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的巨著《心理学简札》(以下简称《简札》)问世了。这不仅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喜事,而且也是整个心理学界的喜事。这部著作是潘老几十年来研究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总结;是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心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体系的重大尝试;是促使我国心理学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性思考。它必将对我国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心理学界泰斗潘菽老教授九十大庆,本文首先奉献给他一首“俚句不成诗”的“诗”以资庆祝: 潘老我之友,但亦我之师。德高望又重,淡泊以明志。名位非所欲,服从党所需。专治心理学,尊崇马克思。简札传全国,人心向往之。寿长比东海,绵延无尽期。其次,由于他在大著《心理学简札》第二卷内再三强调正确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有幸反复学习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最初是手稿,以后是油印稿。我有不理解的地方,还反复得到潘菽教授的指导。现在《心理学简札》公开出版了,我又再次学习。《简札》的内容十分丰富,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见解,也对许多人、许多学派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有点象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百科全书式的书。但从实质上来  相似文献   

4.
立足批判 锐意探新——读潘菽教授《心理学简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菽同志以70—80岁的高龄和带病之身,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对传统心理学和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严肃的回顾,对自己几十年来的心理学工作做了审慎的反思,并将多年研究、思考所得,用简札的形式,辑成一书。《心理学简札》(为行文方便,以下均简称《简札》)对古今中外的心理学思想繁简不一地均有涉猎,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百科全书式的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勇于探新、创新的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潘菽教授著《心理学简札》的公开出版,是我国心理学理论战线一件喜事。七八十年来,我国现代心理科学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种引进有利有弊:利者,可以加速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以应付实际需要;弊者,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不加鉴别,照抄国外形形色色“理论”模式,不合我国国情,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有害。例如在儿童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等等方面,中外差别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照抄照搬岂能奏效;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我国不少心理学老前辈也随声附和,时至今日,美国行为主义衰落,人本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是我国也急起“转弯”。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走弯路,怎样才能育高明的预见?这就需要开展心理科学的战略学研究。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心理学理论工作的结晶,其中不少战略观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简札》可以看作是一本指导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对于每个渴求科学真理的人来说,阅读它时,倍感亲切。 1979年,在上海举行的师范院校编写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讨论会上,我第一次阅读了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得到不少启发。后来,联系自已的工作——无论是心  相似文献   

7.
一本有深刻而独特见解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心理学简札》不久前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以札记形式(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作者的健康条件下只得采取的形式)探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专著。作者潘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心理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他从二十年代起开始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迄今已六十载。后半期在学术上主要从事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本书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六十来万字,分上下两册。作者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对传统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理论和古今中外一百多位心理学家、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或详或略地  相似文献   

8.
人的心理、正是在人积极从事改造客观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人的心理既经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同志,在《心理学简札》中谈到,“……人们的心理活动因实践而产生,是人们在生活实践时的主观活动,因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也受实践活动的检验。但人们的心理活动,又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枢纽部份,没有心理活动这一主观活动部分,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进行。二者互相密切  相似文献   

9.
正提到我国的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林崇德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师承我国发展心理学泰斗朱智贤先生,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献给了我国的心理和教育事业。他的个人专著《发展心理学》出版二十年来不断重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人,是我国当代发展心理学领域当之无愧的一部经典之作。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深入,对首版《发展心理学》进行修  相似文献   

10.
朱老不仅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界的一位泰斗,而且也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一位大师。朱老对我国儿童心理学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如果说解放前陈鹤琴先生、黄翼先生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做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那么朱老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大家全面而系统地推进和发展了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趁着改革的春风,开始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心理发展与教育》是经教育部和文化都批准的我国正式出版的一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刊物。它将向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婴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关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论文和实验研究报告,传播和评介国内外有关儿童、教育心强学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儿童、教育心理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体会。它是一份学术性和应用性、提高和普及相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刊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师心理学(Psychology of tealher)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对教师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就我国目前在教师心理研究方面的情况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学会联合召开的1983年运动心理学论文报告会于8月1日至7日在昆明举行。100余位教师、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他们汇集一堂,探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选材、心理训练、运动员个性、竞赛心理和体育教学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界第一次单独举行的空前的盛会。  相似文献   

14.
以1981—2020年刊发在《应用心理学》的1755篇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一方面分析《应用心理学》创刊四十年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探讨应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管理心理、教育心理和心理测量是载文的三大主要领域,人因学及人工智能是主要的研究前沿。突出以领导—下属、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探索关于特殊群体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采用多种研究手段探索情绪与认知潜在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等是未来我国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心理学的改革已在整个心理学界逐步深入,加强心理学的改革,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已成为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神圣的使命。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就离不开中国的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又根植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特质之中,因此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心理学就离不开对组成我国民族共同体的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研究,为此,本文拟就民族心理研究与我国心理学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德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它正在迅速地发展成长。是什么原因使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独立领域而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分支的?德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研究德育心理的方法又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一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对年青一代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从来就是十分重视的。可是在十年浩劫期间,我国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跨文化研究作为心理研究的一种新趋势,正日益为广大研究者所重视.在我国,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较薄弱.然而,跨文化研究对于我们加强与国外心理学研究者的合作和交流,增进对全人类心理与行为共同本质的理解,提高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以及促进我国心理学走向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开展和加强跨文化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实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中国心理学工作者们长期探索的课题。最近,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关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1]中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并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共中央文件如此论述心理学问题还是第一次,这不仅对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于我国心理学界实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努力提供了重要契  相似文献   

19.
赵莉如 《心理学报》1983,16(4):13-21
在我国古时,虽然没有“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名称,但对心理问题的论述却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和医药学家,他们对心理的研究,散见于各代的经、理、文、医学的群籍中,既有叙述的理论,也有应用的资料。但我国最早的心理学书却是从西方心理学翻译过来的。关于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始于何时?何人?背景条件如何?确是研究我国现代心理学起源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不可缺少的史料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金平 《心理科学》2005,28(2):484-484
《心理学大辞典》已经于2003年底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洋洋600多百万字的大型心理学工具书,收录词条17000余条,经400多位作者历时10年强力打造,堪称新世纪我国心理学界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是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和辞书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值得热烈庆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