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共享心智模型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就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于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其研究为理解和提高团队绩效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成为了团队研究的新热点。该文首先明确其定义以及相关概念,再介绍它的几种类型,进而介绍研究中采用的测量方法,最后总结其影响因素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团队情绪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队情绪指不同团队成员情感成分的整合状况。通过搜索2000年以来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团队情绪的组成成分以及团队情绪研究方法,梳理出团队情绪的形成过程,从团队情绪规范、不同情绪状态和特指情绪三方面回顾了团队情绪对团队产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团队情绪的主要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明确指出探索团队情绪这一重要心理变量将会深化团队研究  相似文献   

3.
团队信任既包括团队成员之间个体层面的人际信任,也包括团队成员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团队层面的信任.团队层面影响团队信任的因素包括团队特征、团队运行过程、团队沟通与冲突,以及团队领导者特征等,并且团队信任直接或间接(通过一些中介和调节变量)对团队效能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团队信任的测量问题、跨层次的借鉴与整...  相似文献   

4.
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钢  熊立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40-845
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的,用以编码、储存和提取不同领域知识的合作分工系统。其研究有助于发现高效工作团队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解释团队成员怎样通过发挥各自的专长去解决团队面临的问题。它是解释团队知识处理过程的一个机制。相关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文章从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和维护、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指出其对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团队断裂带是指团队基于多种团队构成特征而分化为几个具有本身同质、彼此异质的差异性子团队的"虚拟的分割线"。本研究从构成、状态、测量及作用机理方面阐述了团队断裂带最新的研究进程及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未来的研究应当在团队断裂带的调节机制、团队成员退出加入的动态机制、社会分类断裂带和信息相关断裂带的交互作用及团队情境对断裂带的影响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团队中信任形成的映象决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重鸣  邓靖松 《心理学报》2007,39(2):321-327
有关团队管理的研究日益注重团队行为过程及其因素并聚焦团队动力机制。其中,团队中信任形成机制成为管理心理学中的前沿领域。以往研究表明,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模式及其水平是高绩效工作团队的关键条件,团队中信任的形成过程受到成员的个体价值取向、人际交往能力、团队领导风格以及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团队信任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则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团队运作机制,以映象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实验模拟方法,系统考察团队成员信任的形成过程及其关键特征,深入探索团队成员信任形成的映象决策机制。实验采用团队局域网络模拟方法和被试间因子式设计,分别设置了高目标冲突(个体目标导向)和低目标冲突(团队目标导向)等两种条件。对随机组合的20个团队进行了投资任务的实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成员的信任决策是一种映象决策,表现出拒绝阈限。在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中,理想映象和当前映象的加工对能力和诚信更加重视,容易导致不信任;而对善意的要求稍宽一些。团队成员在工作任务中对理想映象和当前映象之间进行相容性检验,并作出信任决策判断。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相容性知觉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形成了映象决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虚拟团队学习效能研究: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宁玉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7,30(1):227-231,215
本研究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对21个虚拟团队学习的效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对社会认知因素中的效能感和目标取向对虚拟团队学习效能(技能改变、工作任务和团队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对虚拟团队的态度在中间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虚拟团队效能感和学习取向对虚拟团队的学习效能产生作用,而对虚拟团队学习的态度、团队信任对虚拟团队学习的效能起着中介或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团队中帮助行为包含团队成员个体帮助行为, 成员-成员的人际帮助, 以及团队帮助行为。既有研究聚焦于团队中个体帮助行为的积极作用, 忽视了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二元关系影响、以团队为研究层级的帮助行为机理及团队中不同层级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研究提出团队中帮助行为的多水平整合理论模型框架, 认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团队帮助行为的涌现溢出机制及团队中帮助行为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武欣  吴志明 《心理学报》2005,37(4):542-549
采用两种测量方法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进行探讨。多元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团队成员沟通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形成共享心智模型;如果团队中存在搭便车的行为越严重,就越不利于形成共享心智模型;共享心智模型有利于团队有效运作,取得好的绩效;有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群体效能感较高,并且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会延续到工作之外;共享心智模型在团队运行过程变量和团队有效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重鸣  邓靖松 《心理科学》2004,27(5):1264-1265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虚拟团队中信任形成的快速性、发展的阶段性、信任关系的脆弱性,以及信任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比较虚拟团队中的信任和传统团队中信任的差异,从而阐述了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工作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及其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交互记忆系统近来被认为是影响工作团队绩效的重要特性之一。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实验室样本或者由学生组成的临时团队,该研究从高技术企业中选取190个工作团队作为样本,考查了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中的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除了发现Lewis的量表中有两个题目不理想外,还发现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性目标导向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时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的工作绩效和凝聚力也具有显著的关系。该文在检验团队层次的现象时,通过计算团队成员在相应变量上得分的一致性(rwg)来检查加总分析的合理性,这是从事团队层次的研究中需要遵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links work team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eamwork and coordination of expertise among team memb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for team effectiveness. 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examined how team members rely on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TMS; D. M. Wegner, 1987) to share their distributed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validity and generality of TMS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sampled 104 work teams from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in China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 characteristics, TMS, and tea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ask interdependence, cooperative goal interdependence, and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work teams' TMS and that TMS is related to team performance; moreover,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MS mediates the team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links.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both for team leaders to manage their work teams effectively and for team members to improve their tea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差异化变革型领导是团队领导领域的最新议题,现有的研究局限于探讨其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机制。本文从社会网络机制出发解释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团队知识分享及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基于65家企业的225个工作团队样本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交流网络密度从而提高团队知识分享;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成员交流网络密度差异性从而降低团队知识分享;团队知识分享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本文的证据表明,在中国情境下,差异性团队领导行为不利于创造稠密的团队交流网络,以及团队知识分享,从而不利于提升团队创造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莫申江  谢小云 《心理学报》2009,41(7):639-648
本研究采用纵向追踪设计,以55支实际运行的项目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了交互记忆系统对于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并基于理论界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IMOI研究范式,通过两阶段的追踪探索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间关系的动态机制。结果表明: 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间关系呈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能够为团队学习的绩效机制提供良好的理论解释力;另一方面,团队学习是一种动态演进的组织行为过程,采用IMOI范式来替代传统的I-P-O模型能够更好地剖析其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15.
团队既是当今组织中的重要工作方式, 又是集体竞技的组织形式, 故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共享心智模型是团队成员共享的团队相关情境关键要素的有组织理解、知识心理表征或信念。近年来, 中国足、篮、排三大球集体陷入低谷, 输球又输人的状况屡见取端, 引发举国关注。振兴“三大球”成为建设体育强国必然要迈过的坎。研究提出从网络与演化视角出发, 以“三大球”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主题专家的深度访谈与“三大球”标杆球队的进球(或得分)录像分析, 寻找“三大球”共享心智模型演化的共性与殊性, 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与参数; 接着, 采用多重个案设计与追踪研究范式, 交叉检定与复现共享心智模型的演化理论与作用机制理论; 再次, 实证检验成员社会网络类型、结构与演化对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影响; 最后, 运用Repast 软件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与演化进行模拟, 以为预测与实时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领导自恋是组织中的普遍现象, 自恋型领导是否能有效地整合团队知识形成创新是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 采用聚合观、过程观和社会网络三种视角, 全面地厘清自恋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其中, 聚合观强调个体创造力对形成团队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过程观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团队创造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 而社会网络视角注重团队成员的相对位置和内外关系。三种视角相互补充, 明确了自恋型领导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论将为存在自恋型领导的团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有助于为管理者提高自恋型领导对团队作用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升团队创新绩效?这是近年来管理实践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鉴于创新是一项兼具“探索”与“利用”双元特征的活动, 懂得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悖论关系就成为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基于成员认知风格的微观视角, 从“组型”与“构型”两方面探索了解决这一悖论关系的方法。具体而言:(1)成员认知风格组型与团队领导行为之间的互补效应有助于解决团队创新悖论; (2)在合理的“成员认知风格-工作角色要求”构型基础上, 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有助于解决团队创新悖论。进一步地, 还基于阴阳哲学思想研究了解决团队创新悖论的内在机制。为论证相关理论命题, 将开展三个研究模块,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检验。相关发现不仅有助于丰富从微观视角研究团队创新前因、悖论管理方法的理论成果, 还将为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