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惜缘     
缘是什么,缘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也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世事如棋,人海茫茫,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遇相知,或是相亲相爱,是必然,也是偶然。冥冥之中,自有一种说法或叫缘分的东西。佛家说,同船过渡是缘。上船是缘的开始,如果船上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船一靠岸,各走各的  相似文献   

2.
(一)生命是一种缘。人若漂泊在外,故土和亲人总是永驻心中,难以割舍。特别是当夜阑人静、所有的喧闹都退尽之际,那些往事便会在不经意的叹息与回眸之中,常常拨动你敏感的心弦。年近80的台湾穆斯林老兵穆溪老先生,40多年来就一直沉浸在这种深深的怀念之中。这似...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看似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呢?  相似文献   

4.
一个偶然机遇,主客之间进行了一次涉及科学与无神论诸问题的友谊式的、比较系统的对话,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克里普克 (SaulKripke)一反自康德以来流行的关于先验必然命题和后验偶然命题的划分 ,提出了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新观点。此观点在西方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界引起极大震动和热烈讨论。直到今天 ,这两种划分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 ,本文试图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向前迈进一步。一、评蒯因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区分的质疑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 ,在哲学史上可以追溯到休谟和莱布尼茨。休谟关于观念间关系与事实之间的区别 ,莱布尼茨关于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的区别都预示着康…  相似文献   

6.
一、命运的含义 对命运的解释,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和描述。这些描述都说明,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生活过程,总会和社会的、自然的、精神的事物发生必然的或偶然的联系,联系着的事物又作用于人  相似文献   

7.
于献 《美与时代》2005,(1):50-52
著名的历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衣服像徽章一样,首先是那些想要得到别人称赞的人开始穿的.由于原始人偶然发现衣服在使用上有这样的优点,才逐步有计划地安排和考虑衣服和装饰的形式."服装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其每一种服饰形式的形成都与服装的社会功能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结缘的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者乃是“缘分”。人与人要有缘分才能合好;人与事要有缘分才能成功;人与社会,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缘分才能圆满功德。“缘”之一字,意义甚深。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怎么能有收成?结缘愈多,银行的  相似文献   

9.
指数研究起源于经济学领域,这一研究逐渐延展至社会、文化领域,现在我们正进入人文指数的积极探索与建构的时代。伦理道德发展指数研究区别于道德心理学与道德社会学,以一种哲学伦理学视角,将自下而上原子式的伦理道德科学量化研究与自上而下实体式的伦理道德哲学研究相结合。在哲学本体论上提出道德偶然性世界观,为伦理道德量化研究提供形而上的理论论证,道德偶然性世界观是一种“偶然—必然”逻辑,不同于在“必然中克服偶然”的“必然—偶然”逻辑,它强调在“偶然中建构必然”,从而为伦理道德量化提供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在伦理道德理解上,着力于发现世界听得懂、中国老百姓明白的共通式的伦理道德理解结构,从而为伦理道德发展指数提供更为大众化、时代化、可普遍化的理解范式。在具体伦理道德指数建构方面,提出“五维三态十要素”的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以“个体—家庭—社会—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主体与伦理共体为一级指标,以伦理道德的“实然、本然、应然”三态为二级指标,每个维度考察具有普适性、共通性、时代性的具体的伦理道德“十要素”。  相似文献   

10.
◎ 品味人生 女作家素素说:人生是一种缘。 我不相信缘分,但我知道:当母亲把我们捧给世界时,我们已经很幸运地拥有了一次生命、一段珍贵的人生旅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论你想走不想走,你都必须用自己的坚定抑或踉跄的步履走好人生的每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学界一方面将自由意志的"随意任性"与外部世界的"随机偶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因此将它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对立起来,结果陷入了价值学维度上的"自由意志"与宇宙观维度上的"决定论"是否相容的假问题而长期找不到答案。其实,作为一种围绕善恶价值展开的自律性人生现象,主体的自由意志本身就同时包含着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两重因素;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也只有在与主体的需要形成关联,具有了重要程度不同的善恶价值之后,才能对主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个迷茫的日子,与《思维与智慧》相遇是个偶然,相遇后爱上她是个必然。在人心日益浮躁、日益焦灼的当今,我是万千沉沦者中的一个,曾  相似文献   

13.
逻辑偶然是指既不是必然也不是不可能,即可能是并且可能不是的模态。从命题层面理解就是逻辑偶然p与逻辑偶然﹁p具有等价关系。这类偶然除修饰事态之外、还可以作为事件的属性,两者都可以通过上述定义刻画。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第9章所提出的未来偶然命题所表征的就是作为事件属性的偶然。依据其定义,这类命题所表征的就是某事件既不是必然地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甚  相似文献   

14.
《高山流水》 我是“钟子期”,那么谁会是那个“俞伯牙”? 我看到了流水奔腾之状,恰如你我的内心,汹涌地穿越人类喧嚣寂寥的轮回,我仿佛置身于过去与未来之间,在冥冥之中寻找着一种缘、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台湾林清玄先生的文集中,有一篇讲古人之间的友谊,读来着实令人感动。尽管我们也在呼朋唤友,但如果认真地想一下,真正的朋友恐怕并不会很多。有时我想,我们为什么会同某个与自己有太多不同的人成为好朋友呢?很多人都愿意用“缘分”来解释。同这个词含义相若的大概还有“命运”和“天意”。 的确,有时我们会对陌生人产生一种相见恨晚般莫名其妙的好感。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佛学界有位名振中外的善知识——郭元兴老师。我听到老师的名字是多年前的事了,只闻其名,却不能见其人。缘份在中国人眼里是被看得很重的,一个极难得又极偶然的契机,使我得以与郭老师相识,这可谓是殊胜缘了。初秋的一个黄昏,瑟瑟秋风又一次把我和朋友带进了西四街口的弘慈广济禅寺。  相似文献   

17.
视觉的悖论是由"看"与"被看"、权力和权利、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等相反相成的关涉组成的混合体."看"与"被看"既反映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张力关系,也逐渐表现出其权力变化的趋向.通过权力和权利作为视觉伦理关系的两极,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识形态性.视觉的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必然带来视觉互动过程中的伦理偏差,过度强调视觉的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也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视觉的伦理关涉和悖论后面,我们更需要寻找到实质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兼具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的电影产业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保护国产电影发展的电影配额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电影配额制逐渐放宽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势必然对国产商业大片造成冲击,但国产文艺片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反对“先天的”即是“必然的”①,认为存在着“先天的(apriori)偶然真理”,并发挥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SO节关于巴黎米尺的一段说法来予以证明②。然而克里普克的“先天的偶然真理”却并非真正地是一个“先天的”同时又是“偶然的”真理。本文旨在通过对巴黎米尺作为一米标准的详细分析来揭示克里普党的错误,指出他并没有像他所声称的那样否定先天的即是必然的这一说法。1.“先天的偶然真理”是什么意思克里普克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这段话:“有一个东西,人们既不能说它…  相似文献   

20.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大学生,现在,心中的烦恼如影随形地追随着我。看到您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文章,我看到了希望。 我很相信缘分。在我踏进大学不久,偶然的机会让我遇见了一位女生,她善良可爱,活泼大方,学习成绩又好,学校、活动等都有她的份儿。那时我心中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