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是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现实主义的表达技巧和人文主义的探索精神在这一时期得到不断发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的表达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脱离不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以此高度强调人文主义的思想与内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对空间的征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对空间的探索与表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来看,画面的构图与遮挡、前后与虚实、透视、冷暖与明暗、象征与隐喻等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这一系列的探索和表现来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空间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再现现实空间和超越现实空间,以达成画面叙事的目的,从而表达宗教的思想与人文主义的主题和内涵,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绘画中,色彩对绘画内涵的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画家绘画会受到心情的影响,使用的色彩也会体现出一个画家的独特风格,色彩在运用时也能够体现画家的独具匠心。如果画家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没有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忽视了色彩所产生的作用,作品本身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使作品的魅力被降低。  相似文献   

3.
形式好比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基石,是作品观念与思想的外在表现,没有形式或形式感弱的作品,就谈不上艺术的思想、意境与内涵。那些作品中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例如画面的形式上的平衡、形体结构的分析、绘画元素的把控等,都对作品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反映绘画艺术家对画面把控能力及专业素养。文章以保罗·塞尚的绘画作品为例证,结合形式的概念,对"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并论证其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于"空间"概念的认识源自于对社会实践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虽然没有对"空间"概念作出系统而详尽的说明,但是在诸多的理论著作和绘画作品中依然能够找到古人对于绘画空间的理解和表达。在中国传统的时空观念和绘画理论的影响下,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借助线条和墨色的变化,在绘画中体现出了"空间"的概念,并且通过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完美地完成了对绘画作品的主题情致的表达和意境的渲染。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和情感需要,它以感性为主导,是人内在情感的体现。油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派别和艺术风格。但是纵观艺术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派别的绘画都离不开画家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主题的最终目标是寄托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文章通过对油画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进行探究,阐述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6.
绘画创作的本质特征是表现"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没有情感的作品只能沦为一块画布。千百年来,国画的创作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西方文化的浸透下,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受到了冲击,走向表现主义,整体的内涵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让人读出深层次的东西,艺术的创作变得有些浮夸。  相似文献   

7.
一件好的作品不是为了展现作者如何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而是为了表达一个能触动人心的思想灵魂。有了灵魂的作品才能够让人为之一振,才能够紧紧捉住人们漂泊的心,才能够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不可消灭的印记。没有灵魂的作品线条生硬,没有灵动性更加没有张力,只是一件因雕刻而生的作品,完全没有感情的流露,自然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宫崎峻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用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的电影动画美学观和人文情怀,其作品主题多为关注人的成长、环保、反战等.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的主角是未成年的少女,这反映了宫崎峻对女性的态度和对美好的童心世界的赞美和歌颂.因此,童心在宫氏的动画电影中就有了特殊的美学内涵,成为了美好的代名词,也成为了宫崎峻理想中的人类心灵的拯救者.  相似文献   

9.
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两个重要的画派。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造型,威尼斯画派则注重色彩的表达,而波提切利和丁托列托正是这两个画派的代表人物。二者虽然生活的时代和地区都不相同,但仔细比较二者的生平和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经历相似,并且绘画都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题,所画人物形体都经过变形处理,画中也都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比较波提切利与丁托列托绘画中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发展史,以"偷窥"为表现题材的画家数不胜数,"偷窥"与女性裸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偷窥"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在《圣经》故事中以"苏珊娜与长老"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探讨其绘画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旨在从人物关系与观看方式中挖掘男女两性的社会关系以及笔者的一些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就油画作品中的"意境美"这一概念而言可以追溯到"写意油画"、油画的"民族化"等阶段,这是在油画引入中国后一种独特的、自觉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创作实践和思想融合。传统油画作为当今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表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经过近代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当代写意油画。"意境美"风格的艺术作品是写意油画发展过程中艺术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一个因素。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线条、色彩的表达过程让审美者理解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贯穿画面重要内容,也是"意境美"体现的最好方式。一幅好的油画作品的灵魂就是意境,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或对自然界的情感表达,像喜怒哀乐一样,不需要语言的叙述,可以让观者很直接地了解画家想表达什么。即使绘画者会用不同的形式技法来充实油画作品,但其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幅画没有一种"意境美",那会是很枯燥无味的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12.
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线的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和思想情感表达,掌握线条的美感特征,探究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线条作为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以其丰富的线条形态语言诠释着不同的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表达,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家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自身思想情感,对提升油画作品主题内涵和意义有着重要作用。油画创作当中的情感,不仅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体现,也能赋予油画作品鲜活的生命力。融入真实的情感表达,能够唤起观赏者的心灵共鸣,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油画作品当中的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5.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色彩是绘画的灵魂,是表达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绘画色彩的运用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针对东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进行对比,阐述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以及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方式,并分析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对我国油画发展的启示等。只有深入了解东西方绘画色彩应用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相互借鉴,促进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向凤 《美与时代》2014,(7):87-87
艺术源于生活,又远远高于生活,然而四川乡土文化得以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通过对客观事实的表现,从而再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四川画派的发展历程也因创作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介绍了乡土绘画的发展过程及相应时间出现的画家和作品,论述了四川乡土绘画的兴衰原因,乡土绘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图像学是一门辅助艺术史的科学,旨在形象主题的分类、描写和解释。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阐释作品,不仅适用于西方绘画研究,也适用于中国绘画作品。文章从图像学角度来分析仇英的绘画作品,了解明代社会生活面貌,剖析画作中某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历史与思想的深层意蕴。对其作品的内在含义做深入分析,关注其在绘画方面的创新,并且结合同时代主流文人对他的评价,揭示其图像背后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潘天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苍劲有力、意味深远。在西方思潮严重影响下,他仍然坚持传统的作画理念,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了信心。坚持传统的绘画方式,坚持独特的绘画风格,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潘天寿思想不仅促使浙派人物画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特点,还催生出了中西结合的新绘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潘天寿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推动了浙派人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分析了影像图形作为媒介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应用,阐释了影像图形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观念和丰富的形式,表达了绘画艺术当随时代、应获得新的释放、产生新的语言艺术思想。旨在探求影像图形在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的观念性及艺术的视觉语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