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正 《法音》2004,(1):31-33
本刊讯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弘法寺住持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明生副会长为副团长的6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成立庆典和两岸四地“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同时,受宝莲禅寺住持初慧大和尚和监院智慧法师的邀请,参加了  相似文献   

2.
王小明 《法音》2004,(1):36-37
本刊讯2003年12月4日下午,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生法师、觉醒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杨曾文所长,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台湾法鼓山佛学研究所李志夫所长,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港澳台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普正法师,中国佛学院常务副教务长向学法师,以及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学者、居…  相似文献   

3.
佛教新闻     
《法音》2006,(5)
圣辉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界授予的“弘法功德奖”本刊讯斯里兰卡纪念佛胜日卫塞节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佛历2550年度“弘法功德奖”授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表彰他在汉语系佛教界保护与弘扬佛法,及增进世界各国佛教徒之间友好关系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这是继赵朴初居士于1982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十六届“佛教传道功劳奖”、于1985年荣获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的“庭野和平奖”,隆莲法师于1986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二十届“佛教传道文化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于2004年荣获孟加拉国佛教会授予…  相似文献   

4.
亦西 《佛教文化》1994,(3):14-15
1994年1月12日至2月14日,由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法师任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任名誉团长的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前往法国巴黎,举办“中国佛教文化展”,开展了一系列的弘法讲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素有天主教传统的法国,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所受到的诚挚欢迎感人至深;中国佛教代表团的弘法活动所激起的反响令人动容。当团长净慧法师率众离开时。  相似文献   

5.
哈斯朝鲁 《法音》2005,(5):39-41
在清末民初,北方的佛教非常衰微,寺庙虽多,但都是以经忏和应付为主。东北的佛教更是衰微,以往没有讲经的法师。一直到1921年,近代佛教教育家絯虚法师(1875—1963)到东北建寺办僧学、讲经说法,才有了弘法的法师,使东北缁素两众闻知正法,东北佛教得到复兴。澍培法师是絯虚法师的门徒,曾协助絯虚法师兴建长春般若寺,并出任首任住持,弘法利生,培育僧才。长春般若寺位于长春市清明街,是吉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是长春乃至东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长春般若寺的兴建,起因于絯虚法师1922年到长春讲《金刚经》。当时,地方护法居士丁树敏、张子…  相似文献   

6.
桑吉 《法音》2001,(9):13-14
本刊讯 为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弘扬佛教的环保理念,兼为选拔参加拟于今年秋天在北京举办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与环保”演讲会的中方代表,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同意,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精心筹划和准备,8月25日至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舟山普陀山隆重举行“佛教与环保”演讲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明学法师,中国佛协副秘书长倪强先生,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妙华法师,苏州报国寺弘法法师,普陀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劳羽先生,著名学者方立天、楼宇烈、王志远、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行方报道)1999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净空法师应国家宗教局邀请,率团前来北京出席“《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一系列庆典和观礼活动。净空法师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和居士林领导师,多年来全力以赴于佛教教育事业,将信众所供养之净资悉数用于弘法与佛教人才培训,取得卓著成就,事迹在海内外佛教信众中广为传诵。他从八十年代开始,多次从海外回到祖国,关心祖国建设的成就,为祖国的佛教弘法、慈善和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他有感于佛典宝藏在祖国历经浩劫所致之匮乏和僧俗信众对于藏经的渴…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6)
台湾佛教领袖星云法师到京离别四十年后首次返乡探亲弘法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长征)离别大陆四十年后首次返回故乡探亲弘法的台湾佛教界著名领袖人物星云法师,今天上午到达首都机场后表示,他这次回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欢喜安乐”。  相似文献   

9.
果彻 《法音》2000,(5):3-6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有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后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带了个好头。经由佛教界法师居士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核小组的评定,果彻法师、圣凯法师、学愚法师、陈星桥居士、静波法师、宏度法师成为本资演讲比赛的优胜者。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广大读者共同来关心中国佛教的未来,并就相关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桑吉 《法音》2004,(1):37-37
本刊讯2003年12月9日和20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应邀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僧讲课,这是自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以来首次举行的汉藏佛学院之间的佛学交流。学诚法师向来自甘肃、青海两省的38名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分别做了“以寺养寺与公益事业”和“弘法利生”两场报告。第一讲系统地分析了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过程,探讨了古代汉传佛教公益事业的特征,以及佛教教育、文化、福利与慈善事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建国后,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做了多方面的回顾、概括和总结。第二…  相似文献   

11.
济群 《法音》2013,(6):9-15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著名中青年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三十多年来,法师积极从事弘法事业,除在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定期授课以外,还时常应邀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演讲,同时进行网络弘法。法师在修学和弘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的传统与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著有《心经的人生智慧》、《菩提路漫漫》、《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谈人生》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影响广泛。近年来,法师还创立了菩提书院,按照三级修学体系推动居士教育,成效显著。最近,济群法师应本刊的约请,为我们选送了他的十余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本期开始,兹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3日至7日,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和香港大学隆重举行,有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38篇。代表们围绕着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的人间佛教、佛教伦理、佛教教育及佛教制度、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桑吉扎西 《法音》2007,(5):54-54
本刊讯4月27日,近代全国性佛教组织、民国时期的中国佛教会复会60周年纪念活动于当年的会址——南京毗卢寺隆重举行,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良长老率“寻根之旅”代表团一行70余人应邀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在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弘法法师、南京毗卢寺方丈传义法师  相似文献   

14.
常妙 《法音》2006,(5):81-81
斯里兰卡纪念佛胜日卫塞节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佛历2550年度“弘法功德奖”授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表彰他在汉语系佛教界保护与弘扬佛法,及增进世界各国佛教徒之间友好关系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这是继赵朴初居士于1982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十六届“佛教传道功劳奖”、于1985年荣获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的“庭野和平奖”,  相似文献   

15.
自称为“凡愚僧”的演培法师(1917—1996),是连接近现代中国佛教发展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先后求法于观宗寺弘法研究社、闽南佛学院和汉藏教理院,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新闻     
《法音》2005,(2)
中国佛教协会组团出席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本刊讯1月7日至8日,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的8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活动。8日上午,圣辉法师和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中国佛教会会长净良法师等在三德弘法中心大楼主持新址启用暨佛像开光仪式,场面隆重,法会庄严,氛围祥和。开光仪式结束后,三位大和尚分别对信众作了开示。下午,净雄法师受香港信众的要求,礼请圣辉大和尚为上百位信众举行皈依仪式,其中不少人是企业界…  相似文献   

17.
由满义法师所著的《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由台北市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出版。该书由“前言”、“结语”和主体部分四章构成。“第一章阐扬妙谛:说法的语言不同”,“第二章弘法利生:弘化的方式不同”,“第三章慈心悲愿:为教的愿心不同”,“第四章人间净土:证悟的目标不同”。该书作者以清新、简洁的笔墨对将“人间佛教”与“佛教现代化”融为一体的“星云模式”进行深入的阐述,相信对相关人士会有一定的助益。《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出版  相似文献   

18.
王帅 《五台山研究》2023,(3):20-25+31
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反映了其家庭“奉儒守官”的家风,对印光“儒佛融合”“以振兴佛教为己任”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出家之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号继庐行者、常惭愧僧、普陀僧、粥饭僧。这背后既蕴含着印光对于自己弘法事业的定位和期许,也可以看出其作为佛教领袖自觉振兴佛教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更可以看出印光谦卑恭逊背后的勇猛精进与坚定自信。从印光使用别号的时间、频率和场景,也可以看出其弘法实践中“善巧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健钊法师,1946年生于澳门,1956年于澳门出家,1963年赴香港宝莲禅寺依筏可和尚受戒,1965年起住锡香港近30年。1994年,法师重返澳门任净土宗菩提禅院住持,积极致力于弘法事业。澳门佛教的历史与中国佛教特别是岭南佛教的历史有着千丝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6月1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学诚会长对广声法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广声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新加坡弘传佛法,培养佛教青年弘法僧才,推动中新两国佛教界友好往来表示赞叹。学诚会长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在佛教文化、佛教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汉传佛教"走出去"。广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