資产阶級哲学就开始了一个低落和衰退的过程。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說为实证論的不可知論所代替,而康德、費希特和黑格尔的德国古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讨论老子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这是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了。断定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人们,其主要理由是:(1)老子的“道”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是“物质存在”,也就是说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2)“道”又是“微小的物质分子”,是“物质性的实体”,大致就是古代的“原子论”,或者就是“精气”,  相似文献   

6.
人学唯物主义是由当代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提出来的。船山信一(1907—)193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科,青年时代曾参加无产阶级文化活动,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潜心于黑格尔研究,并翻译了费尔巴哈全集;在过了漫长的哲学生涯之后,晚年把自己的哲学立场规定为人学唯物主义,先后出版了《人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和体系》(未来社,1971)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为了人学唯物主义》(1984),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何中华在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中,我国哲学界已提出了多种意见。笔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其理由如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正是我党贯彻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产物。十一届...  相似文献   

8.
(一)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在唐代中叶文風、文体和文学語言的改革运动(“古文”运动)中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山水記、寓言諷刺文以及杂文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这是人们所早已熟知的,但他在中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却长期以来湮沒无聞。唯物主义和无神論,是中国哲学史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10.
金岳霖同志在《哲学研究》1960年第1期发表了《論“所以”》一文。金岳霖同志首先把推論規定为相应于“所以”的推論,于是他认为,推論与蘊涵是不同的,推論是从断定前提到断定結論的过渡,推論是要求断定它的前提的,而蘊涵却并不要求断定它的前件。由于推論要求断定它的前提,而断定前提又是相对于认識的,而认識又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金岳霖同志便得出結論:不但具体的推論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而且推論形式也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最后,金岳霖同志还提到无产阶級的世界观和形式邏輯的联系,金岳霖同志认为:“我們的‘所以’既貫彻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要求,辯证唯物主义的充足理由,又貫彻了形式邏輯的形式正确性,它的正确性是最高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百家爭鸣”無論在先秦或古希臘,一般都是指的哲学上的百家爭鳴。而哲学上尽管有各式各样的派别、尽管有千家百家,大家知道,归根到底,总不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兩家簿褪钦苎系牧酱箨囉?我們現在提倡“百家爭鳴”,它的关键問题也还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爭問頤。要認真贯徹“百家爭鳴”的政策,首先就要解决是否讓唯心主义有宣传自由的問題。陸定一部長在他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报告里,已正式明确地解答了这个問題,即:“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傳唯心主义的自由灰皇欠锤锩肿?不管是宣傳唯物主义或者是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兩者之间的辯論,也是自由的。”这个  相似文献   

12.
“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的有关论著中,几乎是等价的,常常互相代换。持这个观点的理由,归纳起来,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哲学、社会思想史教授铃木正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邀请于6月3日至12日访问了我国。在访华期间,他与我国学者就战后日本唯物论哲学进行了学术交流。铃木认为近代日本唯物论哲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明治唯物论,其二是以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中心结成的“唯物论研究会”为代表的战前唯物论,其三是战后唯物论。在谈到战后唯物论时,铃木说,作为思想史家,我在把战后唯  相似文献   

14.
<正>一、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唯物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这是研究马克思哲学不可怀疑的前提。为什么不可怀疑? 因为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文本为准绳,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明确地称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例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把自己的哲学称为 "新唯物主义",以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 "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  相似文献   

15.
最近苏联“共產党人”雜志与“哲学問題”雜志,連续發表了社論和論文,論述苏联哲究学研工作的狀况与今后的迫切任务。該兩雜志所發表的論文有:“哲学科学的迫切問题”(“共產党人”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五期),“要創造性地研究辯証唯物主义”(“哲学問題”一九五四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一期),“歷史唯物主义的迫切問題”(“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学習譯叢”本年第一期),“提高哲学史研究工作的思想理論水平”(“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三期,譯文見“学習译从”一九五五年第九  相似文献   

16.
本书的论点是:尽管苏维埃国家对辩证唯物主义给予官僚主义的支持,但是,一批有才能的苏联科学家已经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系内创造出理性图式,这种唯物主义是得到这种哲学的著述家们的真诚拥护,并且作为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发展而在本质上饶有兴趣的。人们最好不要把这些自然科学家看作是这种流行哲学的背叛者,而最好把他们看成是一些想要使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格奥尔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汉諾夫是捍衛辯証唯物主义的英勇的战士。在他的理論著作中鮮明地表現了馬克思把哲学和社会科学建筑在嶄新的辯証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天才,并且着重指出,“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現乃是人类思想史上真正的革命、最偉大的革命”。但是普列汉諾夫不仅限于出色地傳播和保衛馬克思的辯証法。他把唯物主义辯証法运用到  相似文献   

18.
周礼全先生的“論概念發展的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文原發表于一九五六年的哲学研究第三,第四期上,現巳由科学出版社集印成書,大量發行了。作者在这洋洋六、七万言的著作里,企圖結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及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对于概念的理論来闡明概念的發展問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事与願违,作者并沒有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作者通过这一本書,竟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关于概念理論的唯物主义与合理內核的观点,而宣揚了他們的唯心主义观点,作者在該書中,甚至曲解了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关于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已于1958年8月出版。本书是苏联最新出版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九章,约计六十万字。本书用导言、辩论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整体加  相似文献   

20.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59,4(3):12-15
为辯証唯物主义哲学提供科学論据 心理学是研究意識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人对客观現实的反映过程的規律的科学。研究意識和反映过程的科学不仅是心理学,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也研究这些問題,心理学必須以它为指导。但是,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区別于辯証唯物主义哲学。例如,关于社会意識及其一般反映規律的研究,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他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