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警世骇俗发人深醒的哲理名言:“会犯错误的是人,会原谅的是神!”借以告诫人们,大家都会犯错误,同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原谅别人确实是很困难的。除非有相当宽阔坦荡的胸  相似文献   

2.
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相似文献   

3.
以言体信     
杨联涛 《天风》2017,(8):6-7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经文:雅3:2;弗4:29语言是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人每天都会说很多的话,怎样说话,说什么话,体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内涵,而基督徒的说话又多了一层意义:见证信仰。圣经对说话有什么样的教导呢?基督徒又该如何说话呢?一、话语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似文献   

4.
林辉辉 《天风》2005,(5):27-27
以爱因斯坦之标准,一个成熟的公式应该是A(成功)=X(工作) Y(游戏) Z(少说话)。少说话并非等于不说话或一直保持沉默寡言,这是与习惯信口开河者相对而言的.记得叔本华曾在《哲学小品》中说过这样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思想家应当耳聋。这句话很能概括出安静对于一个人真正有所思、有所悟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赛俩目!人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能独善其身,必须与各阶层的人交往联系,必然要用语言表达自己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会使用语言,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这是清高的真主赋予人类的一项巨大恩惠。虽然说话是人的一项本能,但会说话,说好话,不出口伤人,的确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准。一句良言能使听者感到亲切、温暖,拉近彼此间的感情和信任;一句恶言,则能伤害感情,使人憎  相似文献   

6.
王源 《佛教文化》2016,(6):84-89
“茶要美” “有一次我去浙江做市场项目,在杭州西湖边的茶馆里,偶然看到一场茶艺表演。当时有个小女孩儿说了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然后拿出一个盖碗,哇.这么美。那句诗一出来,加上那个动作,南方的女孩儿真的是向白净净,特别水灵,说话也很温柔,看着特别赏心悦目。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茶艺表演。”  相似文献   

7.
聆听的艺术     
世界级的大文豪伏尔泰说过一句名言:“通到心的大路是你的耳朵。” 生活在这个迅速变迁,各种资讯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我们的信息时代,聆听已经逐渐成为稀有罕见的事了。 不少夫妻彼此抱怨对方不愿“听”他或她说话,作父母的也埋怨子女不肯“听”他们说话。青少年们也在抱怨自己的父母从来不愿“听”他或她们说话。 形成如此普遍的“怨”之因由,我认为在于“聆听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会说话,又不会说话。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前一个“会”是讲发出声音表达简单的意思,后一个“会”是指一种交际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身在职场,勤干和巧干是很重要的,如果还很会说话,那就更受欢迎了。第一句:“我立刻去办!”在职场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常常是公司内部没有考虑周全,而客户又有新的需要。这时,冷静、迅速地作出,“我立刻去办”的回应,会让上司直观地感觉你是一个工作讲效率、遇事顾大局、处事果断,并且服从领导的好下  相似文献   

9.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8):30-31
“万有都是借着他造成的”上一期谈了《尼西亚信经》第二段一连串反驳亚流主义的内容,其高峰是宣认基督“与父本体相同”。换言之,圣子基督有着与圣父上帝完全相同的神性。随即紧接的一句说“万有都是借着他造成的”。骤眼看来,这句说话跟前面一连串阐述圣子与圣父关系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不然。相信大家还记得,《尼西亚信经》第一段认信“独一上帝,全能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易经》,乾卦《文言传》里有两句有关"真诚"的话,值得我们参考。一是"闲邪存其诚",二是"修辞立其诚"。合而观之,或许颇有深意。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一并列出,再作清楚的白话语译。先谈第一句。原文是"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白话为:"平常说话都能守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母亲对她的女儿说的前半句话:“你可以不美丽。”后半句是什么呢? 那是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旁边坐着母女两人,听说话知道那位女孩在读高中,她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体不够修长,皮肤不够白暂。  相似文献   

12.
寡言≠无话     
性格内向的人大多表现为沉默寡言,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在家庭生活的小范围内,都不喜欢说话,而宁愿做忠实的听众。寡言者与人交谈时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在和他人面对面地进行谈话时,便会出现“强我所难”式的尴尬——问一句,答一句,没有问到的话绝不提起;说完一句话后接下来便是较长时间的停顿和冷场,并且常表现出紧  相似文献   

13.
简单人生     
正人字两笔,一撇为天,一捺为地;人生两步,一步为阳,一步为阴;人世四季,生老病死。人字好写人却难做,心字简单却难懂。做人难,难做人。一句话,很轻,也很重,普通,也很珍贵,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说话也要心中有尺,口中有度。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要动脑子,敏事  相似文献   

14.
朴素无敌     
正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发现:田里的庄稼在春夏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蓬蓬勃勃,旺盛得很,可是,到了秋天,它们都变得很简单,那些枝枝叶叶,都渐渐地落尽了。而就在那份简单朴素之中,蕴藏着最有价值的果实。可是,世人对朴素有着一些误解。比如,有的人,说话朴实,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可是,别人就会说:他真不会说话,没有一句好听的,都是土得掉渣的大实话。  相似文献   

15.
一日,笔者正在办公室公干,突然进来一位陌生男子,穿得衣冠楚楚,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自称是安徽人。相互之间作了简单的例行寒暄之后,陌生人突然对我说:“你今年有一次升迁的机会,将要官升一级。”说话人不是管我升迁的上司,而是一陌生客人,如此“喜讯”在我看来仅是一句笑话而已,便问他:“你有什么依据?”那人说:  相似文献   

16.
媒体上报道过一位行人看见一位老人摔倒扶起后,但这老人却说是这行人撞倒了他才扶他的,并且提出无礼的要求。现在是否还要做一个好心人呢?春节我也遇到类似情况,在超市遇见邻居老太太并帮她把买了的商品送到她家,过了一个小时她来我家没有说一声谢谢,却说少了一把蔬菜,最后我们又到超市核实,她没有买过这蔬菜,这时  相似文献   

17.
比上不足     
那天,我到经常去的一个理发馆理发,小师傅是我的一个老乡,看见我,笑笑,波澜不惊地来一句,你来了。我说,来了。然后便是洗发,然后便是剪刀在脑袋上熟练地飞奔,然后便是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股票涨跌,工作忙闲,家长里短。一切都是平素的程式,在这个平常的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18.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色兰!说话很简单,说话是人的本能之一。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能说话。会说话则不简单。古语有云: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的方式不同,内容不同,其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说话是一门艺术、是  相似文献   

19.
正北岛有句著名的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句诗曾产生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篡改著名诗人的诗句,真感觉有点对不住这位大诗人。我这样做,是否也有借助名人效应的动机在呢?也许吧。但似乎更有点故意与名人唱反调的意思吧。无论怎样,我尊重北岛,也热爱他,但我还是想说自己的话,只不过借了他的一个说话的模子,对不起。我们之所以活得美好,是因  相似文献   

20.
说话写文章,我们主张言简意赅,强调“句中无余字,篇外无长语。”在平常的言谈或写作中,常见的罗嗦重复的地方,如: 1、词源学是语言学中最古老的一门学科之一。2、家里只剩下他和妹妹在家。3、后来事实证明,要这样继续做下去,事实上办不到。4、听到这件事后,他心里就内疚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