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午战争结束后,为了摆脱屈辱,奋发图强,严复提出将"鼓民力""开民智""新明德"作为"治标"的三项措施,(1)引发了一场开通民智的大探讨,尤其是底层的民众。具体的措施是劝民就学、设师范学堂、立演说会、创办白话报、提倡工艺、改良风俗、输入文明等,其目标正如彭翼仲创办的《京话日报》所坚称的那样,"叫人人知道爱国,叫人人知道发愤图强"(2)。受这股历史潮流的影响,北京牛街王浩然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中国的回民穆斯林群体创办了许多的报刊,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迟至1949年,还有庞士谦主编的《回民大众》,此段时间内,全国各地所创办的各种报刊,内容丰富,既有教理讨论,也有文艺创作、时政评论、科学普及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过去涉及到教义与抗日战争关系的论述很少,本文试图以报刊为中心,论述时人如何从经典与教义出发,理解抗战,支持抗战以及试图推进个人与宗教进步的。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爱国爱教素为我国穆斯林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以及世代坚守的优良传统,1云南穆斯林马伯安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马骢,字伯安,昆明人,系民国时期云南辛亥元老、护国讨袁元勋、民主斗士和云南穆斯林中杰出的爱国爱教先驱。他先后参加过云南的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和反蒋民主运动等。他始终保持浓浓的爱国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殚精竭虑,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拥护共和、抗日救亡、争取民主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马伯安先生长期担任民国时期的云南回教俱进会、云南省回教救国协会、云南省回教协会会长之职,带领云南穆斯林兴办新式教育,创办昆明明德中学,联系并选派中国首批留埃穆斯林学生,创办《清真铎报》,众口皆碑。  相似文献   

4.
在刘震云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类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生存空间虽然存在着时代语境的变迁,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如物质欲望、人格退化与情爱抽离的生存困境。对两类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梳理将对读者更好地分析人物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益世主日报》系天主教定期刊物,民国元年2月在天津出版,原名《广益录》,后改名《广益报》,与1915年衍生的天津《益世报》同属于天主教会出版。作为天主教专刊,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变革及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天主教福传事业在华的艰难历程,在教徒中影响不菲,被认为是"华北一总公教报的首先问世的老前辈,为华公教报纸之嚆失"。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伊协顾问哲玛鲁丁·白寿彝先生因病于 3月 2 1日在北京归真 ,享年 91岁。白寿彝先生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早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 (今河南大学 ) ,193 2年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他曾与马坚、纳忠等回族学者出版《晨星》、《伊斯兰》、《云南清真铎报》等刊物 ,并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全国解放前夕 ,他与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新中国成立后 ,他参与创办《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和《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五四运动:1919年我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广大天主教友和天主教学校中的青年,纷纷投入到反帝爱国的运动中去,与人民一道,同帝同主义展开了斗争。 天津的爱国天主教友,6月10日在天津全市  相似文献   

8.
值此《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笔者不禁思绪联翩。现应约将脑际的杂感书后,以聊表贺忱。爱国爱教情有独钟作为一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工作者,笔者对中国穆斯林在举步维艰的环境中创办的爱国爱教报刊情有独钟。戊戌变法以来,清王朝内外交  相似文献   

9.
破旧必须立新。英敛之极力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同时也热心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他在创刊号《大公报序》中开宗明义就说:“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这就是说,针对当时那种国破民奴、封建专制主义乌云笼罩全国的严重局面,他们办这个报,同戊戌维新时期一样,仍然要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学术思想,对“我同胞”进行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内部新党和旧党的矛盾很尖锐,在文化思想方面,今与古、“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争也很激烈。对于这些问题,英敛之在该报创刊后第十天,就用三天时间,连载一篇长文,《主客平议》,申述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普及期刊,开创了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进行科学启蒙、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培训     
天津教区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 2003年7月29日至31日,天津教区、“两会”在市宗教局的协助下,组织教职人员学习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颁布的《中国天主教教区管理制度》、《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工作条例》和《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与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受教区、“两会”的邀请,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来津作专题辅导报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创办于1988年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与同年创刊的《周易研究》学刊,至今已走过了她值得骄傲的头十个年头。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庆祝她的十周年生日。我谨以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和《周易研究》学刊的名义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光临指导!十年来,本"中心"与本学刊在推动海内外的易学研究与交流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学术研究上,本"中心"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国家教委"易学史"、省古籍办"郑玄易考"),撰写出版了《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  相似文献   

13.
1985年3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天津市民守则》,到今年3月9日已有六周年。六年来,天津市人民学市民守则,争做文明市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明市民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河东区大桥道街在学习、贯彻《市民守则》的基础上创办了文明市民学校。他们把《市民守则》“十要十不要”做为教学的重点,并因人制  相似文献   

14.
晚清以降,伴随基督宗教第四次在中国传播的渐趋深入和影响的愈益扩大,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已广布海内外,声势浩大,成为中国社会与思想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大多在国内或者国外的教会学校直接接受西式教育,或借助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创办的报刊、编译的书籍、传播的西学"睁开眼睛看世界",或通过口岸租界、香港澳门乃至走出国门直接洞鉴西方近代文明。他们眼界广阔,思想先进,既对西方的文明价值理念有一定的感悟与体认,亦对中国的固有传统文化有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并由此形成鲜明的爱国救国思想。这些深受西方文明濡染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弃舍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创设现代民主共和性质的政治体制,并最终瓦解中国几千年之帝王专制统治。晚清基督徒知识分子试图将基督宗教信仰融入自己的民族国家情怀,进而实现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的有机结合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1):120-133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是现代中国佛学大家吕澂先生对《唯识二十论》的白话翻译本。《唯识二十论》为印度佛学瑜伽行派一系重要论师世亲所撰,主要从设难辩驳的角度建立唯识学的思想基础。此论玄奘法师译本文义深邃,索解困难,吕澂先生对其进行逐句白话译述,以便于学人读解。吕先生译述的抄录本,上面有吕先生的亲自校改,只是先生生前并未予以公开发表。这次加以整理,借《世界哲学》篇幅发表,以供同好。《译本》底稿内容只有白话译文,没有配以《唯识二十论》原文,而且白话译文也只有“点顿”式断句。这次整理,依据吕激先生主持编校的《藏要》所收《唯识二十论》,将原文分段列入白话译本中,分别以【原文】及【语译】标出,并将原文、白话译文一并标以相应的新式标点,以利读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之声》报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由流浪儿童创办并由流浪儿童撰写的报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报社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贫民窟里,每周出版一次。现年16岁的德尼是《儿童之声》报的创办者兼主编,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炫目的身份——新德里街头的一名流浪少年。一名流浪少年何以能创办一家报纸呢?这事还要从头说起。11岁时,德尼的酒鬼父亲酒  相似文献   

17.
张仲民 《哲学研究》2012,(9):91-94,103
对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黑格尔因其与马克思的学术渊源而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关于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还有一定的研究必要。贺麟、洪汉鼎两先生在1970年代末曾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贺麟,第78-129页;贺麟、洪汉鼎,第1-43页);后来的研究者都以此为基础,有的研究者甚至连他们文章中的错误也一并沿袭。如贺、洪文说严复的《述黑格儿惟心论》写于1906年,发表在1916年的《寰球中国学生报》  相似文献   

18.
宗教界动态     
<正>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召开10月19日,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作为北京天主教唯一的报刊,《天光》报20年来一直坚持爱国爱教的政治方向,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信仰与实践的结合,推进北京教会文化建设。兴化书院成立庆典在徐州举行10月22日,兴化书院在徐州兴化禅寺成立,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担任兴化书院院长,兴化寺方丈果光担任执行院长。据了解,兴化书院将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发挥藏书、讲学、研修、修身功能,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交流与培训。  相似文献   

19.
王静斋阿訇创办的《伊光》月报,于1927年9月创刊出第一期,至1939年2月编发最后两期停刊,长达12年之久,这在当时不少同类报刊中是不多有的。《伊光》月报的社址设在天津清真北大寺前,静斋阿訇任总(经)理兼编译。先后担任编辑、发行和会计工作的有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王辉庭等人。静斋阿訇的弟弟王济民和儿子王宝琮也都为《伊光》出了一臂之  相似文献   

20.
刊首语     
当各地神长教友正在热烈进行以反帝爱国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学习的时候,本会主办的中国天主教界的全国性刊物——《信鸽》,现在同大家见面了。原《信鸽》报是1951年底,全国人民蓬勃展开抗美援朝运动,和各地神长教友激烈进行反帝爱国斗争的时候,在上海诞生的。十多年未,经过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