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佛教新闻     
《法音》1998,(7)
中国佛学院九四级学僧考察“丝绸之路”本刊讯为了使学僧对“丝绸之路”有更深入的认识,中国佛学院首次组织即将毕业的九四级学僧32人,由理证、圣凯二位法师带队,于5月1日至19日沿着甘肃境内的古“丝绸之路”对有关寺院、石窟等佛教胜迹进行了考察朝拜活动。“丝...  相似文献   

2.
由陕西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卫生厅、省伊斯兰教协会及中华医学陕西分会联合举办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陕西、北京、甘肃、宁夏等地的110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由陕西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卫生厅、省伊斯兰教协会及中华医学陕西分会联合举办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陕西、北京、甘肃、宁夏等地的110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最早传入陕西境内是在明代末年,"泰西两教之播布关内,始自明末清初"。据史籍记载,比较确切的标志应是陕西泾阳县鲁桥镇尖担王家堡人王徵于1625年(天启五年)邀请法籍传教士金尼阁来陕开教,并于1628年(天启八年)建立陕西境内第一座天主堂——"崇一堂"。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是经济不发达省份,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均有分布。陕西又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农村贫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安康市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商洛市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西口回族镇等偏远的秦巴贫困山区。山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各族群众致贫因素较为复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陕西省民宗委引导宗教界发挥各自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6.
5·12地震使甘肃、陕西部分地区教会受灾严重,受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委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徐晓鸿牧师于2008年6月3日至6日赴甘肃、陕西灾区了解教会受灾情况,并代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问候灾区教会的同工同道,鼓励大家充满信心,众志成城,重建家园、重建圣堂.  相似文献   

7.
甘肃文县碧口镇,接壤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五县,过去称之为“水陆码头”。是来往客旅经营生意云集的地方。1919年在碧口修建福音堂两处,一处在碧口后马路皂角树,建教堂1所,住房13间。一处在碧口中街,修建瓦房7间,铺面1间(代楼),两处占地三亩有余。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宗教》2006,(3):72-77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N70周年。红军的长征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即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撤离瑞金的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以来一次气壮山河的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红军历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瑶、侗、水、布依、土家、白。  相似文献   

9.
4月25日,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天主堂为王会元、张发强两位执事举行了隆重的晋铎礼仪,晋铎礼仪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团长、山东省临沂教区主教房兴耀主持,来自山东、甘肃、陕西及湖南本省的神父一共有16位参与共祭,参礼教友6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正>1867年,马良骏出生于甘肃张家川一个穆斯林家庭,自幼习读伊斯兰教经典,曾在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求学,深得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精髓,26岁便担任开学阿訇。1903年受邀首次进入新疆,在哈密担任开学阿訇数年后因故返甘。1911年,他再次受邀来疆,先后在哈密、焉耆、乌鲁木齐、昌吉、伊犁等地掌教开学。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7年10月17日,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伊协在陕西西安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度朝觐组织工作协调会。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内三家承运哈吉的航空公司的代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云南、陕西、内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春夏之交,我们有幸参访了陕西省西安市八仙宫、楼观台、陇县景福山、龙门洞、药王洞、延安市太和山和佳县白云山白云观等道教胜地。这些宫观悠久的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群众纯朴的信仰和道友们真挚的情谊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静谧秀美的景福山 5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我们在陇县民政局阎林副局长和王建德同志陪同下驱车前往景福山。景福山位于陇山西北段温水乡辖区,属昆仑山脉中支,北接六盘山,绵亘千余里蟠结于陕甘接壤之处。主峰海拔一千九百余米,山势巍峨险峻,山中森林繁茂,奇峰幽洞随处可见,天生一个神仙境界。车驶过温水乡后,便进入崎岖十数里的山间小  相似文献   

13.
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他们以“玄鸟”为图腾,始居地大概在今山东省境内。自夏末至西周末年,秦人祖先分成几次或几批由东方徙居到西方,迁徙路线大致上是从今天的山东迁到山西,再由山西迁到陕西,最后再定居在甘肃东部一带。可以说秦人祖先出自东夷之地,但扎根于西戎。由秦人祖先创造的早秦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从文化之源流看,它以东夷文化为张本,并融合了舜禹华夏文化、夏文化、未知夷狄文化、商文化、西垂的戎文化、周文化等文化因素。从文化基调来看,早秦文化始终没有融进主流,边缘化的处境成就了秦文化,并且锻造秦文化的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天真皇人九仙经》,一名《真龙虎九仙经注》。原题"罗叶二真人注"。罗即罗公远,一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州市)人,一说鄂州人。"修道于漓沅化,常往来于青城、罗川间。"时唐玄宗好方外道术,应召入对,每问无不称旨。"上每召公远与法善、  相似文献   

15.
药王山造像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中国道教》2001,(6):32-37
一 地理及概况 耀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南距西安约100公里,东为铜川,西邻旬邑,西北连淳化,南面三原、富平。境内有沮河、漆水河,沮河源于县北长蛇岭,流至城南,汇入石川河,全长约70公里,漆水河源于铜川市北,由黄堡镇入耀县,在城南汇入沮河,从富平入石川河,在耀县境内流程为10公里。药王山造像碑大多发现在漆、沮河两岸地区。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石灰岩分布广泛,当地的老百姓把一种叫做“青石”的石灰岩作为石雕的原料。因为这个地方原属华原,所以,用青石制做的石磐,就叫“华原磐”,在唐朝很有名。今天这一…  相似文献   

16.
西蜂窝寺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佛寺之一,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印度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诸教派均在该寺留下印迹,并交相融汇。寺内高僧辈出,其中不乏彪炳青史的爱国高僧。西蜂窝寺承载着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佛教文化的共同历史记忆,树立了汉藏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7.
据《甘肃通志》栽:“康熙四年(1665)比利时耶稣会士方玉清从陕西汉中来甘州(张掖)、凉州(武威)传教,从此甘肃天主教教务由陕西教区管辖(张掖武威市志记载同上)。1878年(光绪四年)教皇良十三世委派比利时圣母无硝圣。必会士荷兰籍韩默理李神父到凉州设立甘北传教区,在松村建凉州总绝区,其系统如下:1.传教区总锋(VicariApostolici)韩默理(FerdinandusHamerC.L.C.M)1878-1889陶洪博(HUbertUUot.C.LC.M)189(k-192费德理(GudeFridusFtalerixC.L.C.M)192tol9222代牧区代牧(SdministoresApostolici…  相似文献   

18.
李世峥 《天风》2009,(3):59-60
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油坊道,坐落着一座别具一格的基督教堂,中西合璧,气势恢弘,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亦是最为著名的教堂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陕西是道教胜地,自古以来,有很多隐士高真栖居深山,潜修密行。如今陕西许多宫观都是他们古来栖止的场所。如周至楼观台,就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还有历代高贤逸士居住修炼的华山、八仙显化过的八仙宫、五斗米道的发祥地、全真祖庭重阳宫,龙门祖庭龙门洞、陕北白云山、陕南张良庙等等,现仅将陕西境内比较著名的宫观简述如下: 楼观台,位于终南山北麓,在周至县城东南三十公里处,北临渭水,东望骊山,西接太白,山水灵秀,为洞天之冠。周康王时有天水人尹喜,善道家之学,通于天文,于周至闻仙里中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精思至道,著有《关尹子》九篇传世。康王闻喜之名,拜为大夫。昭王时,老子见周衰,弃周而西入秦,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08,(5):33-35
5.12四川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发出了“对口帮扶,救援灾区”的号召,各地神长教友纷纷响应,各教区广大神长教友本着圣经上“天主爱乐捐的人”的圣训,陆续为地震灾区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堂区踊跃奉献.并为灾区的教友祈祷.求天主赏赐他们勇敢面对灾难,早日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